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赏识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2020-05-06 09:20王芳
家长·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教育管理中小学

王芳

摘要:在对中小学教育进行管理时,教师逐渐认识到赏识教育的作用,并对其加以应用。赏识教育强调爱与鼓励,所以,在中小学平时的教育管理中,不仅能使教育管理充满人情味,还能增强教育的生命性,提高管理效果。

关键词:赏识教育;中小学;教育管理

赏识教育主要以尊重为核心,通过对学生进行信任,使其感受到理解,这样既能规避中小学教育的严厉性,使教育管理具有温度,还能强化师生情感以及思想交流,降低师生间的年龄鸿沟。因此,教师要对赏识教育给予重视,展现赏识教育的内在价值,让教育管理变得人情化,使学生受到良好赏识,进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教育在以往的管理中,經常运用较为强硬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对制度严格遵守,从而达到教育管理的效果。但在新时期,硬性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中小学的管理需求,基于此,应该科学运用赏识教育,使其在教育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赏识教育的作用主要包括:首先,突出学生地位。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接受知识较为有效的渠道,课堂教学不但取决于教师是否讲得好,而且取决于学生是否感兴趣如果学生缺失一定的兴趣,不能对课堂活动进行参与,相对也会降低现有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教育管理。但应用赏识教育之后,教师会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能够及时且有效地鼓励学生,让他们的创造性得到一定展示,在激发他们热情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展现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当学生之间出现不和与争吵时,教师应对其进行调解,让学生互相说出对方的一些优点,这样不仅可以学习对方的优点还能使其学会尊重,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从而惺惺相惜,共同成长。其次,增强学生自信心。良好的自信能够伴随学生进行长远发展,使他们无论是面对困难还是挫折,都能积极面对。每个学生身上都拥有一定的长处,教师应该对这些闪光点进行挖掘,给予学生一定赏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强化他们的心理,使其具有良好素质。例如,当学生成绩出现下滑时,要及时与他们沟通,对其进行鼓励,以提升其对学习的信心,使他们心中充满希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戒骄戒躁,提升学习效果。

二、赏识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明确赏识教育原则

在应用赏识教育时,需要教师明确赏识教育的相关原则,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赏识教育尺度,在发挥赏识教育作用的基础上,避免进入“赏识”误区。首先,针对性原则。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需要对学生个性以及他们认知水平进行掌握,把一般性的话语赏识转化为具体鼓励,落实到行动上。尽管有的教师也开始运用一定赏识教育,但对班级学生统一性的赏识教育却缺乏针对性,这不仅降低了赏识效用,还达不到赏识目的。所以,教师应按照学生特点加以鼓励。例如,对于进步相对突出的学生,可以颁发学习进步奖,这样既能使学生接受来自教师方面的鼓励,还能照顾他们的长处,使其潜能得到激发。其次,合理性原则。在素质教育下,应该科学管理,全面看待班级学生,因此赏识也要合理,使其针对学生需要。例如,有的学生可能在学习成绩上不够突出,但在体育方面比较擅长,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合理性原则,开展体育话题的交流,并将其与学习进行结合,增强学生对学习方面的信心,这样既能使其全面发展,又能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有效展现。

(二)树立赏识教育意识

对于教师而言,必须树立赏识意识,对学生优点予以挖掘,使学生可以树立一定自信。由于中小学生渴望鼓励,他们的自信意识大多都依赖教师或者家长的评价。在学校中,如果教师对其正面评价,给予一定鼓励,会使他们感受到被赏识,从而正确看待自身优点,让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是让赏识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开端,只有教师才能够形成赏识教育意识,才能把赏识教育有关理念进行落实,进而让赏识教育得到升华。在教育管理中,应该面带微笑,通过平等态度与学生交流,运用亲切话语进行沟通,同时鼓励并赏识学生平时的一些表现。这样既能使教育管理具有人情化,又能调动对课堂一些活动的参与,提高学习质量。无论是在教育管理还是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应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提取,并把其放大。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自身的闪光点,增强信心,还能促使他们更加优秀。赏识教育最为核心的是让学生可以觉悟,教师在赏识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的同时,使其可以更好地成长。

(三)平等对待学生

爱是现代教育的源泉,所以,教师应该热爱并且关心每一名学生,运用平等的态度与他们进行交流,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这样既能减少学生成长期间的遗憾,还能使其健康成长。由于每个学生都渴求得到尊重,让他们价值得到实现,所以,在管理时,不应该区分优差等生,避免根据学生成绩进行区别对待,影响学生信心。相反地,应该树立平等教育管理理念,对于在学习方面不突出的学生进行大力鼓舞,给予良好的赏识,强化他们心理素质。再如,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全体学生进行发言,使其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能强化自我管理。教师现已成为课堂活动的重要引导者,因此,应对学生正确且积极地鼓励,使他们可以自主管理,对课堂问题自主探究,发散思维,避免思维较为僵化。另外,教师应创设相对良好且稳定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投入课堂问题探究中,对于回答以及参与问题研究的学生进行鼓励,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调动学习兴趣,从而规范学生管理。

三、结语

在新时期,赏识教育愈加重要。所以,在中小学相关的教育管理中,应该强化教师赏识意识,使他们的教育管理观念能够进行一定转变,充分展现赏识教育优势,提升现有的教育管理效果。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教育管理中小学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