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机场信息安全风险和防护策略分析

2020-05-03 16:10程洁罗舒翼曾阳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信息安全

程洁 罗舒翼 曾阳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领域中都可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满足各领域的发展需求,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带领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使各行业开始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各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尤其是在我国航天领域的发展中,更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网络技术具有双面性的特征,带来优势的同时,还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就是相关信息会受到威胁,无法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对此,还需要加大对信息安全性的维护与管理,制定完善的防护措施,从而满足通航机场发展需求,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关键词:通航机场:信息安全:风险防护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经济水平,大多数的人会选择空暇时间外出旅游,还有的人会由于工作原因出差,那么飞机也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为给乘客提高高质量的服务,机场都会设有多项服务功能,并且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机场服务功能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同时,机场还加大了对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加大对信息保护的监管力度,制定完善的防护方案与措施,提升机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我国航空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通航机场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针对通航机场信息安全风险的分析,还需要结合其实际情况的全面分析,首先,是通航机场的网络系统防护水平比较低,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恶意性的攻击,不仅会使通航机场的信息数据被泄露,而且还无法确保通航机场整体的安全性。例如:2006年,就发生了机场管理系统故障问题,对当时的航班出行造成了延误,把大多数的旅客都滞留在机场,严重影响旅客的满意度与旅行心情,对机场的整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其次,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低,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综合能力无法满足机场信息安全防护工作需求,只能完成一些日常的工作,自身的防护意识不高,当网络系统出现问题时不能第一时间发现,使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造成机场信息泄露[1]。最后,机场自身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安全防护工作流程不明确,未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内容与职责的明确划分,从而降低机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二、通航机场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1.制定完善的安全体系

根据通航机场所发生的信息安全防护问题分析,引发问题的原因比较多,还需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大对其的监管力度与安全防护,详细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与原因,具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信息安全发生率。制定完善的安全体系,目的就是引起各部门各人员的高度重视,使完善的安全了体系全面落实到各项工作环节中,确保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制度规范性实施,提高人员安全防护意识[2].与此同时,与安全体系建设、健全防范机制的综合应用,能够提升网络系统防护等级,使系统不会被轻易地入侵,利用防护墙,可以详细分析出具体的入侵资料,并与国防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积极联系与合作,通过各领域的共同防护,增强通航机场信息安全防御能力。

2.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为提升我国通航机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最主要的基础条件就是专业的人才队伍,在人员招聘环节就提出明确的要求,符合标准的人员会进行统一培训,结合人员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明确划分工作内容与职责。加大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研发力度,正确应用信息化技术,创新多样化的防护措施,建立多元化的网络防护系统,通过对信息安全的多层保护,从而增强通航机场信息安全性。加大投资力度,引进与培养更多专业化的技术人才,提高技术人才的防护意识与能力,从而满足通航机场信息安全防护工作需求,提升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3.采用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是指:操作者在系统中进行操作前,系统会对操作者的身份进行认证,只有具备使用权限的人员才能通过系统的认证,可在系统内完成权限功能的操作。相反,如果操作者的身份未通过系统的认证,那么系统就会发出提示与警报,使技术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加强对系统的防护,再对操作者的相关信息调查,如果是不法分子,还需要把相关信息数据交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从而也为不法分子进行说明,逐渐打消不法分子的盗取想法。同时,利用身份认证技术,还可以为网络系统提供权限管理依据。首先,操作者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输入“用户名+口令密码”,并且此种组合方式具体较高的组合难度,不法分子需要对其进行破解,加大对信息安全的防护力度[3]。其次,还可以采用视网膜、指纹生物识别等方式,均可通过通航机场信息安全的防护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提升通航机场信息安全防护性,还需要相关部门与人员的高度重视,制定完善的安全体系,增强通航机场信息安全防御能力,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采用身份认证技术,加强信息安全的防护力度,从而促进我国航空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兵,试论机场信息安全风险和防护对策[J].吉林劳动保护,2011:337-339.

[2]张剑钊,民航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策略分析[J].數字通信世界,2019,172 (04):172.

[3]段伟,空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J].企业技术开发,2015 (19):112 -114.

猜你喜欢
信息安全
花博园水系整治工程中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信息安全不止单纯的技术问题
长沙市教育局召开教育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会议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信息安全的理论逻辑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探讨
信息安全测评与风险评估
2014第十五届中国信息安全大会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