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
——品读刘开永中国画“猴”

2020-05-08 11:22王爱荷安徽宿州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0年1期
关键词:淡墨意趣笔触

◆王爱荷(安徽 宿州)

认识刘开永,源于对他的“猴”的钟爱,“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品读他的中国画“猴”无时不被一种横溢的才华打动着。

刘开永的猴画作品笔墨酣畅,即注重传统艺术形式,又吸收当代绘画的新观念,具有浓郁的时代审美气息和新的境界,看其猴画作品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散发出的魅力。画如写诗,多种意境都体现在刘开永充满灵性的画面之中。他笔下的猴子,继承中国传统画风,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生动活泼,惟妙惟肖,妙趣横生;有时觅食摘果、攀枝挂月,有时岭上飞影、结伴丘山,有时追逐嬉闹、悠闲懒散,甚至还有“美猴王”齐天大圣英姿。

刘开永把猴子画得鲜活、灵动,境界之高,得益于他积数十载之功,观猴写生无数,笔墨弃纸数千,他感悟道,锻炼画功有三个要点:写实绘形、笔墨提炼和融入感情,画猴亦当如此。为了研究猴子的特征,他经常去动物园、到自然界去观察猴子的生活。悉心揣摩,心追手摩,捕捉猴子的各种生动的姿态、表情,以猴子结构形态为根据,加以艺术加工,提炼成笔下富有人情味的画面,从“自然表象之猴”到“意象之猴”升华,把艺术逐步地由“技”向“道”的高度推进。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画最注重写画字之心意,刘开永喜欢猴、爱猴,所以他每一笔、每一墨都用心去画,体现在情感的意趣之上,刘开永画猴系列作品三大特点:

一是精神之美。中国画讲究“借物寄情、借物传情、借物抒情”,因此刘开永借“心中之猴”,表达他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以形写神,化神为形,达到了人、猴、自然的交融合一,以此对生命礼赞,为自然放歌,所以他绘画出的每幅作品立意更关乎人的情感。

二是笔墨之美。刘开永有很深的笔墨功力,书画浸吟几十载,寄情于画猴,骨法用笔,起讫分明,遇圆成圆,遇方成方,直中求曲,弱中求力,自然合于法度,停顿转折亦随笔锋所向,线条灵动而富有张力。那些或起或伏的线条,给人以静或动的节奏感、韵律感。他用笔老辣而灵动,用墨鲜活而潇洒。以富有变化、自由、率性、逸笔草草的笔触画出猴子的动态,以刚柔并济的笔墨勾勒出面部神态,再用浓墨画出猴子的手足等重点部位,墨线之间的浓淡疏密变化错落有致,充满张力。在他的笔下,一只只鲜活可爱的猴子或跳,或立,或嬉,或闹,跃然纸上,活脱脱地表现出猴子的灵活、调皮的天性。有的画面配上古柏苍松、山石飞泉、浑然天成,相得益彰。从那些畅快淋漓的笔墨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绘画的语言魅力和描绘对象生命力的完美交融。

三是构图之美。刘开永有很强的造型与构图能力:清新、丰满、富有律动,在对比中求和谐,在整体中有重点。他十分注意线条在造型中的作用,因而,线条往往是他的作品中成为形象的骨骼,成为情感的趋向,成为情节的中心,成为意趣的所在。在他的画面中,猴子的臂、手、下肢和脚,非常灵活多变,这全在于他“写”的功力。依据猴子的不同部位、不同方向的透视与结构的变化来掌握行笔顿挫。他在画猴时首先置其头于构图之中,稳定走向后再画整体,出势自然。以大笔触或浓或淡墨写出顶部和颊部,以小笔触淡墨写出耳边的浮毛,再用浓墨线写出眉弓、眼、鼻、嘴、耳与面部表情;接着用大笔触淡墨写出臂、腕,再以中锋用笔写出五指,画下肢方法程序也如此。猴子尾巴是表现猴子机灵的重要“形体道具”,以或浓或淡墨用中锋粗笔触写出S形的动态和“短毛肉棍棍”的质感。肌、骨、皮毛则按猴子特质随势扭动而成,由表及里地刻画骨骼、肌肉的解剖关系和具体变化,虚实相生,繁简得当,画面舒展松动。他所画之猴,简练、生动、传神,大气,描写动势尤为神妙。在形神兼备的基础上,笔墨由工而放,由巧转拙,动静结合,意在象外。他把写实的造型和高度提炼的笔墨融为一体,把栩栩如生的视觉形象与高远的精神境界融为一体。因此,刘开永创作的每一幅猴画作品都立意独特,别开生面,令人赞叹!

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春来秋往,刘开永在猴画创作的艺术道路上跋涉,年复一年,他在猴王的天地里勤奋耕耘,不断探索,把对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并深深地融入到艺术之中。这其中包含着他对猴的钟爱,对艺术的追求,对人生的思索,对美好世界的诠释……

猜你喜欢
淡墨意趣笔触
艺术之春
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
论中国画“淡”的美学意义
略述《篱园秋实》的壶中意趣
论中国画“淡”的美学意义
汉字的水墨意趣
张德娜:以细腻笔触诠释自然之美
从中国牌到中国意趣——论当代实验艺术中的传统意趣
善的想象力通向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