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境生情 品随情升

2020-04-28 03:39顾小敏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戏剧情境创设

【摘 要】江苏省泰州实验学校在促进学生品格提升的教育实践中,突出师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将戏剧元素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创新德育的实践路径和方式,进行戏剧化形态下的学校德育行为再造,引导学生在自我表演、观看他人表演中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教育戏剧;情境创设;德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95-0023-03

【作者简介】顾小敏,江苏省泰州实验学校(江苏泰州,225300)德育处主任,一级教师,泰州市优秀班主任。

“为了每个生命蓬勃生长”是江苏省泰州实验学校秉持的核心教育理念,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帮助儿童获得幸福学习和生活的体验,让儿童学有所得并乐在其中。学校在促进学生品格提升的教育实践中,突出师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将戏剧元素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创新德育的实践路径和方式,进行戏剧化形态下的学校德育行为再造,引导学生在自我表演、观看他人表演中发展与提升。

一、戏剧育人场境创设——处处流淌“奶”和“蜜”

校史长廊里,引导员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戴着“小蜜蜂”,神采奕奕地上岗啦!学生小蒙落落大方地引导参观嘉宾们走进校史长廊,开始了生动的讲解:“……我们的校史长廊是同学们每天的必经之所。墙壁上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了学校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的艰辛历程,看到了老师们兢兢业业、爱生如子的场景,了解了学校为我们精心设置的幸福课程,欣赏了同学们参加各种活动的精彩瞬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循着声音,沿着曲径,走进校园的西北角,一群学生或坐、或站,正大声吟诵着周敦颐的《爱莲说》。学校“四园一亭”中的“映荷亭”,是学生们课间最喜欢驻足的地方,这里“双亭”映碧水、水中有莲、莲下有鱼、池上拱桥立、桥边桃李香……徜徉其间,触景生情,诗文便从学生们的口中自然流淌出来。这样的情景在学校的“松月园”“香樟园”“静竹园”“英华园”里也经常能见到。

近年来,学校完成了校园绿化景观改造,校园内的各场所实现了全面开放,条条幽径通美景,校园中处处留有师生们的足迹,人在景中,浑然一体。师生们齐心协力,让“每一堵墙壁都说话”“每一株花草都含情”“每一处都成为展示的大舞台”。在校史长廊建设的基础上,全体师生参与共建了“故事园”“故事墙”“故事长廊”“德育视频媒体库”“班级故事角”,学校还建成了露天“小海豚”舞台、室内“小海豚”剧场,能容纳两千人集中“展演”的大剧场也于2019年下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小海豚”德育剧活动提供了场地保障。校园里处处是“舞台”,处处流淌着“奶”和“蜜”。

二、学科育人戏剧开发——科科都有“小剧场”

思辨促成长

【情景设定】小军和小泽约好了一起去看电影,但是小军迟到了,电影开场20分钟后他们才入场。小泽十分生气。

【表演要求】同桌两位小朋友分别饰演小军和小泽,自我创设情境,展开表演。

【表演预设】

小泽:我等得可有点兒久了,不开心。

小泽:你怎么现在才来,真讨厌,下次再也不跟你一起看电影了。

小泽什么都不说,小军也什么都没有解释,大家一起沉默着把电影看完后各自回家了。

【观察与思考】以上几种做法中,说说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做法,并说明理由。

这是学校《道德与法治》课上的一个情景剧。学生们在表演中获得体验,在创作中感受“假丑恶”,寻求“真善美”,找到人际交往与沟通最合适的方式。他们在观察与体验中成长,在辨别与思考中获得品格提升。

乡音多喜乐

【情景表演】

教师:对着全班同学喊“抓妈荷啰!”(音乐起)

学生旁白:“妈荷”是宿迁沭阳的方言,当地人把沙包叫作“妈荷”,意思是妈妈做的荷包,多么温馨的名字啊!

学生表演:音乐起,全体起立,4~6人为一组,一边齐唱,一边玩沙包。每组学生围成一个圈,绕着圈边唱边走,沙包在四三拍的强音中抛出去,先是互相抛,然后向上抛,第一段中抛三次。

音乐起,领唱起,其余同学起立齐唱,同桌互接沙包。同桌对抛两次。

学生:听第三和第四段,看哪组能玩出花样的同时,又能做到动作和音乐相吻合。

【理解歌词】

第一段“不梳好头不下楼”,要大家注意穿戴整齐,出门要注意仪表。

第二段介绍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寓意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祝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第三段“农历三月三”遇到了阳历的什么节日?(清明节)清明要祭拜祖先,希望祖先保佑子子孙孙平安和美。

第四段“跳格子”是一种传统游戏,“跳完格子写大字”希望小朋友不要只顾着玩,要认真学习,也要劳逸结合。

四句歌词包含文明礼仪、传统文化、美好愿景,教育意义深远。

【体悟乡情】

教师:欣赏沭阳方言演唱视频,请大家试着用泰州方言演唱。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泰州还有哪些方言演唱形式吗?

孩子们,让我们从宿迁回到泰州,用方言学唱泰兴的《黄桥烧饼歌》,兴化的《茅山号子》《板桥道情》,姜堰溱潼的《溱湖船歌》……

这是五年级音乐课堂上的幸福场景。师生们在创编和表演中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在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合作的乐趣,由乡音到乡俗升华为乡情。大家跟着歌曲,追寻家乡历史,感受家乡文化,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每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和功能。我们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摒弃传统的说教,以戏剧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提升。例如:语文学科以文载道,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与情境表演中体味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品格情操,学科代表剧目有《将相和》等;数学学科可以引导学生在数与形、静止与运动、直线与曲线、有限与无限等数学规律的探寻中培育辩证思维、科学精神,学习著名数学家的优秀品格,学科代表剧目有《华罗庚》等;英语学科可以引领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语言训练中,激发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情感,学科代表剧目有《花木兰》等;体育学科可以向学生展示集体主义、遵守规则、坚毅勇敢、拼搏进取等奥林匹克精神,学科代表剧目有《足球小子》等;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则可以尽情绽放艺术之美,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学科代表剧目有《丑小鸭》等。

三、主题育人戏剧展演——人人提升获成长

4月23日是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诞辰,每一年的这一天也是江苏省泰州实验学校戏剧节开幕的日子。这一天,学生们一进入校园,就像鱼儿奔向了大海,欢畅淋漓地度过与戏剧相伴的美好时光。他们各司其职,各就各位,每个人都自信满满、精神抖擞。

2019年戏剧节期间,学生、教师、家长携手演绎了《司马光砸缸》《森林爷爷》《半截蜡烛》《小蝌蚪找妈妈》《守株待兔》《春日森林音乐会》《一只想飞的猫》《三袋麦子》《小公主》《月亮的味道》……每一个剧目的诞生,都凝聚了学生、教师、家长的智慧。在欢声笑语中、在生死离别中、在保家卫国中、在科学求知中,他们收获成长,提升能力。学校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分年段创编主题情景剧目,目前已经形成友善、诚信、勤奋、合作、自理、耐挫六大系列。师生全员参与“德育剧”“心理剧”创编和演练的全过程,共同修炼自主、善学、合作的品质,提升艺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例如:为了让经典历史剧目《负荆请罪》更有时代感,突出蔺相如胸怀宽广、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导演组的小瀚和道具组的小丁可谓是绞尽脑汁。他们求助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建议从表演环节入手,增加人物的对话,以人物语言突出人物的性格;他们求助家长,妈妈们建议从服装入手,蔺相如的服装简朴些,廉颇的服装华丽些,以人物服饰区别人物的个性;他们求助同学,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在班会课上开展了大讨论,“汽车迷”小元建议从廉颇和蔺相如的“座驾”入手,廉颇的座驾设置为豪华的“大奥迪”,体现廉颇居功自傲的性格特点,蔺相如的座驾设置为寒酸的“小奥拓”,体现蔺相如低调、谦让的性格特点,这个建议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学生们的创新,让历史剧走进新时代,小观众们捧腹大笑,大家在笑声中明白“人心齐,泰山移,将相和,才能保家卫国”的道理。

我们全力推进“全域”德育,校园内外处处皆“剧场”,“不经意”间发挥教育戏剧向善、向真、向美的影响力,我们的学生、老师、家长都是在场的“剧中人”,他们在自我“表演”和观看他人“表演”中修炼品格、蓬勃生长。

猜你喜欢
教育戏剧情境创设
教育戏剧在礼仪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教育戏剧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教育戏剧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干预研究报告
教育戏剧在智障学生情绪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