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准备的现状调查与影响分析

2020-04-29 16:39景冬菊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入园幼儿园家长

景冬菊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系,山西 运城 044000)

初入园时,很多幼儿由于没做好充分的入园准备,会出现焦虑情绪及多种不适,主要表现有十分紧张、情绪消沉、经常生病、拒绝去园,等等。因此,是否做好入园准备,能否及时地采取适宜的措施促进幼儿适应,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有必要对幼儿入园准备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让孩子尽快渡过家园衔接期,轻松适应园中的新生活。

一、研究过程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共选取了运城市盐湖区4 所不同类别的幼儿园,其中一所幼儿园在入园初的两个月内中午实施的是走读,其他三个园一直是日托形式。同时向入园幼儿的家长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入园准备的情况,发放问卷383 份,最终总共收回374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65 份,有效回收率为97.6%。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向同期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家长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入园准备情况。

(2)观察法:对新入园幼儿开学后一个半月内的适应情况及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并选取几名典型的幼儿重点观察。

(3)访谈法:访谈家长为孩子所做的入园准备及幼儿入园初期的各种表现。

(4)文献法: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为幼儿入园准备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做好充足的知识准备和资料准备。

二、幼儿入园准备的现状调查

本文从幼儿入园的心理准备、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几个方面对幼儿入园准备情况进行现状调查。

从是否有早教经历、是否去幼儿园参观或者玩耍过、是否知道入园后家长会离开、是否有意引导孩子做一些心理准备几个角度进行入园前心理准备的调查;从入睡、进餐、穿衣、如厕、卫生及作息时间等方面对幼儿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的准备情况进行调查;从入园前能否双脚交替爬楼梯的情况来调查幼儿入园前身体运动能力的情况;从能否清晰地讲普通话、入园前孩子能否独立与他人交谈来调查语言能力准备情况;从儿童与家人沟通方面的表现、入园前是否有意增加孩子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幼儿面对陌生人和新环境的反应来调查幼儿入园前社会交往能力。幼儿入园准备的现状调查结果如表1 所示。

另外10例患者均接受MRI扫描诊断,使用超导型MR扫描诊断仪,颈部线圈总共有8道,钆双胺作为MRI扫描对比剂,0.1mmol/kg的钆双胺总药物剂量为2.0ml/s,从患者的肘正中静脉处注入。

由表1 可知,相当一部分家长,并没有引导孩子进行心理上的相应准备,特别在增强对幼儿园的喜爱与理解方面,致使很多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前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入园前,很多幼儿在独立入睡、独立进餐、自己穿衣、大小便、整理物品及卫生习惯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家人在入园前并没有帮助幼儿做好调整作息时间和一定的自理能力准备;仍存在部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准备不充分的问题;虽有很多幼儿能清楚地讲普通话、独立进行交谈,但还是有一些幼儿的语言能力达不到一般水平;还有少数孩子身体运动能力方面不是很好。整体来说,幼儿入园准备的情况并不是很好,这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孩子们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影响孩子入园后的生活和学习,家长和教师有必要了解幼儿入园准备的影响因素,并充分为幼儿做好入园的多方面准备。

表1 幼儿入园前心理准备、生活自理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能力调查表

三、影响幼儿入园准备的因素

(一)幼儿自身因素

1.年龄特点引起的焦虑

幼儿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依恋家人,上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真正地与家长分离,这种心理分离,会使孩子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入园适应困难。

幼儿认知能力与经验、应付情境的能力、和抚养者分离时的即时情境以及身体健康状况,都对能否做好入园准备及入园适应有影响。由于幼儿对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不能够及时地预料(抚养者还会回来),与母亲分离时,婴幼儿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许多需要自己完成却难以胜任的事,会激发或增强分离焦虑。分离焦虑会让孩子出现多汗、腹泻等生理变化,增加疾病的风险,孩子一生病会使分离焦虑进一步增强。

2.自理能力的调整性缺失

对于入园阶段的3~4 岁幼儿来说,他们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处于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一些家长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不强,平时在家中对幼儿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吃饭、盥洗、穿衣、如厕等方面过度关心照顾,使幼儿失去了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不能为入园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幼儿入园前在进餐、大小便、穿脱衣物、洗漱、睡眠、整理物品等方面的自理能力不强,这些自理能力的缺失将会导致幼儿在进入幼儿园的新环境后紧张、焦虑,在一段时间内对幼儿园产生抗拒,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3.幼儿的个性与气质

幼儿的个性与气质也会影响入园准备及适应。性格较内向的孩子,不喜欢积极与人交流,就不利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较易出现入园焦虑;而个性活泼开朗的,适应新生活的能力会较强,分离焦虑表现的强度会较弱[3]。气质类型也会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若儿童有较高的反应强度(如平时大哭大闹)、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消极气质因素,会使父母采取不适宜的教养方式从而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不利于入园准备。范倩雯也提出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入园适应水平不同,其中适应最快的是易养型,最困难的是难养型[4]。因此,不同个性与气质入园准备及入园适应情况不同。

(二)家庭因素

1.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亲子依恋类型

很多家庭因素,如家长教养方式是否一致、父母焦虑、家庭氛围、亲子依恋的类型等都是影响幼儿入园准备、入园适应的因素。溺爱型的家长会造成幼儿自理能力差,权威性教养方式中成人对幼儿干涉过多,导致孩子胆小,不善与其他孩子相处,入园后和同伴关系紧张。疏远、冷漠的家庭氛围中,相互缺乏沟通和信任,孩子易产生不安全感,不利于顺利入园。家长的焦虑也会引起幼儿的焦虑,家长焦虑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在集体生活中适应能力的强弱。母子依恋有回避型、安全型、矛盾型三种类型,其中,回避型和矛盾型依恋属不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会使孩子表现出较强的焦虑[5]。父母溺爱,或者父母对孩子过分担心、焦虑,容易导致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及心理方面的准备,影响孩子的入园适应;父母过度严厉会让幼儿产生敌意,亲子关系不是很融洽,并且祖辈与父辈之间的教育不一致,导致入园后孩子不会独立解决问题,出现入园适应困难。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和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幼儿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很好地渡过入园适应期;而家庭氛围如果是冷漠、疏远甚至不愉快的,会使孩子出现入园焦虑的情绪。因此,民主宽容的家庭教养方式、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观念的统一以及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入园适应。

2.家长准备的误区及问题

有很多家长在为孩子做入园准备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及误区。

一是缺乏入园准备意识。有些家长缺乏入园准备的意识和行为,主观认为孩子经过一段时间后自然就会适应幼儿园生活,在教师的教导下会慢慢学会各种能力,没有意识到相应的入园准备对幼儿适应新生活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去主动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和进行积极的入园准备。

二是缺少科学有效的方法。有些家长虽然有为幼儿入幼儿园进行准备的意识,可以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但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作指导,不知应该怎样做好入园准备。在孩子入园时很多家长常常表现出心中有愧疚感、对孩子不放心、依依不舍、过分迁就、反复询问叮嘱等,这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三是对入园准备理解片面。部分家长对“入园准备”理解片面,认为只是某个能力或物品的准备;或者只是家长对幼儿的培养,不知自己也要做好准备,尤其是心理准备,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调试,而自己的焦虑很容易影响孩子,对孩子入园产生负面影响。还有部分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观,片面地把幼儿教育等同于幼儿园教育,认为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就落到幼儿园及教师身上,这就导致幼儿在获得幼儿园教育的同时,缺失了部分本应有的家庭教育;再者,若幼儿入园后出现负面情绪、行为不良、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和谐等问题时,家长认为都是幼教机构教育不当,使家园产生矛盾,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3.亲子早教、社区早教活动

亲子早教课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亲子班的孩子入园后的活动状态、情绪、交往力都较好;社区早教是幼儿园与社区相互配合,以社区为基础,为婴幼儿设办的区域性早期教育,参加过社区早教的幼儿入园后适应较好,而且参加越多,在生活自理、人际交往等方面适应越好[6]。可见,家长是否带孩子参加过亲子早教、社区早教活动会影响入园适应。

(三)环境变化和同伴关系

1.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及日常行为规则的变化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集体,会面对生活内容、方式、日常行为规则等多方面的重大变化。入园前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许多事情不用自己做,在家的活动比较自由、随意、灵活;入园后交往的对象变为陌生的教师和同伴,日常各种活动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有很多事情要自己去完成,这样孩子的安全感会受到很大冲击,因而出现入园的焦虑,不利于入园适应。

2.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良好的孩子社会适应能力更强,具备更好的合作和利他主义精神;而同伴关系不好的孩子,不能充分做好入园的社会性准备和心理准备,在进了幼儿园集体后,会因缺乏交往技能而没有朋友,进而产生孤独感,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难以融入幼儿园的生活。

如果在入园前积极合理地进行准备,可有效降低幼儿入园的焦虑,让孩子更快适应新生活;没有积极准备或准备不充分,幼儿在入园后容易出现入园焦虑、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进而引起入园适应困难,不利于孩子自身健康及良好人格的形成。因此,有没有合理、积极地进行入园准备,对入园适应至关重要。

结语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幼儿入园准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幼儿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变化和同伴关系。作为家长、教师,要了解幼儿入园准备的影响因素,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教给幼儿科学的生活自理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在了解幼儿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关注和接受幼儿的气质、个性类型,因材施教,并关注环境变化和同伴关系的影响,增强入园准备的意识,不断优化教育的技能技巧,来做好相应的入园准备,让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新生活。

猜你喜欢
入园幼儿园家长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