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都不快,从未被超越

2020-05-06 08:59胡显华
青年与社会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子儿子孩子

胡显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教师,1989届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毕业生。其儿子胡志鹏幼儿园懦弱胆小经常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智力也没有超群之处。但就这样一个弱男孩,胡显华用小学六年的时间把儿子送进武汉外校。2011年胡志鹏以武汉市高考第8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2015年胡志鹏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ME机械工程硕士学位。目前,胡志鹏正在硅谷美国最前沿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TESLA工作。胡显华是怎样把一个弱男孩送进清华、斯坦福和特斯拉的?他总结了自己亲子教育的8条黄金法则,值得年轻父母参考——

第一,父母要牢牢掌控教育的主动权。

我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所谓的“放养”。

“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教育部长陈宝生如是警言。教育就没有“放养”这一说,所有的素质或者能力都是习得的,教育说到底是一场训练,不练球怎么会踢球,不练琴怎么会弹琴,不刷题怎么会解题。“放养”的孩子是怎么样与我这样精雕细刻“圈养”的孩子来竞争?就是打架你也未必是对手。比如小子的足球训练中会专门练习摔倒,教练教孩子们如何在摔倒的时候,降低重心,就地打滚卸力保护自己。所以我知道了,在足球比赛中,那个腾空跃起、重重摔下、满地打滚,都是表演和自我保护。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同样可以说,教不严,父母也有过。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我生我养我教,我荣我辱,这才是应有的为人父母的态度和担当。

第二,Health is wealth健康就是财富(Body is everything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没有强悍的身体就没有强悍的心理素质,就没有韧性,是没法攀登事業高峰的。我们经常说的现在的孩子心理脆弱,有一种解释就是他们的身体缺乏锻炼,缺少对抗,神经系统缺少锻炼。小子从小面善手弱,受人欺负,我跟小子说:去打足球吧,锻炼肌肉,防止挨揍。小子在万松园路小学接受了近四年的准专业的足球训练,在新华路体育场接受了一年半的羽毛球训练。武汉外国语学校办学条件一流,教室里都有空调,这也带来了一个弊病,关门关窗的,有一个孩子感冒,很快传染其他孩子,小子一般都能抗得住,中学阶段很少因病缺课。进入高中,我对儿子说:你会越来越强。儿子问我:爸爸,你怎么知道我会越来越强?我说:你身体好,到时候熬得住。一语中的,梦想成真,小子越跑越快,一路冲进特斯拉,成为一名硅谷工程师。扑面而来的人工智能给孩子们的未来带来更大的不可预知,在当下,重温毛主席“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教诲,高度重视体育锻炼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父母要把握重点,狠抓根本,守拙藏锋,不慕虚名。

很多人都不相信,小子在进大学以前没有当过班长,更别说中队长、大队长了,小子长期担任的班集体职务是清洁委员,主要是带领大家做清洁。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我也听过洛克菲勒家族教育的故事,世界首富家庭的孩子想挣零花钱,那也是要靠刷碗、割草、做家务来换的。但是让孩子做家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孩子妈和我都不愿意做这个恶人,正好借着老师的话来锻炼孩子。到学校,看到儿子一手水桶一手拖把,我自己都暗自发笑:在家里都没舍得这么使唤的。我的收获来得也很快,从小学到高中,几乎学校的每一次迎接检查,小子都代表学校上台做实验示范,我知道我赚大了。麻省理工学院MIT校训为“Mens et Manus ”,英文翻译是:“Mind and Hand手脑并用,创造世界”。我相信“心灵还要手巧”,职业教育有一条理念:书上得来终觉浅,手上才有真功夫。

大学专业并不只有金融或者编程,窃以为不少父母在为孩子指点职业方向的时候,往往有一种鄙视劳动的念头。在任何一个国家,工程师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头,实业救国,技术立国,工程强国,为小子选择精密仪器机械方向就是瞄准了国家的高端制造,国家的十三五计划中十大行业排第一位的就是高端装备制造业。说实话,把职业方向跟国家规划结合起来,“努力向学,尉为国用”,其实是对自己的负责。

守拙藏锋,朴实无华攒人品,在清华读二年级的时候,儿子第一次当上了班长。接到电话,我大喜:儿子呀,你把人生最重要的一任班长给做了,我们大学同学聚会,班长都是要上座的。

第四,亲子交流,与孩子在一个频道上跳动。

亲子交流的基础是说理,父子也好,母女也好,大家都把自己的想法、道理讲出来,该体谅的体谅,该改正的改正。

我的亲子交流的绝招就是肌肤接触,根据心理学的相关说法,肌肤接触是最准确、最直接传递感情的手段。我学外国电影里的方法,每晚跟孩子道晚安,走路时挽着儿子的手、搂着儿子的肩,我要表达爸爸对儿子最坚定的支持和信赖。

我不赞成从小就给孩子树立什么远大理想,说实话,三百六十行,孩子最终会走到什么方向、什么位置真是说不准的。远大理想很多时候把我们的孩子压垮了。咱们到什么地步提什么要求,目标嘛,孩子踮起脚伸直手大致摸得到就好了,应该始终跟孩子在一个频道上跳跃。北清的目标,我也只是在高二开始浮现并成型的,因为那时候小子已经是外高前三前五的水平了,我那时候开玩笑:儿子,你就是考武大华科,爸爸也高兴。儿子的回应是:爸爸,你又说假话了。

第五,教育是一个精致入微的学问,功夫在诗外。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思维训练完全可以随时随地展开,一次从万松园回家,当时孩子还十岁不到。我提问:这条街长1000米,我俩步行回家,假设有一条狗,它的速度是我俩的3倍,小狗不停地在这条街的两头跑来跑去,遇到我们就返回,到了那一头也折返,问我俩走到头,小狗跑了多远?小子傻了。我就解释:儿子,你硬算是算不出来的。换个思路,小狗和我俩运动的时间相同,小狗的速度是我俩的3倍,我俩走了1000米,那么小狗跑了多少米呀?儿子马上就答出了:3000米。前日朋友儿子刚上一年级,他问我如何培养孩子解题的思路,我告诉他这个事急不来的,要随时点拨。

第六,外松内紧,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

我们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时间空间、心理空间,真给也行,假给也行,就是要让出一定的空间来。真要给个说法,我讲20%的空间,要让孩子有点小秘密,没有秘密就没有成长。犯点小错也无妨,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家长还是要把信任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留下一个空间让孩子自由出入。

我曾经深入思考过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家庭培养的孩子比较成才?我的观察是尊重,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我把这个尊重或者说信任用20%的空间表达出来,小子的日记摆在那里,我们不翻;小子有相当的时间自由分配,玩游戏、看视频都可以。我的观点是要照顾孩子的天性,要适当尊重孩子的爱好(尽管我极端讨厌游戏),劳逸结合,关键在提高效率。

第七,在家庭教育中要有正气,立人树德,要多讲正能量。

在孩子面前要尽量保持正人君子的形象,我有个观察: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他们证明自己正确的方法就是找出父母的庸俗,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已在孩子面前的形象。

带儿子出门坐公交,我总是“抢着”给老年人、小孩或者孕妇让座,太太背后总是笑我“装”。也确实在“装”。我身体力行,要在儿子面前“彰显”文明。带着儿子过马路,我是一定要走斑马线。说实话如果是我一个人,我并不总是能这样的规矩。

第八,最重要的一点,保守孩子的成长,安静陪伴,静待花开。

生活不是靠成天打鸡血就成立的。简单的正能量,用处不大。认清生活里的坏事,在漫长的苦战里坚持,才是燃。

教育也是一样,很多时候,为人父母,引领孩子成长,需要埋头苦干,克难奋进,同时,也要适时知难而退,保守孩子的成长。这样才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保守孩子的学习,容忍接受孩子的挫折,这是必须的心态,原因很简单,学习艰苦,对手强大。

家庭对家庭,条件千差万别,你欧美飞,我家里蹲;你富皮袍,我穷西装;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望子成龙。

教育是我们必争之地。这个时候,真有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味道,并不是什么“两军相遇勇者胜”;如果你连“谋事”都没有做好,失败就是大概率事件了。这有点像踢足球,德国打意大利,那得看上帝今天的喜好;如果是中国队踢西班牙,怎么看咱那男足都没有赢的希望。

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那么多好孩子,初中或者高中都能上省重点中学的孩子,那么多当年很光辉的孩子,在短短的三年或者六年中垮掉了?并且这个下滑的幅度超过我的想象。通过观察,我发现这样的下滑一是竞争的結果,二是亲子关系的崩溃。首先,优中选优必有得失胜负,北大清华在湖北就招百来号人,武大华科那也是百里挑一,心想事成是极少数,事与愿违是多数。在这个竞争中,其实受挫是大概率事件,冲出来的总是少数。很多时候真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对手太强大。正如宋代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二是亲子关系的崩溃。哪有逢考皆顺,回回得胜的事呢?孩子总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实在是高山仰止,难以跨越。我经常夸耀,我做的最好的地方就是小子受挫的时候,我的“淡定”,只是我知道我不淡定又能怎么样呢?

明白了“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安静陪伴,时时鼓励,保守孩子的成长。

愿天下为人父母者,都坚信父母比学校更有力量,再大的教育资源差异,也比不过父母心态的差异。我不喜欢谈阶层分化,也不喜欢讲阶层固化,那都是逃避,都是对自己不够努力的不承认。我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一切,我要用我的付出帮助我的孩子逆袭。

为谁辛苦为谁忙,全心全意养儿郎,我应该算是幸运者,儿子从武汉到北京,再到硅谷,一步一个台阶。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孩子越是成才,离父母越是遥远,每周一次的视频成为一周生活的盼望,昨天的付出成为今天的欣赏。

作者简介:胡显华(1967.08- ),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机电控制、家庭教育。

猜你喜欢
小子儿子孩子
炫酷小子
好动小子王妥妥
别人家的虎小子(下)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儿子
超级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