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

2020-05-06 08:59伍曼菱
青年与社会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摘 要: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而学生公寓作为生活课堂育人的主要阵地,在公寓创建平台学习、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增强人文素养,提升文化自信。当前,西方价值观正不断冲击传统主流价值观,高校党建工作如何找准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寓党建;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国家强调文化自信,社会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分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1]。

当代高校大学生大多是95后的独生子女,虽朝气蓬勃、思想活跃但缺乏自律自觉,心智尚未成熟,价值观塑造尚未形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年青一代的大学生,越来越受到新思想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外来文化不断扩张,“出国热”、“过洋节”等不断受到新一代大学生的追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相比较而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则被不少学生解读为过于严肃、不够亲和的文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引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2017年11月的《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文化浙江建设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提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今后五年重点实施的文化浙江十大工程之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以文化人,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力,找准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公寓中的传播现状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全球化、多元化。作为年青一代的大学生,越来越受到新思想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外来文化不断扩张,“出国热”、“过洋节”等不断受到新一代大学生的追捧,使得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削弱,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扭曲等问题,高校公寓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笔者对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65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20份,其中有效问卷600份。本文以此作为数据的主要来源,对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公寓中的传播现状进行研究。

(一)传统文化认同感危机

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非常了解,而89.17%的学生则表示“一般了解”(见表1)。这些大学生中15.83%的学生表示经常会主动去了解传统文化,而其他的学生则偶尔甚至不会去了解传统文化。同时,除了36.67%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现状持乐观态度,其他学生持一般甚至悲观看法。

可见,多数大学生不太了解传统文化且在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对传统文化认知度减弱。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受到当今社会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的冲击,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受到影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不高。但从传统文化是否值得我们去继承的调查来看,絕大多数学生是肯定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这一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如何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将是今后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缺乏

调查显示,如果公寓不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近七成的学生不会自行了解并尝试学习传统文化。可见,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对于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传播的重要性。同时结果显示,有将近六成的学生参加过甚至全部参加过公寓举办的传统文化活动(见表2),并且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些传统文化活动对于自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帮助,能提升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然而,还是有很多学生认为公寓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的频率需要增加。可见,公寓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对于学生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对于学生来说频率仍需增加,活动供需仍然处于不平衡状态。

(三)传统文化校园氛围缺乏

调查显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传统文化讲座、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等存在一定需求,但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以网络、电视、广播等多媒体和报刊、杂志等纸质媒介为主(见表3)。

可见,校园内传播传统文化的氛围缺乏,课程、讲座或主题活动的影响范围不大,学生还是主要通过媒介渠道了解传统文化。这个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在目前高等教育普遍重技能轻人文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多媒体传播好中华传统文化,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主阵地作用。

二、创建文化引领公寓党建的良性教育模式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正因为如此,在很多学生心中留下了过于严肃、高山流水的刻板印象。如果文化传播还搞老一套,缺乏对学生亲和力和针对性,很容易出现工作浮于表面,时效性较低、影响力较小的问题。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高校公寓思政教育工作中,并不是直线型的生搬硬套,要注重“因事而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建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有效手段的良性教育模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的同时,推动传统文化和高校公寓思政教育融合共生。

(一)推动课堂思政进公寓

课堂思政,思政课堂。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公寓,注重政治性和文化性的融合,将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充分渗透,发挥其显性作用,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开展文明课堂建设,在公寓教学活动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理论学习过程中,突出文化学习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的位置,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发挥公寓作为生活课堂育人主要阵地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时效性。[2]

(二)发挥传统文化隐性教育功能

积极开展文明寝室、文明校园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功能。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公寓文化活动,营造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1.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公寓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的公寓文化活动,将传统文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公寓内进行传播,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在传统节日时定时定点举办主题活动,营造公寓节日氛围,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以公寓文化节为契机,开展地方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如联合浙江省高校公寓,组织开展传统文化主题的话剧比赛,以浙江省历史文化名人故事为话本,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让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三个层面的学生群体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2]

2.寓教于物,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传统文化月,组织文化馆、博物馆、非遗馆等进校展览,以传统文化中文化遗产为特定点出发进行文化传播和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创造校园传统文化主题文化产品,比如浙江省高校以儒家文化要义为创作元素,以高校竞赛、网上征集等活动形式,开发创造各校传统文化主题文化产品,营造浙江省高校文化建设中融合共生的文化氛围,为建设文化浙江做出努力。同时,学校可设立相关科研鼓励政策,将传统文化学习与高校科研活动相结合。鼓励高校师生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形成教育成果。

3.寓教于人,榜样引领文化潮流

开展公寓内传统文化榜样教育,挖掘校园传统文化优秀师生学习者和践行者,发挥文化引领和榜样引领的力量;在公寓内组织传统文化讲座,让学校内、社会上优秀文化工作者走进公寓,走上讲台,同时拓宽网络和多媒体传播渠道,对文化特色讲座进行实时网络直播,促进信息共享,扩大影响范围。

总之,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工作,是高等教育坚持党的领导,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关键性工作,是提升公民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高校公寓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引领方向,充分发挥其显性作用及隐性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创造多种渠道,将传统文化引入高校公寓思政工作,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文化育人。在推动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共生的过程中,关注学生,遵循学生发展规律,逐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树立文化自觉、践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王一珂.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04):93-96.

[2] 馮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四个着力点[J].教学与研究,2017,51(1):23-29.

作者简介:伍曼菱(1994.04- ),女,汉族,浙江台州人,硕士,辅导员,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