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入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2020-04-29 16:39郝慧聪曹广涛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实验班初中英语

郝慧聪 曹广涛

(1.喀什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2.韶关学院 外语学院,广东韶关 512005)

一、理论基础

输入理论由美国教育家克拉申教授提出,是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输入主要是指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即“i+1”理论[1]1-9。克拉申教授认为“i”代表学习者现有学习水平,最佳语言输入水平是“i+1”输入,是稍高于学习者现有知识水平的语言输入[2]10-30。 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有以下特点。第一,可理解性。输入的语言材料必须被习得者理解,不可理解的语言材料输入对于习得者而言没有任何意义。第二,既有趣又相关。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必须对语言材料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有趣且与生活联系紧密,学习者就越容易习得该语言。第三,非语法程序安排。按语法程序安排的语言教学只能让人“学得”,而不是“习得”,因此,按语法程序安排的语言教学是不可取的。第四,足够的输入量。大量可理解性的语言材料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基本保证。要习得新的语言,就必须广泛阅读大量有趣的语言材料才能奏效[3]1-10。

二、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量提出以下几点要求:初中毕业生要能够读懂供7-9 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英语读物、报刊等语言阅读材料;学生要能够克服生词障碍,理解会话和文章的大意,按照阅读题目要求,能灵活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达到阅读目的;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6~8 万单词以上[4]。为了让初中生达到新课标要求,近些年,我国学者和一线教师对输入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材料、阅读教学策略和阅读策略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利用输入理论来指导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三、研究意义

首先,本研究通过实验法和访谈法进行实验研究,其实验数据与分析可用于以后的教学实验研究,也可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其次,本研究将探讨基于输入理论的阅读教学的具体运用,可以为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最后,本研究可以督促教师使用多种阅读教学策略,不断开发英语阅读资料,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英语阅读成绩。

四、研究实验过程

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为广东B 中学初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特优班,分别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班均有45 名学生。研究工具包括具有权威性的实验前测试题和实验后测试题、学生访谈和SPSS20.0。在教学研究实验前,笔者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和学情,根据访谈结果制订本教学实验计划。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内容完全相同的英语阅读水平测试,测试题为广东省2017 年中考英语真题的3 篇阅读试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限学生在30 分钟内完成。笔者收集两个班学生的实验前测阅读成绩后,用SPSS20.0 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 和表2 所示。

表1 得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成绩均值分别为20.49 和20.67,说明教学实验前,两个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阅读水平基本相当。表2 中,Sig.(双侧)值为0.675>0.05,也说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阅读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确保了该教学实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表1 前测成绩组统计量

教学研究实验过程中,笔者根据制订的教学计划实施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实验。在实验班采用输入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喜欢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词、句和篇章的课外材料与英语绘本等语言学习材料。在对照班采用常规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研究实验后,笔者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内容完全相同的英语阅读水平测试,测试题为广东省2016 年中考英语真题的3 篇阅读试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限学生在30 分钟内完成。笔者收集两个班学生教学实验后测试成绩后,用SPSS20.0 对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结果如表3 和表4 所示。

表2 前测成绩独立样本检验

表3 后测成绩组统计量

表4 后测成绩独立样本检验

表3 得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成绩均值分别为28.18 和25.60,两个班的英语阅读成绩较实验前测成绩都有所提高,但实验班的学生阅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成绩。表4 中,Sig.(双侧)值为0.000,远小于0.05,说明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实验班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的成绩,实验班学生英语阅读成绩提升更显著。这说明在提高学生阅读成绩方面,基于输入理论的初中阅读教学方法比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更有效。

五、输入理论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参考性建议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有专家和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提升初中生英语阅读成绩,改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笔者根据本次教学研究实验结果,提出一些有助于改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建议。

(一)学生特点方面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学[5]49-59,给予他们适当的可理解性语言材料输入。同时,要根据学生反馈有目的地改善自身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二)阅读材料选取方面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选取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来扩大学生阅读量。选择语言输入材料时,既要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也要考虑学情和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而且,要选择真实语料且有语言情境、难度适中、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6-7],如王蔷教授提倡的英语绘本就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教学材料[8]。

(三)阅读教学策略方面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策略的使用[9]。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有效性。

小结

新课程对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众多学者和专家仍然认为大量输入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中 笔者采用实验法,对输入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初中阅读教学的参考性建议,以期为今后的阅读教学研究提供借鉴,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实验班初中英语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液膜法在线制备微细工具电极教学实验系统研制
山海呓语 意气相生一一小学美术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山海经》的教学实验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