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一带一路功不可没带给世界更多发展机遇

2020-05-06 09:30王莉莉
中国对外贸易 2020年2期
关键词:埃塞克罗地亚倡议

王莉莉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最新统计,2018年中国对外投资额为143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02年的时候才只有27亿美元。在此后的16年时间里,中国对外投资增长了53倍。

特别是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中国企业走出去热情高涨。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企业在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4.3万家,换句话说,全球8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都有来自中国的投资。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简称外洽会)上,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驻华使领馆以及海内外知名企业代表济济一堂,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繁荣对外投资合作为主题畅所欲言,一致认为中国投资已成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带来获得感

“6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中国的开放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苏伟在讲话中细数“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据苏伟介绍,在政策沟通方面,中国已经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8份合作文件,凝聚起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共识,共同为贸易投资等务实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设施连通方面,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扎实推进,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哈利法港等取得积极的进展。特别是截至2019年10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将近2万列。

贸易畅通方面,2013年至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约6.5万亿美元。2019年1—9月,中国对沿线国家进出口约9500亿美元,同比增长9.5%。

资金融通方面,中国先后与20多个沿线国家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与7个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正式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成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建立了能力建设中心。

在民心相通方面,持续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的项目,与沿线国家互办艺术节、电影节、文物展等人文交流活动。

“共建‘一带一路、引领中国企业走出去,已实现长足发展。2013年到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直接投资约986亿美元,截至2018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约1.98万亿美元,位居全球前列。2018年中国境内投资者设立的境外企业向投资所在国家和地区缴纳各种税金594亿美元,同比增长58%。2018年末,境外企业雇佣外方员工187.7万人,较2017年末增加16.7万人,沿线国家对此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苏伟说。

苏伟特别指出,2019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实践表明,中国投资为所在国家和地区带去了资金和技术,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岗位,日益成为推动中国与各国互利共盈、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他说。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同样认为,将“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相连,同样也符合上海合作组织的精神。他指出:“这一全球的倡议,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能够提供更多的一体化的机遇,将上合组织的投资项目落实得更为有效。”

根据联合国和全球主要智庫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有17条,但是具体细分起来是169个指标,其中72%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实现,而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型国际倡议,就不得不提“一带一路”倡议,这个涉及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资金投资和企业参与度的倡议。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亚洲及大洋洲总代表刘萌表示:“目前,‘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更多是在国家政府间签署的。全球契约组织相信,作为具体实施‘一带一路项目的企业,如果能切实履行全球契约的十项原则,可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加速器。”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之一,该行副行长冯·阿姆斯贝格谈到,“一带一路”倡议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贸易和投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领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2016年12月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家多边的投资银行,以精干、廉洁、绿色为宗旨,经过4年的发展,成员单位从最初的57个发展到如今的100多个,资助项目超过50个,金额超过100亿元。

积极谋求多方共赢

对于对外投资,一直处在第一线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安感触颇深。在他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多来,互联互通的构架已经形成,中国与多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很多国家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对外投资合作潜力大。但当前美日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多数国家经济呈现下行趋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这都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提出了挑战,例如,一些已落地的项目也存在水土不服或与当地政策不协同等情况。

对此,王安建议:一是凝聚战略共识,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各方应共同努力,改善经济环境,减少经济滞胀,从而拉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二是加强能力建设,统筹规划布局,对外投资合作涉及多重因素,不是简单的技术和产业转移,要广泛吸收国际组织、专业智库等参与到“一带一路”合作建设中,做好项目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制定好应急预案,让“一带一路”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三是发挥投资拉动的效应,结合当地的社会条件和产业发展情况,让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带动当地发展,实现多方互动,有效激发发展活力;四是加强多边国际合作,扩大第三方市场空间;五是加强风险防范,建立海外项目数据库,维护中国企业品牌形象。

世界各国抛来橄榄枝

对于中国的对外投资,各国表达出强烈兴趣。葡萄牙驻华大使杜傲杰认为,葡萄牙是全球最具有竞争性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吸引外资方面。葡萄牙的汽车产业、清洁能源行业、农业企业、医药和医疗、服务业等都期待能够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杜傲杰特别提到亚欧之间的互联互通,“葡萄牙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因为葡萄牙本身就是一个门户,从巴拿马运河进入欧洲都要经过葡萄牙,我们在交通领域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

克罗地亚驻华大使达里欧·米海林表示,克罗地亚对于外商投资是非常开放的,也非常希望能够更多地吸引外资。他指出:“在欧洲,我们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欧洲很多国家/地区都会依赖克罗地亚生产的农产品;物流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克罗地亚也有着战略优势;另外,IT领域也是投资者们值得关注的一个领域。”

据米海林介绍,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克罗地亚,“2019年,克罗地亚吸引了50万中国公民来此旅游。未来,我相信会有2000万中国人来到克罗地亚进行旅游或从事经营活动,这相当于克罗地亚人口的好几倍。我们将继续敞开大门,成为地中海地区独树一帜的旅游胜地,在这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他说。

据墨西哥驻华大使何塞·路易斯·贝尔纳尔介绍,为了使墨西哥的经济更加开放,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和拉美、北美、歐盟等很多国家/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他表示:“我们非常希望和日本、韩国、中国这样的亚洲国家洽谈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路易斯·迭戈·蒙萨尔维表示,中国和哥伦比亚之间刚刚签订了一份价值50亿美元的合同,在未来的5年当中,中国将进一步投资哥伦比亚的可再生能源以及非传统性能源项目,“我觉得,这是中国在哥伦比亚投资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蒙萨尔维进一步表示,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哥伦比亚至关重要,很多中国的工程建设公司经验丰富,而且能力和资源突出,“若他们来到哥伦比亚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也会给整个产业带来非常大的提升,希望我们本国的公司能够和中国的工程公司加强合作。”

阿塞拜疆驻华大使阿克拉姆·杰纳利认为,阿塞拜疆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对整个欧洲的能源安全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和一些国家有能源合作项目,下一步,阿塞拜疆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实现经济发展多样化,并为此采取了诸多措施,着重发展非油气的行业,如农业、工业、旅游业、IT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阿塞拜疆有非常好的投资环境,如今已经有119个中国公司成功在阿塞拜疆落地,我们非常诚挚地邀请中国的企业来阿塞拜疆投资。”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特肖梅·托加表示:“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埃塞其实不是一个新的国家,因为其实有很多中国企业已经来到埃塞投资和工作,中国已经是埃塞俄比亚主要的投资国和贸易伙伴。我们在发展基础设施方面已经有很多合作了,埃塞也积极参与到了‘一带一路倡议当中。”

托加认为,埃塞能够吸引到如此多的中国投资,是有原因的。首先,埃塞是非洲第二大国家,仅次于尼日利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过去7—10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发展;其次,埃塞政府也非常支持外资;第三,埃塞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因为当地也建立了很多的工业园区,尤其是在中国企业的支持下,这些工业园能够提供非常好的环境和设施,并且是一站式的服务;第四,公平的营商环境,所有的这些投资都受宪法保护。

托加介绍说,埃塞的优势产业有很多,如制造业、纺织业、农产品加工业、制药业等。他表示:“能源也是一个我们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投资的行业。埃塞能源行业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我们希望这个领域也能够吸引更多中国的投资者。此外,ICT通信技术和旅游业等,也能够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猜你喜欢
埃塞克罗地亚倡议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埃塞人911庆祝新年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