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研究进展

2020-05-06 09:03曾玉玲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产妇

曾玉玲

【摘要】母乳中含有新生儿生长的必备物质,是新生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喂养可预防剖宫产后出血、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发生,近年来得到广泛重视。但乳汁分泌会受较多因素影响,从而导致乳汁分泌不足,无法满足新生儿母乳需求。中西医结合护理将中医学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护理中,可促进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乳汁分泌;产妇;中西医结合护理

剖宫产手术是一种重要分娩方式,主要应用于分娩苦难产妇和高危妊娠产妇,但由于部分产妇恐惧疼痛,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不断提升,在麻醉、切口疼痛、乳头凹陷等因素影响下,剖宫产后较易出现缺乳、奶涨等问题。同时一些产妇自觉奶少或无奶时会降低减少哺乳,乳头在未受到充分刺激的情况下,产妇会出现泌乳延迟,从而影响新生儿营养摄入和产妇产后恢复。本研究将对剖宫产、母乳喂养、乳汁分泌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

1剖宫产、母乳喂养、乳汁分泌概述

1.1剖宫产

剖宫产是一种重要的分娩方式,主要通过手术将产妇腹壁和子宫壁切开,取出胎儿及附属物。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其不仅是应急生产方式,还能有效减轻产妇生产痛苦。

1.2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乳汁喂养婴儿,临床研究显示文献,经母乳喂养的婴儿智力、机体免疫力更高且过敏性疾病、肥胖症发生率低。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母乳喂养可显著降低儿童死亡率,且对机体健康的积极营养可延续至成人期。出生6个月内的婴儿最好接受母乳喂养,母乳中包含新生儿机体生长需要的营养素和能量,可促进其认知功能和感觉功能发育,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新生儿慢性疾病和传染病,进而降低肺炎、腹泻等疾病引发的死亡,加速患病新生儿康复。而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生的危险更低,产后恢复更快[1]。

1.3乳汁分泌

产妇在剖宫产术后因手术刺激等原因,会出现应激反应,并因此影响乳汁正常分泌。当前临床为降低剖宫产对乳汁分泌的影响,尝试利用早吸允、母婴同室等措施,增加母乳喂养,但随时按需哺乳难以实现。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分泌时间较自然分娩产妇晚,并且手术引起的切口疼痛、手动受限、饮食受限、负面情绪等会造成乳房胀痛、缺乳,进而增加乳腺炎症发生率。当前社会广泛认同母乳喂养的优点,选择母乳喂养的产妇和家属也越来越多[2]。

2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方式

产妇在剖宫产术后通常会出现脾胃呆滞、升降失常等,这会造成产妇气血亏虚,并进一步引发缺乳。气血虚弱、脾胃虚弱、乳汁化源不足是造成产妇在剖宫产后乳汁较少或缺乳的主要原因,分娩后产妇情绪低落也会引起肝失调达、气血不畅,最终影响乳汁分泌。因此可在早吸允、母婴同室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2.1人文干预

护理人员需充分了解到产妇在剖宫产后的身体特点、心理变化,并针对性研究影响产妇剖宫产后乳汁分泌的因素,同时全面评估产妇,应充分满足产妇合理需求,引导产妇树立康复的信心,使其具有较高的依从性和主动性,保证产妇正常哺乳。

2.2心理护理

分娩后产妇经常会产生较大情绪波动,这会影响泌乳。护理人员在具体护理中应充分了解产妇的心理,和产妇进行充分交流和溝通,对产妇的想法进行了解,通过针对性安慰和开导,缓解产妇的抑郁、紧张情绪。同时向产妇介绍在机体功能调节中良好情绪的积极作用,并在医生指导下为产妇应用抗生素,对抗生素的用量和用法进行控制,避免危害新生儿健康[3]。

2.3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在剖宫产前需针对产妇和家属开展健康宣教,引导其了解新生儿健康成长中母乳喂养的重要价值。同时指导产妇学习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保证其母乳喂养的信心,降低术后应急反应,促进乳汁的正常分泌[4]。

2.4催乳方剂

催乳剂在保证产妇乳汁分泌中具有重要作用,张学武研究显示通过应用催乳方剂,可显著提升产妇乳汁分泌量。其使用方剂包括:天花粉15克、穿山甲15克、王不留行15克、党参15克、桃仁15克、丹参15克、麦冬15克、当归15克、厚朴12克、黄芪15克、大黄10克、藿香12克、桔梗6克、通草10克、陈皮6克、鲤鱼1条。以上药物装入纱布袋,用清水煮1小时,产后6小时为产妇服用,每天1剂,连续服用5天。

2.5乳房按摩

在促进乳汁分泌中神经和多种内分泌激素具有良好调节作用,乳晕传入神经在产后2周内达到敏感高峰,引导形成缩宫素分泌反射,此时对于建立母乳喂养具有重要意义[5]。所以,护理人员应定期为产妇按摩乳房。按摩乳房前护理人员可指导产妇平卧,50摄氏度温水对乳头乳晕进行充分清洁,然后使用45~50℃热毛巾敷5分钟。清洗消毒双手后,护理人员可对产妇乳房进行螺旋式按摩,用右手按摩,从右侧乳房下向左侧乳房上,时间为10分钟。临床研究显示[6],相对于常规护理接受乳房按摩患者的泌乳量、泌乳时间、新生儿喂养情况更好,说明乳房按摩效果显著。

2.6穴位按摩

中医认为不同穴位按摩具有不同效果,实际中应依据产妇具体情况按摩,每天按摩相应穴位2次,泌乳充足后即可停止[7]。气血不足产妇可按摩血海、气海,乳房条件不好产妇可按摩乳跟穴、乳中穴,肝气郁结产妇可按摩膻中穴,出血多、吸收差产妇可按摩少泽穴。按摩过程中要均匀用力,避免损伤皮肤。临床研究显示,按摩穴位可显著改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说明在促进乳汁分泌中中医按摩具有良好的效果[8]。

结语:

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具有重要意义,但剖宫产产妇哺乳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乳汁分泌情况。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多项研究显示其能够提升产妇乳汁分泌量,保证产妇哺乳的正常进行。为进一步促进乳汁分泌,实际中应依据剖宫产产妇情况针对性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提升乳汁分泌量,缓解产妇乳房不适。本文对促进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应用进展,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临床医务人员强化研究,不断提升剖宫产产妇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应用水平,保证产妇泌乳充足。

参考文献:

[1]柳爱兰.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乳汁分泌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5):73-75.

[2]王燕红.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促进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2):72-74.

[3]衡丽娜.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6,38(2):289-291.

[4]成爱玲.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妇不良情绪、乳汁分泌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2):84-86.

[5]高宇.剖宫产产妇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其乳汁分泌影响观察[J].医药前沿,2017,7(33):289.

[6]吕文苓.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4):137-138.

[7]张勤芳,计轶亚,袁碧霞.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11(23):3210-3211,3212.

[8]王莹.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护理中对其母乳喂养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0):185-186.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护理产妇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如何护理自然分娩的产妇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疼痛中的应用研究
脑卒中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