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势能教学法应用于小学高年级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2020-05-05 03:10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势能学困生教学法

王 俊 生

(沈阳大学 师范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传统的同步化教学形式加剧了学生成绩的差异,学困生已成为教师和家长的负担。差异势能教学法把差异视为课堂教学和个体发展的重要动力,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差异势能教学法运用“尊重差异、利用差异、改造差异、优化差异、弘扬差异”的教育规律,将学习能力较强与学习能力薄弱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起来,共同进步。差异势能教学法致力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运用差异势能教学法也提高了小学高年级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了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改善了师生关系。本文对差异势能教学法应用于小学高年级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案例分析和探究。

一、 问题的提出

1. 小学高年级的学困生现象

学困生多指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学习理解力等无法达到班级同学的平均水平,成绩略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并非智力差,而是对知识接受得相对慢一些,对知识的内化需要更长一点时间[1]。学困生在小学低年级中很少出现,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困生的数量逐渐增加,教师开始被学困生的问题所困扰。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天赋是兴趣形成的基础,兴趣也能够通过教育加以培养。小学高年级产生学困生的原因有三种:①心理上抵触学习。如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上进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差。②自卑感严重,缺乏自信。如心理敏感、脆弱,经常出现挫折感。③对学习丧失兴趣。如遇到探索性问题,依赖老师,把提高学习成绩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身上。这些学生考试时不知所措,独立分析问题时头脑一片空白,是纪律良好的学困生。还有一些学生受父母离异、疾病或亲属逝世等突发事件影响,学习中断,心理出现偏差,导致学习困难,成绩直线下降,也走向学困生行列。这类学困生受到老师及时的思想、心理引导,就能够重拾信心,成绩稳定回升。

2. 学困生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洋思经验提出“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2],核心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差异势能”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高度契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与“差异势能”教育理念相契合。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只有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才能使他们在将来成为国家栋梁。差异势能教学法是解决学困生问题的一剂良药,差异势能教学法效果迅速且较好,已在初、高中的课堂教学中使用并已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观察、思维、记忆等能力,好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学困生转化的关键在于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学困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才能够完美转身[3]。

二、 差异势能教学法的内涵和核心

1. 内涵

(1) 概念。差异势能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差异为核心进行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促进学生进步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方法[4]。主要特征是建立自信,展开差异互助,实现差异共进。

(2) 表现。差异势能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掌握知识,统领教材。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将教材从“厚”剖析到“薄”。差异势能教学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能够在短时间里提高成绩,掌握学习方法,受益终生[5]。

(3) 内容。“差异势能”教育包含了两种重要的思想:①“小先生制”的思想。“小先生制”即学即传,学到知识的人把刚刚学过的内容教给他人。看似“教”的过程,其实更是“学”的过程,在教的过程中“小先生”能更好地记住学过的内容。教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差异势能教学法掌握了“教是最好的学”这种思想,将其视为教学的本质。②积极心理思想。塞里格曼创立的积极心理学已受到广泛运用,如:正能量,焕发自信,重新认识人的潜能、动机等,其核心就是帮助人们树立自信,树立起对生活的积极信念。差异势能教学法是一种“扬长”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长处,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发掘潜能,让学生快乐地生活在阳光和自信之中[6]。未来的教育将是对优势的补充教育,是快乐的教育,注重学生职业力的培养[7],“差异势能”教育将为未来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核心

差异势能教学法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经过细致观察,发现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并能够理解与认识差异。在教师与学生相互信任的前提下,教师运用学生的差异创造更多的可能,差异就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实现了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差异势能教学法的目标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职责是“发现差异、调动差异、释放差异势能”,教师为学生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获取知识、启发学生探索教材内容。在运用差异势能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班级更加团结,产生了巨大的正能量。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运用差异势能教学法最大程度地帮助了教师和学生,把教育教学成功的喜悦分享给所有人。

三、 差异势能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教学的应用策略

差异势能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的应用,是以学困生为对象。对学困生的学习障碍等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差异势能教育教学20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促进学困生提高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促进学困生全面发展,提出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1. 可行性

正确认识差异势能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适应新的学习方法需要过程,尤其是对学困生。任何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取得效果,教师要结合各自学校的环境和特点,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成立专门探究实验小组,以将学困生转化为后起尖子生为目标,确保差异势能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顺利开展[8]。

教学案例1:辽阳市白塔小学四年级语文课运用差异势能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1) 指导学困生自学。

挑选班级里几名学困生,在学习新单元前,教师确定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学习的关键,寻找学习的方法。启发学困生自主学习,做例题及练习题。学困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与同学研究学习,对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找教师研究学习。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引导、点拨、激发和唤醒,要求学困生对每堂课内容掌握80%即可。

(2) 引导班级学生共同探究。

学困生学习一个单元后,进行全班集中探究。学困生自学在先,班级整体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其他同学遇到疑难时,还去请教学困生。在生生互教环节,差异势能得到释放,促进同学相互影响,实现了整体进步。运用以上方法,每单元利用三天时间集中学习,相当于传统教学10天的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 培养学习兴趣。

经过自学、互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单元知识。在做题、讲题的过程中,学困生已经向“后起尖子生”转变。经过连续测试,之前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之后成绩达到75分;之前中等成绩的学生,之后达到了90分,成绩优秀;成绩优秀的同学,分数增长比较小,但读生词的正确率达到100%,对文章的理解也比以前更好,班级整体进步明显。

2. 积极影响

“差异势能”教学法是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充分树立学生自信的前提下,把差异视为教学核心,发现、理解、创造、运用差异,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探究为方法,以自我管理为依托的素质教育。差异势能教学法运用学生的个体差异达到共同发展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在释放差异势能中共同进步,产生积极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引领、组织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善于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整体贯彻到具体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有学习热情和愿望、坚韧而自立的学习者[9]。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吸取学生的力量,不向学生学习,不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在成长之路上是走不远的。教师在成长中寻求目标,学生在成长中探索知识,师生关系融洽、共同成长,就能够迸发出创新能量。差异势能教学法因此创造出美好的师生关系,共同缔造出学生美好的未来。

教学案例2:辽阳市白塔小学四年级1班马同学的差异势能教育。

马同学学习成绩差,独立思考能力弱,听课效果差。为了培养其学习积极性,使其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我经常在课上对其提问,把易混淆的问题留给他,对他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时间。如在数学“小数的乘法”课上提问0.4×2.6=?他回答错误,纠正后我鼓励他:“回答得很棒,看来这个知识点你学会了,虽然不是正确答案,但要继续努力,肯定会计算出正确结果的。”

经过一段时间,马同学学习上有了很大变化。在接下来的单元学习中,他经常举手回答问题,上课的状态更好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小举动,对学生来说却是爱与赏识。由此,马同学更坚定了自信,更加激励自己积极学习。

差异势能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应用后,班里学生对我更加信赖了,我也重新认识了每一个学生。差异势能教学法使教师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师生关系向良性转变。

3. 辐射模式

差异势能教学法包含生生互教的教学模式,是“以生教生”“以生带生”为核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体上提高、共同进步。差异势能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教材看作“学材”,完整、全面、独立地学习整节甚至整章教材。“生生互教”既细化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异势能教学法不仅对学困生成效显著,对学优生同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差异势能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能迅速稳定地使学困生转化为“后起尖子生”,达到人人进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学目标。

四、小学高年级教学运用差异势能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差异势能教学法的精髓,也是在小学课堂教学运用的基本原则。理解并正确运用学生间的差异、释放差异势能是差异势能教学法应用的前提。教师“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满足学生的个别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发展”[10],在教学中实施多元化弹性组织管理,培养学生的能力与自信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1. 运用原则

(1) 选择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的教师为先导教师。 教师扮演好导演的角色, 帮助具有示范作用的学困生先学会一个大家疑惑的问题, 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讲解给其他同学。 在这一过程中, 传统意义上的尖子生和学困生进行交叉换位。 通过换位,学生压抑已久的差异势能得到了释放, 激发了学困生和尖子生的学习动力, 以化阻力为动力的方式促进了全体同学的进步与成绩提高。

(2) 先导教师全力投入到差异势能教学法的探究与推广中。真正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的困惑与需求,真正了解学生的学情、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正确掌握学情后进行引入和推广。

(3) 做好对学困生的优先选择工作。优先选择学习基础薄弱但有影响力的学困生,通过差异势能教学法教学训练步骤后,学生会树立明显的自信心和惊人的班级威望[11]。这类学生有了进步后,就会暗示自己:我能行。

(4) 掌握好学困生转化为后起尖子生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意尖子生,对学困生的观察不到位,造成末位淘汰的情况。实际上这种做法对班级的共同进步没有任何帮助,比起增强动力,消除阻力是更重要的选择。

2. 教学效果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改进教学、使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差异势能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评价不同于传统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最终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1) 促进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使教学更有效[12]。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核心。只有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差异势能教学法的有效性表现在学生在课堂积极地“动起来,玩起来,学起来”,不仅学会如何学习、提升能力,也学会培育情商;不仅成为优秀学生,也成为拥有美德的少年[13]。运用差异势能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学习互动过程中也实现了生生合作、共同进步的效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看似简单,但整合后就能快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班级的成绩。素质教育不是追求分数,成绩不是最重要的,让所有学生不再惧怕考试是差异势能教学法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小学高年级学困生向学优生转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运用差异势能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培养了小学高年级学困生的自学能力、领悟能力、语言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并且在发展自我潜能方面也取得了进步。

(2) 发挥积极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目标和差异势能教育理念统领下,教学效果评价也要在着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创新意识与提高实践能力方面发力。为实现这个目标,对运用差异势能教学法进行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要着重体现发展、导向及激励的作用。

发展作用:通过教学评价使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使存在的问题不断得到改进,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对差异势能教学法要深入研究,更加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策略。

导向作用: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要把差异势能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贯彻到具体教学行动中,评价者选择的评价标准恰当合理,就会对教学产生正面的积极导向作用。反之,就会带来负面影响。

激励作用:通过恰当的教学评价使教师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教师进行激励,教师能够更主动地改变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对差异势能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评价要注重实效、实事求是。既要把应用差异势能教学法开展教学的优点说足,给教师以鼓舞,又要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说透,给教育同行以启迪。构建新型教学评价文化,提倡民主对话,避免话语霸权,使教学评价自由;鼓励争论,使思想在碰撞中擦出火花。

五、 结 语

差异势能教学法能够为小学课堂教学带来收获,通过师生齐心协力,促进差异势能教育理念在课堂内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小学课堂教学因此将生机勃勃、春意盎然、阳光明媚。

猜你喜欢
势能学困生教学法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势能的正负取值及零势能面选择问题初探
“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