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0-05-06 09:03乔长林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术后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

乔长林

【摘要】目的:研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观察组40例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开展常规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术后恢复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腰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优良率为90%,高于对照组70%,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腰椎功能,加快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术后恢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骨科中的一类多发疾病,当前因为办公族数量的增加,人们运动缺乏,加上社会老年化程度的加深,这一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1]。手术是治疗这一疾病的重要方法,且证实能够获得良好效果,不过因为术后局部会形成瘢痕组织,加上硬膜周围会有纤维化改变,所以会有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康复[2]。因此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做好早期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80例患者为对象,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观察组40例有23例男以及17例女,年龄平均(55.28±11.36)岁,病程(7.82±2.62)个月;对照组40例有22例男以及18例女,年龄平均(56.59±12.14)岁,病程(7.85±2.69)个月。2组年龄、性别、病程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实施常规康复指导,主要向患者介绍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康复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具体康复锻炼开展在家属辅助下进行,康复锻炼开始时间参考患者个人意愿。观察组则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1)术后当天到3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锻炼,伸直膝关节,练习被动抬腿,抬腿高度保持45°左右,每次抬腿后维持10秒钟后放下。另外练习踝关节环转、背伸、跖屈,术后等患者疼痛感减弱,慢慢进行主动抬腿练习,幅度慢慢增加,始终保证患者耐受。(2)术后4天到14天:进行贴墙训练,患者佩戴腰围背靠墙,身体最大程度贴墙,保持5分钟。保持俯卧,练习背伸,下肘撑床,保持下腹不离开床面的情况下抬头、仰上半身,保持15秒左右。练习伸屈髋膝,保持俯卧,主动进行髋膝关节的屈曲,手环抱单侧膝关节慢速靠近胸部,保持5秒。(3)术后14天到出院:腰背肌五点式运动:俯卧状态保持屈、肘屈、髋屈膝,借助两肘、两脚及枕骨的支撑将腰背部举高,维持25秒左右。腰背肌飞燕式运动:去枕保持平躺,俯卧位,两只手放在背部,保持挺胸抬头,伸直膝关节,头部、胸部以及两腿向后离开床,保持4秒后放松。

1.3观察指标

腰椎功能:在术后当天、术后4周分别利用JOA评分法进行评价,总分29分,得分越低则功能越差。

1.4恢复优良率

优:术后1个月没有疼痛感,能够正常活动,生活、工作完全恢复;良:术后1个月残留轻微疼痛感,活动能力大部分恢复,可以进行轻体力活动;差:术后1个月疼痛仍明显,无法自行活动,生活需依赖他人。

1.5统计方法

用SPSS22.0分析结果,(±s)表示JOA评分,[n(%)]表示计恢复优良率,分别行t检验,X 2检验,P<0.05為对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恢复优良率

观察组术后恢复优良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0%,对照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腰椎功能

术后当天两组JOA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4组均有升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一些患者在术后会有肌力下降、腰腿痛等不良情况,主要是由于手术对纤维环完整性以及相应节段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使得剩下的髓核组织出现二次突出。另外术后因为存在瘢痕,可能引起神经根粘连,所以在短期内会有明显疼痛感[3]。通过对患者术后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实施不同的康复干预,先指导进行被动运动,再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先指导完成简单运动,再慢慢增加为较为复杂的运动,通过循序渐进的康复指导,使患者肌力逐渐改善,腰椎功能逐渐提升,术后患者能够更迅速恢复[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4周患者腰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术后康复优良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0%,P<0.05,证实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的良好效果。在康复护理干预下,护理人员借助各种方式对患者患处神经形成刺激,达到通道的拓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能够使手术引起的水肿更迅速消退,能够有效避免术后出现神经根粘连[5]。

综上所述,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提升术后恢复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蕊.基于循证支持的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3):118.

[2]赵辉.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5):110.

[3]吴梅梅.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并发症、肢体功能及自我效应感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3):182-184.

[4]王璇.阶梯式康复护理在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4):123.

[5]余方芳,高飞,陈晓玲.快速康复理念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2):91-93+100.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术后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对脑出血病人早期康复中肢体功能复健的思考与探讨
宫外孕腹腔镜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恢复的护理对策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全程无缝隙护理对胃切除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