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第五中学防疫作文展

2020-04-29 12:56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0年11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口罩武汉

编者按:鼠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然袭来,猖獗肆虐。一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抗疫战随即打响,多少感人肺腑的人与事纷至沓来。珠海市第五中学初二级的四位同学在孙北平老师的指导下,记录了自己在疫情严峻的日子里的见闻感受,显示了当代初中生关注热点、心怀天下的风采,给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白衣天使颂》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热情讴歌了逆行的医疗工作者们危急关头救死扶伤的的高风亮节;《不一样的“年味”》采用实虚相映的方式,由特殊时期的“宅女”生活联想到英勇防疫的华夏儿女,再现了不同寻常的“年味”;《疫情来袭的日子》则截取三个生动的场景,全面展示各行各业的人们在抗疫期间的出色表现,表达了对生活前景的乐观态度;《暖流》一文将关注的目光由疫情信息转向身边的人与事,为一个个正能量满满的场景倍感鼓舞,并主动加入了防疫队伍尽一份绵力。

白衣天使颂

初二(2)班  任展宇

我们在过年,抗疫的医护人员们却在过关。在这病毒肆虐的日子里,是他们“逆行”冲在了前方。他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鲜有鲜花和掌声,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连名字也不为人所知。他们就是美丽的白衣天使,是这条抗“疫”路上的逆行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享晚年,他却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暴发时一样。他那斩钉截铁的话语“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曾经带给全国人民无比的震撼。十七年后,已83岁高龄的他眼含热泪,大声疾呼,揭露真相,为抗击病毒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十七年来,他的那颗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安全逆行的志,永世不变!

当我们阖家团圆时,一些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家人,奔赴“前线”。他叫张定宇,是武汉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的院长。在抗疫的三十多天里,他每天几乎只睡两个小时。即便是在休息时间,也不停地接电话、翻看病历。当他的爱人被病毒感染,在十几公里外的医院里隔离治疗时,他也顾不得去看上一眼。他自己作为一个渐冻症患者,每天拖着病体在和时间赛跑。他说过:“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拼命让他们活!”他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了患者生的信心与希望。

在抗“疫”前线的不仅有钟南山爷爷、张定宇院长这样的科研专家、责任担当,也有千千万万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们在默默地奉献。李文亮就是其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位。他曾许下一个新年愿望,做一个简单的人。看得清世间繁杂却不在心中留下痕迹,保持一颗平常心,可是连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都没能实现。2月7日凌晨2点58分,眼科医生李文亮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经全力抢救无效身亡,撇下年迈的父母、年幼的稚子和身懷六甲的妻子。这位普通的医生,曾用他的仁心吹响抗“疫”的哨音,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因为有人需要,他们便选择把危险挡在了自己身前。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用执著和坚守诠释着爱与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我由衷地向他们致敬,让我们勠力同心,一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期待他们早日归来,与我们一起走上街头,繁花与共!

【点评】文章开头新颖,“过年”和“过关”两个词语有先声夺人之效。小作者选取了医护工作者钟南山院士、张定宇院长和李文亮医生的典型事例,以饱满的激情称颂他们为“白衣天使”,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文章结尾指出他们只是“挺身而出的凡人”,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贴近生活实际,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不一样的“年味”

初二(2)班   黄舒婷

2020年的春节,吹响了“战争”的号角。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了这个庚子新年热议的话题。无论是电视新闻、网络页面,还是公号文章,人们都在持续关注着有关疫情的话题,心系疫区百姓和医务工作者的安危。虽说少了传统意义上的“年味”,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我还是感受到了祖国人民勠力同心、甘苦与共的决心,也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年味。

以往过年都是倍伴家人一起走亲访友、家庭聚餐,那样的日子充实而美好、温馨且幸福。可今年却大不相同,因为病毒肆虐,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家取消了一切室外活动,宅在家里安心过年。不为祖国添乱,不让病毒有机可乘,照样也能过个好年!

做“宅女”已经二十余日,每天刷屏关注疫情的同时,我也在积极参与班群内的学习打卡,大好的光阴岂能虚度?教育局已经正式宣布开学延期了,我们虽然宅在家里,但也要积极地学习:完成寒假作业、预习新课、口语打卡,哪样都不怠慢。忙碌的学习之余,因疫情“闭关修炼”的我,也难得有机会增进和家人的情感交流。这不,为了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没那么无聊,我和妈妈一起忙前忙后,做了一大桌子菜。我不会煮菜,就帮着妈妈洗菜、切葱花,看着那一大桌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心中充满了无限的骄傲。我也为这桌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呢!只要敢于尝试,就一定会有收获!只要甘于奉献,就一定会被铭记!

这让我想起了奋斗在抗疫前线的白衣天使们……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这场战争中,冲在前线的是被林清玄赋予美誉的医者们,他们“身着白衣,心有锦缎”。当我浏览手机页面时,看着那一个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数据——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每天都在滚动增加,当治愈人数超过了死亡人数时,我像所有人一样的欢天喜地。我知道这一切都是那些“白衣秉丹心”的医护工作者们在隔离区域、病房里辛苦工作的成果。他们冒着被感染病毒的危险,一批又一批组队驰援武汉。就连83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也在为此奔走、大声疾呼。他通过采访告诉大家疫情现况及如何防护,使人们不必过度恐慌。

除了驰援前线的医护人员、体现“中国速度”的基建工作者、自愿捐款捐物的社会各界人士,还有千千万万的老百姓都在心系疫区人们的生活。一名小学生来到马庄派出所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907元,民警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我也要贡献一份力量!” 暴风雨终会过去,阳光总会出来,只要我们勠力同心、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见雨后彩虹!

不一样的“年味”,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你去细细品味,也一定能品出不一样的味道。

【点评】文章从“年味”写起,对比了以往过年的氛围,而今年则大不相同,突出了核心词语“不一样”。小作者记录了自己的“宅女”生活,协助妈妈给家人做一大桌子菜,也成了她“不一样”的新年体验,由此联想到默默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文章取材真实生活,很有新意,过渡衔接自然流畅,可读性强。

疫情来袭的日子

初二(1)班 涂 欣

新春佳节,本该是喜庆欢聚的日子,可是今年却有点儿不一样。在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短期内就肆虐全国,使无数百姓身处恐慌之中。在这人心惶惶的疫情期,无数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华夏儿女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白衣之士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近期,网络上有这样一句话走红。在疫区武汉,就有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放弃春节假期,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彻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医院里,医护人员的脸上布满了一道道因终日佩戴防护面罩而留下的印痕,他们身上那一件件被汗水浸湿又结霜的防护服,他们一个个毅然转身坚守病房的身影,永远铭刻在中国人的心里。无数的医务工作者送上一张张饱含着滚烫之心的请战书。“维护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是我们医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愿为此牺牲一切!”如奔赴战场的勇士般,他们不约而同地许下承诺,在万家团圆之际最美逆行,毅然奔赴疫区救死扶伤,因为他们有着比和亲人团聚更重要的使命!他们是每个人心中的民族英雄!

八方之助

疫情暴发后不久,武汉市内的口罩、消毒酒精等防护用品被抢购一空。然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浙江省、湖南省、河南省、广东省等兄弟省份在第一时间把稀缺物资供应给湖北武汉:凡在阿里巴巴网站销售的口罩等防护用品均不准上调价格!更有诸多明星等公众人物募捐善款和物资发往疫区武汉。世界各国也在纷纷为武汉加油,日本、美国、巴基斯坦、法国等国相继向中国伸出援手,源源不断地往武汉输送早已在国内脱销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疫情无情,但人间有爱,他们温暖的不仅是武汉,不仅是中国,而是整个世界!

匹夫之爱

近期在网络上走红的那位月薪仅六百元的环卫大爷,匆匆甩给公安机关1.2万元的捐款后,就若无其事地离开了。这位环卫大爷那潇洒的一甩感动了多少人!后来记者找到大爷问他为什么不留名就直接走了,他却说:“不值得上嘴一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土话土说,那人家(医护人员)能豁出生命,咱不能做一点贡献吗?”还有另一位爱心人士,深夜驾驶面包车给警察送去一箱珍贵的N95口罩就转身离开,待警察追上去问他的姓名时,他只说:“是中国人就行了!” 灾难面前其实最容易看清人性,也最容易看到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这些普通人折射出的微弱却耀眼的光芒,就是疫情最好的“特效药”!

“冬天來了,春天还会远吗?”如今虽是凛冬,但寒冬终将过去,疫情终将散去,待到春天的朝阳洒在樱花烂漫的枝头,让我们再去看看那个属于武汉的意义非凡的春天吧,就让我们去看看那个坚强又令人心疼的英雄城市吧!

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点评】文章选材新颖、结构得当,分为“白衣之士”“八方之助”“匹夫之爱”三个板块,写出了当疫情来袭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做出奉献。小作者用饱含激情的文字,将自己的所闻所感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结尾引用雪莱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文章结构清晰、内容生动,不失为一篇佳作。

暖  流

初二(1)班 罗诗琪

不知道过了多少天,被病毒困在家里的我显得有些烦躁。我起身按掉了闹钟,抬头看了看窗外曾经熙熙攘攘的街道,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对疫情信息似乎有些麻木了。从起初看到抬高口罩价格的不良商家会感到忿忿不平,到现在已经能平静地看完负面的新闻报道。这其中利好的信息,也会让我雀跃不已。如2月13日发布的最新消息:珠海10月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院!而且这个女婴还是广东省年龄最小的治愈出院患者!与她同时出院的,还有她的爸爸和舅姥,以及另外三位轻症患者。慢慢地我明白了,疫情面前虽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却不能因此淡漠全体医护工作者们的无私奉献和全国人民抗疫的决心。

和往常一样,我躺在床上,刷手机视频了解疫情的最新进展。“武汉市新增20例新型冠状病毒”“口罩被炒到单价上百元”……虽为标题党,这些吸引眼球的内容并未牵动的我内心。一个视频标题让我眼前一亮——“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视频里的两个主人公从午夜到清晨,为早起干活的环卫工人送口罩。他们遇到的很多环卫工人都没有戴合格的防护口罩,当问及为什么不戴的时候,他们总是会挠挠头,然后“嘿嘿”地笑笑。其实是他们早就买不起那价格被炒上天的口罩,可他们仍然在街头忙碌着。看到这里,我不禁鼻头一酸。我曾以为大家都在家里安心防疫,不曾想到还有人在为我们忙碌着。

这个视频为我打开了温暖的阀门,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我所浏览到的好几个视频、文案都是“社区提供买菜送门服务”“日本为中国加油”……我慢慢地意识到,这场病毒岂止是关乎个人安危,更是关乎全国乃至世界的大事,每个人都应该在保护好自己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光想不做怎么行,我起身洗了把脸,在征求父母同意后,我来到了小区门口。保安叔叔为了小区的安全,尽责地为每一位居民测量体温。看着他们被冻得通红的双手,我忍不住问道:“叔叔,手被冻得那么红,站了很久吧?”他却笑着回答:“是啊,都快七个小时咯!疫情这么严重,再冷也要坚持啊!”他脸上朴实无华的笑容,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来帮您吧!正好您也去休息会儿。”“谢谢你啊,小姑娘,疫情这么严重还来做志愿者,你真是个好孩子!”我笑了笑,没说什么,心想大家都在家防疫,我也要学习坚守岗位的你们,为打赢这场战“疫”而战斗!保安叔叔做了简要的指导后,我接过他手中的测温枪,站在小区门口为过往的居民量了一下午的体温。

回家时已是细雨绵绵,看着小区门外曾经熙熙攘攘的街道,想起每一个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身影,我的心里已不再是空荡荡的,而是从心底里升起了一股暖流……

【点评】文章以“暖流”为叙事线索,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从最初的对疫情信息麻木写起,逐渐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抗“疫”战争中,在留意到保安叔叔的辛劳后,小作者自觉踏上了志愿服务的道路。不得不说,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读者伴随着“我”情感态度的转变,感受到了当代中学生的责任与担当,由此内心也会升起一股暖流。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口罩武汉
医护人员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现状分析
意大利 帕帕乔瓦尼第二十二医院 向勇敢的医护人员们致敬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戴口罩
戴口罩的苦与乐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