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面临的任务和全科医疗管理实施状况探讨

2020-05-06 09:03杨晓月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改进措施问题

杨晓月

【摘要】现阶段,基层医院面临着新的任务,传统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基层医院的新要求,而全科医疗模式的建立以社区作为基础,使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是实现疾病科学防治的有效途径。此文在介绍基层医院面临任务及医疗管理实施状况的前提下,提出完善基层医院全科医疗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

【关键词】全科医疗管理;基层医院;面临任务;问题;改进措施

1.前言

全科医疗是在医疗费用普遍较高、疾病难以有效防治的大背景下,从基层实践中应人们健康与社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医疗服务模式。由此可知,满足居民健康服务需求与解决医疗健康保险是全科医疗管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全科医疗管理模式的建立以提高基层医院病人健康生活水平作为目标,同时为居民创设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新型健康促进模式[1]。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院全科医疗管理质量,此文从基层医院医疗管理现状入手,着重阐述完善基层医院全科医疗管理的有效措施,现作综述如下:

2.目前基层医院所面临的新任务

2.1应对疾病谱的持续变化

伴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及卫生服务普及,广大基层地区的疾病类型、居民死因构成等均有了显著变化。现阶段,慢性病成为了基层医院临床中收治最多的疾病类型,而慢性病的致病因素及危险因素(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等)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基层医院应将防治慢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作为重要任务,同时立足于社区与家庭,共同完成该项医疗管理工作。

2.2满足城乡居民卫生服务要求的变化

我国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这对基层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城市居民医疗需求呈现个体化、多样化、家庭化等特点;居民干预性、预防性服务需求显著增加;农村居民就诊頻率、急诊就诊率等指标都低于城市居民,而慢性疾病在农村地区疾病谱分布中表现出逐年升高趋势[2];鉴于此,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方式、内容、组织体系都需要调整改进。

2.3构建新型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我国传统基层医院服务体系存在卫生资源浪费、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下等缺点,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卫生医疗需求的实际变化,对此,急需建立新型、高效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使医疗机构布局得到优化,积极转变原有的服务模式,大力推广社区卫生服务,进而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

2.4有效控制基层医疗费用

我国基层卫生医疗费用大于经济增长速度,致使居民对于医疗费用的上涨产生强烈反应,而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显著低于上层卫生机构,因此,有效、合理调控基层医疗费用成为了基层医院的一项重要任务。

3.基层全科医疗管理问题概述

3.1核心管理制度未落实到位

大部分基层医院的一些医护人员并未对全科医疗核心管理制度的学习工作引起足够重视,致使医疗管理中出现文书记录不规范、操作执行标准不严、三级查房不及时、执行患者会诊制度、讨论制度、病案管理制度等未能落实到位等问题,还有一部分医护人员存在医患沟通能力较差的现象,漠视患者权利,没有建立积极、有效的医患沟通机制[3]。

3.2基层医疗管理观念落后陈旧

目前,多数基层医院尚未建立针对全科医疗的完整管理、考核制度,因此缺少清楚明确的规程和标准体系;通常情况下,临床医疗管理和薪资挂钩,实施单纯奖励或是处罚,很多医护人员既是医疗操作的执行者,也肩负着医疗活动管理及改进的相关任务,他们认为医疗管理是基层医院职能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和个人无关,致使医疗管理的成效欠佳。

3.3缺少健全的医疗质量监管体系

很多基层医院都面临着人才缺失、招聘困难等相关问题,因此无法定期安排医务人员到外地参加进修培训和参观学习活动;另外,医疗监管体制不够完善,且医疗操作环节多,在实际管理中存在较多弊端与漏洞,继而影响了基层医疗的总体质量[4]。除此以外,部分医护人员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安于现状,导致医疗知识无法及时更新,并影响了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

3.4基层医疗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基层医院内部分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较低,对工作缺少热情,并由此形成“应付式工作”的消极心理,未将全部心思放在医疗管理、患者服务上。另外,许多基层医务人员都存在医疗管理知识储备量低下的现象,在实际质量管理中常常不能有序、快速处理问题,致使医疗管理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而导致基层医院医疗质量难以达到相关监管要求。

4.完善基层全科医疗管理的有效措施

4.1改善基层全科医疗服务支持系统

全科医疗服务支持系统设置需符合基层医院的实际需求,使卫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体现出基层全科医疗服务的实践特点,促使有效医疗资源产出最好效益,最大程度满足居民对于健康医疗服务的要求。具体而言,应在城市地区建立三级医疗保健网;农村构建或组成有效的医疗保健网;建立具有区域属性的健康保障组织,在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分工合作”体系,将区域卫生规划作为引导,合理分配卫生资源,为基层全科医生创设良好工作环境,通过调控健康保险体系,尽可能满足各地区居民对于医疗服务的合理需求[5]。

3.2构建“医院-社区联动”的健康促进模式

“医院-社区联动”健康促进模式属于全新的健康服务实践模式,主要措施为:对病人开展个性化生活指导、健康宣教、社区干预等,以增强病人对所患疾病的认知程度,提升其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继而实现控制慢性病的效果。对此,基层医院需积极调整自身的卫生服务模式,且街道社区居委会协助医务人员,使社区居民的自觉性、主动性得以有效调动。尤其是慢性病的防治管理需做到多部门合作开展,重点在于调动个人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活动,立足社区构建以人群为基础的健康服务运行平台,使疾病从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6]。医院的医务人员与街道居委办事处密切配合,协同开展社区动员的相关工作,定期在社区举办健康体检、健康宣讲等服务,向病人及家人发放一些健康知识宣教资料;为病人创建详细的健康档案,指导其建立科学的膳食、锻炼、用药、作息习惯,纠正不良的日常生活行为。

3.3构建基层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

全科医疗作为基层卫生服务的最佳运行模式,其主动为各地区居民提供以家庭为单位、个人为核心、社区为管理范围的一种持续性医疗保健干预服务,是社区居民容易获得的具有经济性、及时性的卫生保健服务,因此,基层医疗单位需创立和完善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覆盖内容涉及全科医疗的综合效益、診断标准、用药质量、疗效评定、预防保健成效、康复指导等[7]。

3.4提升基层全科医疗管理质量

从基层医院的中青年医护工作者中,筛选一批能力较突出的成员,对其进行重点培训,使这些重点人员起到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全科医疗队伍建设,注重开展思维学习及培训。通过强化全科医疗质量监管,使医疗活动风险有效减少,同时建立基层医院文化和服务理念,积极进行转型变革,并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使基层医院整体效益得以显著提升[8]。

4.结语

从我国基层医疗的发展现状来讲,各地区基层医院面临着较多新型任务,全科医疗作为基层医院最理想的卫生服务模式,其对增强居民配合度、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基层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基层医疗机构通过持续健全全科医疗服务支持系统、构建“医院-社区联动”的健康促进模式和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不断加强基层全科医疗管理质量等相关措施,能为居民创建最有效、最便利的新型健康促进模式,帮助基层医院病人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行为习惯,进而提升疾病防治成效。

【参考文献】

[1]匡莉.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概念与内涵界定的研究思路[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10(05):1-6.

[2]陈力,刘俊峰.探讨全科医疗服务团队的服务模式分析以及质量管理策略[J].当代医学,2018,24(21):130-131.

[3]席彪,吴海江,赵雅婷,等.全科医疗服务的机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8,35(04):29-34.

[4]谢晓隽,刘新桥.基层医疗服务模式的延伸与创新:全科医疗与远程医疗的融合[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133-134.

[5]袁美玲.探讨全科医疗服务团队的服务模式分析以及质量管理策略[J].中国农村卫生,2016(08):88.

[6]谭永清,廖青,黄素琼.全科医疗团队健康管理模式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169-171.

[7]陈丽芬,马力,陈超,等.三级医院设置全科医疗科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05):439-442.

[8]汪帆.基层医院面临的任务与全科医疗管理实施状况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1):294-295.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改进措施问题
人文关怀配合心理疏导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基层医院人才招聘的有效性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