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促进康复的效果研究

2020-04-27 22:47纪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9期
关键词:脑出血血压常规

纪华

(桦甸市人民医院,吉林 桦甸)

0 引言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常见的老年疾病,随着社会发展水平逐渐增高,人们饮食习惯发生改变,此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1]。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一旦患病,终身不可治愈,患者会出现头晕、心悸、疲劳等临床表现。高血压常发生于中老年群体、高血压家族史群体、生活习惯和饮食不健康群体以及压力过大群体等[2]。高血压脑出血作为心脑血管常见疾病,由于其病情发展复杂,很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得患者肢体功能发生障碍[3]。在对于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患者的饮食有很大的要求,患者应该多食用食用菌、含钾食物、蔬菜以及水果,尽少食用甜食、动物脂肪以及含盐量高的食物[4]。为探讨研究综合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情况,选取我院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 例,对其中75 例进行综合性护理,其余75 例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血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 例,依据护理方法差异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性护理组,各75 例。常规护理组中,男40 例,女35 例,平均年龄(53.68±8.31)岁;综合性护理组中,男43 例,女32 例,平均年龄(55.79±7.68)岁。患者的一般资料均为随机资料(性别、年龄等)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对于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监测,嘱咐患者定时服用药物,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进行常规的护理包括心理疏导、健康宣教、饮食干预以及用药指导等定期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

针对性护理组:针对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由于治疗过程中效果可能不是很明显,这就容易引起患者的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多关心患者的情况,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营养护理:可让患者摄入丰富维生素、蛋白质。选取易消化的食物进行食用,并应当补充足够的水分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状态。(3)病情护理:对于患者的情况进行定时观察,有效记录患者的血压情况,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有效处理。(4)出院康复指导:出院前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告知应该注意的事项,定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电话回访。

1.3 观测指标

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本院自定义满意程度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95 分为非常满意;75~95 分为满意;<75 分为不满意。满意与非常满意记入总满意度;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利用生活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则使用秩和检验,若P<0.05 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总体满意度

护理干预后,综合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满意度,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总体满意度对比[n(%)]

2.2 血压改善情况

护理干预后,综合护理组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n(%)]

2.3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干预后,综合护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常规护理组 52.31±4.32 35.21±4.76 50.78±3.67 52.65±6.32综合护理组 64.67±3.45 47.65±6.86 62.35±6.32 62.23±4.31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三大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已知是卒中的基本危险因素。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脑卒中的31.52%,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30%~60%)[5]。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基底节区和丘脑周围,容易导致死亡或残疾[6]。脑白质球是高血压性脑出血中最脆弱的组织之一,高血压性脑出血所产生的大量致病因素可能影响脑白质的结构和功能[7],这些致病因素也会损害其他脑组织。脑出血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疾病,过去十年来,改善这些患者预后的尝试只取得了微不足道的成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方式、生活习惯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是导致我国高血压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由于抵抗力较低,身体各个器官功能下降,属于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主要人群[8]。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9]。

本研究显示,对于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后,综合护理组的总体满意度(94.67)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满意度(74.67),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的血压控制率(97.33)高于常规护理组(66.67)。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提高了护理的满意程度,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情况,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脑出血血压常规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常规之外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