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

2020-05-03 10:03陈远航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预设高中物理目标

陈远航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导向,高中物理教学中为学生预设目标并生成目标,能够引导学生明确物理学生的方向,并在物理学习中抓住重点和难点,防止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盲目性或者不稳定性,教学目标的预设和生成也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大纲,这样才会更加合理化与科学化。本文探究了高中物理教学中目标预设和生成的相关策略,以便强化物理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目标;高中物理:预设;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传统比较陈旧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式,已经与社会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相符合,因此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紧密结合新课改下物理教学的大纲以及高中学生的实际物理学习动态等,为学生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让物理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了解学情,准确把握教学大纲

在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目标有了新的变化,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述方面,还应该从更多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等,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中学生的物理思维以及核心素养。因此.在每个目标预设阶段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学习动态等方面出发,全面了解学情;同时教师还需要对教学大纲有准确的把握和研究,避免预设教学目标偏离大纲的要求。比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使用互联网技术查找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总结,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提出电磁感应的探索历程,在小组探宄中仍然有不懂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点拨和讲解。本节课的预设目标就是让学生获取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通过对电磁感应历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进而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二、在互动中生成教学目标

课堂互动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互动中生成目标,使其更加科学。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影响,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难以凸显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高中物理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一味的枯燥讲述,那么学生就会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还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生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或者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质量不同的物体,哪个会先落地呢?你能不能设置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结论呢?这时学生纷纷会借助纸团、圆珠笔、橡皮等物体进行实验,最终得出结论:在不受空气阻力影响之下,物理自由降落的快慢与本身的质量无关。本节课所要生成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并设计实验进行结论的验证,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在教学评价中生成目标

教学评价是物理目标生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学评价能够反映出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也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物理目标预设和生成中应该加强对教学评价的重视。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将学生的物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使得部分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教学评价进行细化,不仅要测评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目标完成、物理思维和技能等做出全面的评价。

比如:在“测量重力加速度”相关的知识学习时,有位学生提出了:保证砝码不变并且弹簧竖直向下的情况下,这时弹簧的拉力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应该成正比,因此弹簧上面的刻度应该是重力加速度的值,这样就能够更加方便的得出本地加速度。这位学生的想法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并对这位学生提出了表扬,学生不仅从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和喜悦;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使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此外,受到这位学生的感染,其他学生对物理知识探究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有助于形成良性的教学互动。

四、结论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预设学习目标,并采用有效的方式成长教学目标,强化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其次,教师应该充分的了解学情,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对目前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有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保证预设目标的合理性;同时在预设目标时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制定适宜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寻找物理学习的乐趣,并掌握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晓玲,杨焱棱,袁令民.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制定研究一一以“分子动理论”为例[J].物理通报,2019 (12):51-55.

[2]符晓磊,核心素养视阈下中职物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 (28):130-131.

[3]耿建,关于高中物理“教”“学…考”统一性的思考一一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標分类学视野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9 (09):47-53.

猜你喜欢
预设高中物理目标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浅析预设的应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