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于诗意之上

2020-04-27 02:57彭一
中华手工 2020年6期
关键词:要义山间桃源

彭一

从陶渊明开始,中国人对山间桃源的向往世代不息,“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寥寥数句,让人心驰神往。

处于山林水间、小镇腹地的民宿虽非桃源,但与其有几分相似。

如今的民宿,早已脱离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民宿本身的冰冷,而是经由设计者的巧心演绎,建立起自然、前沿、友好的民宿空间与生活方式,让原本单一的建筑化为安顿身心的栖息地与理想生活的实验场。而这正好道明了设计的要义:构建一个美好的山间美地,引导人们回归宁静,与自然、自我真正相处。

不难发现,民宿与山有着毫无违和的亲密关系。

“开门即见深山”这6个字,不仅是中国式民宿的物理状态,更是东方哲学思维的具象化。而依附于山的民宿设计,给予设计者的,是在地形迂回、层叠、褶皱的群山之中,随势赋形,找到合适的定位,让民宿的每一处表达拥有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实为不小的挑战。此外,设计者往往需对民宿的构建进行精密的计算,将木、石、砖、钢等不同质感的材料与色彩交织、堆叠、规整,清晰地呈现出自然质朴的建筑状态。

而民宿本身的建筑之美,或许应与人文之美兼容并蓄。

设计,不仅需解决物理空间的颜值问题,更需打造人文气质,规划与设计以人为本,服务于人,才是民宿设计的要义。

纵观本期专题,无论是天目山的“翡冷翠”,還是莫干山的花田美宿,亦或是宜兴竹海的度假小宿,每一处看似“遗世独存”,但并非隐逸于世,设计者将它们焕新演绎。这些辨识度极高的作品,浸润着自然之美,亦渗透着足够温情的人文力量。

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民宿的设计,理应是没有“刻意”痕迹的,应是自然的表达。这似乎有一定难度,但秉承天人合一、田园耕读的中式理念,打造一片诗意的栖息地,也并非难事。当然,这个探索注定是漫长的,需要设计者更多的坚持与思考。

如今,我们之所以希望寻得一处民宿作为养心之地,是因为它有着与生俱来的“治愈感”,既能让人安静独处,也能向外“打开”,与家人朋友共赏生活之美,享受生之欢腾,让处在不同生命状态的人都能与它产生深刻联系。

远山悠悠,飞鸟如歌,愿你的“民宿时刻”,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猜你喜欢
要义山间桃源
落到实处是第一要义
夏日走过山间,我就成了森林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三个“要义”
山间小屋
身在桃源 乐在天然
水调歌头·游桃源谷
那份山间的幸福
经典实用主义的要义
搬迁十年访桃源
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