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礼文化研究

2020-05-03 13:48陈美君
青年与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 要:我国的礼文化源远流长,从西周开始就有了,并且会为一些礼仪配上感人肺腑的礼乐。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了立德树人,既要指引政治方向,也要传承文化成果,比如礼文化。目前,我国大学生缺乏尊师重教的思想,不懂得社会礼仪的内涵,不为他人考虑,不讲公共道德,还有盲目模仿西方流行文化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比较理论、单调、枯燥。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融入礼文化。为此,高校应当赋予传统礼文化以新的时代意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礼文化素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传授礼文化;组织高校礼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传统礼文化;等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礼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而礼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礼文化融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令大学生继承、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改善行为、思想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我国传统礼文化的重要性

(一)我国传统礼文化的简介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这是因为我国的礼文化源远流长,自周朝之初,便制作了礼乐。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位列第一。孔子论述了夏朝、殷商、周朝三代礼制的沿革,他与弟子、再传弟子对礼文化的论述都写进了《礼记》。《礼记》一共有17篇,记录了多种多样的礼仪,比如宾礼、祭礼、嘉礼、凶礼、贺庆、军礼之礼,等等。

我国的礼文化常常与专用音乐(即礼乐)一同使用,比如《礼记·乐记》载:“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礼乐作为礼文化的一部分,配合着诸多礼节教导社会成员。礼乐能够从内心感化社会成员,引导其主观认可、自觉遵守礼仪。由此可见,经过上千年的积淀,我国传统礼文化不仅“晓之以理”,还能“动之以情”,富含德育资源。

以成人礼为例。世界各地在原始社会都有成人礼,是一种通过仪式,标志着即将成年的个体通过一场考验,在集体中获得了新生。而在我国,儒家将其改进为男子的成人礼“冠礼”,而女子的成人礼叫做“笄礼”。《礼记·冠义》载“冠者,礼之始也。”这就是说冠礼是行使其他各种礼仪的前提。传统的冠礼中,男子会加冠3次、更衣3次,强化成人的意识。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指引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另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传承我们的文明、文化,这当中既要包括物质文明成果,也要包括精神文明成果,比如培养大学生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总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上是为了立德树人,所以要用习近平新时代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我党的教育方针,通过组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借助多媒体、教材等教学设备,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品德、智力、体育、美术、劳动5个方面全面发展,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三)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存问题

目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我国高校中,常常见到大学生迟到、旷课等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即便到课了也常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并不尊重高校授课教师的辛勤劳动和付出,缺乏尊师重教的思想。在日常礼仪方面,虽然许多大学生为了将来工作的方便而选修了社交礼仪、职场礼仪、服务礼仪等课程,但往往停留在模仿礼仪规范中的行为,而没有真正为对方考虑的意识,没有将为他人考虑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操。在宿舍与室友相处的时候,一些大学生不讲礼仪道德、不为他人考虑,导致寝室中矛盾重重,以至于有“谢舍友不杀之恩”的流行语。在公共道德方面,高校中常常能见到乱扔垃圾、浪费水电的大学生。个人形象方面,一些大学生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奇装异服,带来不良影响。此外,西方文化强势的入侵,也吸引了许多大学生盲目模仿,而我国的传统礼仪道德文化却被这些大学生束之高阁,难以传承。

(四)将我国传统礼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传承中华文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应有之义。然而,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以我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繁多理论为主,这些理论比较深奥、抽象,大学生难以理解,所以经常反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我国传统的礼文化,不但可以传承中华文明,还能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趣味性,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大学生的社会化,离不开礼仪文化。现代社会虽然与我国传统礼文化诞生的时代相距几千年,但是也一脉相承,改变的是具体的做法和细节,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的大学生只有学习了礼文化,才能理解我国的社会方方面面的规则,从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适应我国社会的需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国传统礼文化的应用策略

(一)赋予传统礼文化以新的时代意义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我国传统的礼文化时,必须注意到礼文化诞生于西周男尊女卑的封建等级社会,而现在世殊时异,很多成分已经落后于我们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师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考虑我国在新时代的社会现实,赋予礼文化以新的时代意义、内涵,来培育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比如说,我国礼文化中尊重长辈、客随主便、尊师重教、相互礼让、不给别人添麻烦、照顾对方情绪等优良传统的精神应当传承下来,但是具体的做法则不必、也不应当要求当代大学生照搬下来。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礼文化素养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如果大学生的教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不了解我国的传统礼文化,自然无法将我国传统的礼文化传授给大学生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礼文化的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当提升自身的礼文化素养。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清自己的礼文化水平是不足的,从而主动去参加有关传统礼文化的培训,虚心学習礼文化,储备有关礼文化的知识与技能。高校也应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礼文化水平,将考试成绩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绩效的一部分,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礼文化的积极性。

(三)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传授礼文化

我国近年来多次改革课程标准,都强调了学生在课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礼文化教学也不应例外,也必须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礼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来。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再一味地灌输思想政治理论,而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比如情景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等等,吸引大学生自主学习礼文化。比如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先让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自己是怎样做客的,再让大学生按照《礼记》的描述,扮演西周的一名客人,从而生动有趣地体现礼文化对做客礼仪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停留在行为层面,而要让大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分析各种礼仪背后的思想精神,最后得出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去做客。

(四)组织高校礼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我国传统的礼文化并非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的文字,而是可以应用到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的。因此,高校可以选择一些与现代社会生活实践有关的礼文化,组织一些以这些礼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我国传统礼文化的精神内涵与传承。比如说,现代的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有举办成人礼的习俗,例如,日本、德国都有成人节,我国台湾保留着成人礼,这些仪式能够唤醒年轻人的情感体验。而我国传统礼文化的“冠礼”,也适合在我国新时代高校举办,因为我国传统上的男子是在20岁成人的,而20岁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我国正是读大学的年龄。因此,我国高校可以组织大二学生参加集体“冠礼”,并且邀请大学生的家长前来观礼。这样大学生一方面可以体验生动的古代礼仪,另一方面也会感受到家长的期许,从而增强成人感、责任感。

此外,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实情况,大二学生的“冠礼”不分男女都可以参加。因为,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女子“笄礼”是为了年过15岁、即将出嫁的女子,或者20岁还未能出嫁的女子举办的,不符合成人礼的现代意义;而且“笄礼”中需要将女子的长发盘起,但是现代的很多女大学生都没有足够的长发,而“冠礼”的话只需要戴一些帽子、头巾,就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当然,如果一些女大学生有这方面的意愿,也有足够长的头发,那么也可以为这些女大学生特别组织一场“笄礼”。

(五)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传统礼文化

互联网为我国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教育手段,比如微课和翻转课堂。对礼文化的教学,也可以采用这些新型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比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让大学生在课下先自主观看礼文化的演示视频,再到课堂上模拟情景表演,从而更逼真地表演我国传统礼文化中的礼仪,增强礼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礼文化教育不能死扣礼仪行为的标准描述,而要在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发掘其时代精神,令大学生知行合一、彬彬有礼。

参考文献

[1] 冯石岗,刘立华,李亚男.将中国传统礼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6):138-139.

[2] 杨日晨.礼乐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5):191-192.

[3] 張丽.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成人礼仪式的实施路径[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01(14):113-114.

[4] 徐佩玉.礼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15):157-158.

[5] 张睿.传统礼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2):91-93.

基金项目:文章系广西师范大学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院课题“中国东盟合作进程中中国文化自信的建构及其对21世纪‘海丝建设的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S2017005。

作者简介:陈美君(1992- ),女,广西岑溪人,广西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