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金融科技背景下银行业网点的转型

2020-05-03 14:00刘晓霖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金融科技智能化转型

刘晓霖

摘 要:当前整个银行业面临内外部诸多竞争与挑战,银行业网点的转型势在必行。金融科技的适时出现,为银行业网点的转型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时代机遇。分析银行业转型存在的现实问题,运用金融科技助推银行业网点转型值得深入思考和运营实践。

关键词:金融科技  智能化  转型

一、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网点的转型

随着互联网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新兴互联网金融发展极为迅猛。传统银行业在面对原有同业竞争、产业调整和经济下行等因素的挑战之外,又将面临互联网金融的长久强势压迫。基于内部发展和外部压力的双重驱动,银行业网点转型势在必行。金融科技将成为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多方“围剿”下实现成功“突围”的“重磅武器”。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金融科技是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开展金融创新,核心目的是通过新技术手段和方式,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服務效率。

二、金融科技背景下银行业转型的问题

(一)网点转型建设与区位不相匹配

随着城市商圈的转移、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城市功能布局的调整,原有的网点布局存在如网点的客户数量新增有限、网点的覆盖范围和辐射半径过于狭小,具体地域的客户群体等级不高、网点的停车不便等诸多不合理之处。部分地区出现银行业网点未能覆盖或是布局过于密集的问题。

(二)网点转型配套服务有待提高

当前各家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体量和发展特点,对网点转型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并相应打造出一批科技赋能的智能化网点。网点转型的初期,各家商业银行进行了大量撤并网点柜台,网点前台人员也大幅调整,具体表现为适当增加营销人员,减少柜面操作人员,并投入大量的智慧柜员机、自助开卡机等新型智能化机具设备。

(三)网点转型中金融科技的运用有待进一步推广

目前对于网点转型而言,金融科技运用主要体现在网点硬件建设和营销商机推荐。网点硬件建设主要是智能化机具设备投入运用。营销商机推荐是指根据“长尾效应”理论发现营销商机并精准化双向推荐至目标客户及客户经理。金融科技的运用领域较为有限,且仅为初步运用,业务需求与金融科技融合还在进一步加深,新产品、新模式还未能完全精准解决网点转型的痛点与难点问题。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网点转型的应用场景有待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三、金融科技背景下银行业网点转型的建议

(一)网点转型建设突出品牌化

网点建设数量并非越多越好,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运用大数据技术,综合定量分析,根据网点所处区位特点和客户群体需求,整合现有网点资源,实现“一行一策”,突出品牌建设,如建设银行主打“轻型网点”、“旗舰网点”;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主打“社区银行”。打造小而精的“轻型网点”、“社区银行”,升级大而全的“旗舰网点”,以适应市场竞争的变化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业务需求。

(二)网点转型以渠道电子化助推交互自助化和设备智能化

在原有的”四大”电子渠道即“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ATM柜员机“的发展下,新型电子渠道如“微信银行”、“STM柜员机”、移动支付终端逐渐得到普及和推广,进一步加速了银行业网点的转型。如建设银行在上海推出“无人银行“、工商银行在江苏苏州推出”5G“网点,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5G网络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在客户身份识别、个性化互动和营销服务等方面得到初步应用,深受市场好评。

(三)网点转型注重经营管理数字化

基于各商业银行的核心交易系统,通过SQL、ORACLE等数据库技术,在保密前提下,提取生产数据,分析存量客户数据,加强客户关系管理(CRM),进行商业行为分析、客户特征分析、客户忠诚分析、客户注意力分析、客户营销分析和客户收益分析,获取客户投资、消费、风险偏好,为网点转型、营销定位、客户细分及风险管理提供精准数据和决策依据,并进一步广泛探索金融科技在智能顾投、量化投资、信贷优化、密码保护、数字货币等网点转型相关领域的融合运用。

参考文献

[1]谭培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策略[J].中国银行业,2015(3): 35-37.

猜你喜欢
金融科技智能化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