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观引领国家安全治理价值

2020-05-06 08:59宋淼
青年与社会 2020年7期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新时代目标

摘 要:总体安全发展观是基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针对各种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问题或矛盾提出来的系统化回应,同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范围内安全领域的重要思想体现,它的提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国家安全问题理论认识的跨越,这种认识在当前全面化建立社会主义特色社会背景下独具战略意义。文章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国家安全治理价值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几点思考,旨在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我国健康发展问题方面的发展价值全面凸显出来。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安全治理价值;目标;新时代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同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提出要将国家的安全形势变化以及其中表现出来的新的特点全面把握好,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主要指导发展思路,进一步跨入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安全建设路子。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安全治理价值发展中表现出来的意义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了“一个中心”的时代宗旨

所谓“一个中心”,即以人民为中心。总体性国家安全观的最终目标是以人民为主线的时代性引领思想观念,它要求必须要把人民的安全问题置于首位,而这一点恰恰就反映的是党在以人民为主要核心的执政理念。以往的国家安全观是把国家当成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并且又将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列入核心内容区域。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充分结合我国当前新的安全形势特征,传承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思想,从而能够在人民的立场上彰显出新时代的主题。不能保障人民安全,又怎能谈及国家安全,人民不参与,又从何谈及维护国家安全?因此,“一个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的历史时代国家安全问题提出来的主要驻脚点,同时又是当下新的历史时代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方向。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捍卫了“两个理念”的时代目标

所谓“两个理念”事实上是指在国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国际范围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把分别重视内外部安全的相互统一放在“五对关系”首位,完全表明了捍卫当下时代性发展目标的决心和意志,而这其中则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哲学思维。当今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并且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如此一来,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安定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呼吁共建共享的安全发展意志,这些都是践行具体理念的重要前提。同时又特别准确的反映出了当下中国范围内安全问题在发展过程当中的核心理念,它是传统理念的一种飞跃和突破。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反映了“三层价值”的时代脉搏

所谓“三层价值”事实上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关于国家和社会、公民价值的引领。而在目前的形势下,培育并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维护社会安全工作开展的必要内容,安全意识形态同样也为国家和社会乃至人民的安全形成了一种有效的支撑逻辑。因此,意识形态安全链实际上属于是总体性国家安全观的隐性构成,它所表现出来的显性输出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层价值引领。具体地,三层价值观指的是国家安全在时代化、大众化的形势下体现出来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蕴含,而且它也是能够维护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的主要表现。

二、维护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任重道远

(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牢牢地树立起政治、大局、核心以及看齐意识,同时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方面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保持站在同一水平高度,另外要自觉性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统一领导。从而提升中国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心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自信价值。

(二)树立新时代公共安全的新理念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发展理念。使人民深切体会到一种殷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安全感,使整体工作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进步。

何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即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特别提出来的,要进一步推进防灾减灾和救灾相关体制的改革工作,同时要求一定要树立起灾害性的风险管理以及综合性的减灾理念,此外要特别坚持以防为主和防抗救相互结合的工作理念,要坚持常态灾害与非常态救灾的统一化,进而能够努力的实现由救灾向着防灾方向不断发展演变,或者是从降低和减少灾害损失慢慢向着灾害风险发生转变,以及由应对单一性灾种朝着综合减灾的方向不断演变。要特别加强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的建设,以及强化灾害风险隐患的排查与治理,进一步有效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将责任有效落实,并且不断完善建设工作体系,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另外要求统筹力量,最终能为全面的提升国家救灾防灾的安全防护能力,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要将军民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并且还要进一步加快行成全要素的、多领域的、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三)落实规划,编织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

坚持国家安全发展观的具体目标和问题导向。补短板,织底网,强核心,促协同。有效地推进国家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朝着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不断发展。特别要求强化基础工作中的“六进”(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六有”(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从而打造出共建、共治和共享的社会发展治理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要求加强社会治理制度的完善和建设,同时要对党委领导以及政府或者社会协同和大众共同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从而有效提升社会治理向着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方向不断发展。强化相关矛盾机制的建设工作,对人民中间的内化矛盾进行有效处理。比较全面地树立起安全发展的核心理念,加强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核心思想理念,完善国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防止一些比较重大的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防灾、抗灾以及减灾的能力。特别强调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工作,进一步使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能够有所保障。强调加强社会主义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同时还要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发展心态。除此之外,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的建设工作,促使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的重心可以朝向基层不断下移,在这过程中充分发挥出社会组织的相关作用,促成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六点政策建议

(一)在中共中央安全委员会的基础上再度加强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创新建设,同时要深化分析研究委员会的性质、组成、相关的工作职能。可以每年发布一次《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也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有关经验,前提要求是必须符合我国国情,把报告划分为机要件与公开件,公开件能够更好的提升中国国民的国家意识和忧患意识,而报告则一定包含国家安全利益、环境、目标任务或者指导方针等一系列具体内容,同时也覆盖了战略原则、战略能力、战略途径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二)加强国家安全法制体系的建设工作,同时要提升抵御风险以及安全防范的能力。依靠国家制度化和法制化力量,有效保障国家安全战略能力与应急管理能力的齐肩并进。使人民深切体会到一种殷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工作推向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

把但凡涉及到国家安全领域的相关安全元素统一纳入到国家战略安全考虑的范畴中去,并且要保证在对这些战略制定实施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颇和失衡的问题,对所有的安全要素,包括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安全等各项安全内容进行统一评估,并且进行统一化排序,对这些资源要进行科学合理化利用。

(三)基于中共中央国安委的统一化领导下,特别强化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的建设工作,促使其能够将应急值守、运转枢纽和参谋部的作用全面發挥出来。从而有效地行成统一性的指挥以及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并且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进一步提升国家公共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四)根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来的“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精神,特别提出建议要把党委或者政府方面的应急管理机构进行合并或者合署办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有效提升政府方面应对突发事件或者抗风险的能力。

四、结语

新的历史时代下,我们一定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领导,坚持以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念作为主要发展路线,进而为有效地保障中国国家的安全工作,进一步推进中国公共安全事业的进步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J].新华网,2014-04-16.

[2]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J].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4-04-15.

[3]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J].人民网,2014-04-16.

作者简介:宋淼(1979.01- ),女,汉族,北京人,研究生,北京警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家安全、反恐。

猜你喜欢
总体国家安全观新时代目标
关于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导向的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