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相遇的日子都是生命里的一道光

2020-04-28 03:39穆传慧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0年12期
关键词:罗湖区张老师青年教师

穆传慧

2016年11月18日,“寻教育家之路,走向教育未来”——广东省名特优教师工作室联合读书会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举行,我受邀主持这次活动,第一次见面的张兴华老师对我这个后生小辈的鼓励是:“多才多艺,不错不错。”于是,我和张老师的不解情缘从此开始……

“最难的事情是什么”

“传慧,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你觉得最难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张老师突然发问。“上好每节数学课。”稍做思考,我忐忑作答。“为什么要上好每节数学课?如何上好每节数学课?”张老师微微点头,接着便是苏格拉底式的追问。“课堂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舞台,我们要在有限的时空内寻找师生发展的最大可能。”我开始思考并作答。张兴华老师一版又一版《圆的认识》的历练与超越,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什么是“数学文化的真正表达”,什么是“数学教学由外而内的跨越”。张老师还语重心长地与我谈起了“成为特级教师以后做什么?”这直抵我心灵深处的话题……

“张氏宝典”喜从天降

张老师主持的课题“小学数学教学心理研究”让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经过“魔鬼式”训练,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猜想,张老师的专著《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一定是该研究共同体最重要的“秘密武器”,是张老师个人理念扩展成团体理念的“张氏宝典”。

2016年12月1日,出差在外的我突然接到学校传达室的电话,说有我的一个快递。“我最近没购物啊,莫非是……”第二天下午一回到学校,我急切地去验证我的猜想,打开包装一看,果然是这本“张氏宝典”——《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当时我立即给张老师回了一个信息:“归心似箭回港城,传达室里寻‘原本。欣喜若狂捧宝卷,彩笺遥遥自海门。”之后,我又打电话给张老师,感谢他对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教师的关心与厚爱,张老师只是在电话里风轻云淡地对我说:“顺应儿童心理特点,紧紧抓住儿童的心,教学一定能够成功。”

玄武湖畔“确定位置”

2018年10月10日,我到南京参加活动,第一时间给张老师打电话:“张老师您好!请问您在哪里?”“传慧好,你在哪里?”张老师不答反问。“报告张老师,我刚到南京市玄武区……”我的话还没说完,张老师立即送来追问:“是参加玄武区的‘高峰论坛吗?”“是啊,张老师您真是料事如神!传慧突然很想见见您这位高人!”我趁机提出要求。“可以啊!让我们做一个‘确定位置的游戏吧!你从玄武湖公园的玄武门进来,向着五星红旗走,然后再沿着‘其中一条路往前走,看能否找到一个坐在湖边长椅上、面向南方湖水的老头子!”张老师给出相关信息。

记得那天张老师谈兴很浓,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当天在玄武区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克的认识》,对一个教学细节的解读:“传慧,你说说‘1克黄豆有多少粒?与‘多少粒黄豆是1克?有什么不同?”在我大胆“亮剑”后,张老师循循善诱:“两者都是有价值的,但也是有差异的——前者固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但你细细琢磨一下,‘多少粒黄豆是1克?是不是一下子把‘1克的质量突显出来了?”

一个本不起眼的教学细节被张老师信手拈来,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粒石子,让教学思维之花发生了“化学反应”。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2019年4月11日,张老师受邀到深圳市龙岗区做指导。知道消息的我当天晚上赶到龙岗,在张老师的房间里再次畅谈教育教学那些事儿。张老师和我谈起了非常“时髦”的话题——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一定与学生的学习心理高度相关。”“深度学习是学生感知、思维、情感、价值体系等全面参与的活动。”“深度学习指向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聊着聊着,我向张老师发出邀请,请张老师到罗湖区“深度”指导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张老师静静地看着我不说话,然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可以。”“签订”了深圳市罗湖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特别导师”的特别约定后,我与张老师不约而同地哼起了同一首歌——《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而且我们竟然同时忘记了歌词,但旋律却一直没有停止……

罗湖团队的“地铁导师”

张老师言出必行,在罗湖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的课堂上多了一位精气神十足、扎入课堂深处的“老头”的身影。和张老师相处久了,有时也斗胆地称张老师为罗湖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的“地铁导师”。“地鐵导师”来往于深圳罗湖与龙岗间,张老师总是要求坐地铁,拒绝了专车接送,他说想体验深圳地铁,张老师勤俭节约的品质更令人肃然起敬。

地铁来了,张老师却又“倔强”地不上去。有时聊着某位青年教师的课堂环节正起劲,有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创意,有时聊起某个教育教学话题意犹未尽……就这样,张老师错过了一班又一班地铁。

而张老师对我这个已经有了“师生情缘”的弟子绝不客气——“传慧,发现你的语言表达有退步,比我第一次见你时差多了!”“传慧,你还要好好地烧烧脑子!”我和张老师每一次对话都要“小心翼翼”,因为张老师总能在第一时间指出问题!

不知不觉张兴华老师已经从教60年了,桃李满天下的张老师思维依然那么敏捷,步履依然那么矫健,笑容依然那么年轻,语言依然那么犀利。每一个相遇的日子都是生命里的一道光。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与张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罗湖区张老师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一线城市老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研究
深圳罗湖创建优良法治营商环境
青年教师“赴考”
罗湖区2015-2018年空气质量状况及原因分析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