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

2020-05-08 08:43马东昆
大经贸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民工电商农业

马东昆

河南省是人口资源大省,既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对外劳务输出收入已经是青年农民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收入的主要方式。20世紀80年代,农民从封闭、落后的农村涌向现代化的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形成“民工潮”。90年代中期,城市就业环境的恶化,导致大批农民工开始返乡创业。进入21世纪,由于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加快,以及中西部发展环境的改善,新一轮以青年为主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潮正在兴起。

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推进了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现实需要说明对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研究是关乎本地民生、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数量能客观反映家乡经济发展现状。青年农民工考虑返乡创业需要全方位对比与劳务输出地的薪酬、福利、基础设施等方面,只有差距趋于消弭才能切实吸收青年农民工。其次,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本地促进本地业态发展、产业融合。外出务工人员携带的大量资金回流到家乡投资房地产,为家乡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活力。最后,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岗位增加。创业行为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对创业主体以及所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行业变革、人才培养、技术革新等方面影响显著。

一、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是青年农民工与农户、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合作,他们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主要是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联合,这是一种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公司企业为龙头,以村民农户为基础的合作模式。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态势迅猛。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17.3万家,是2012年的3.15倍。实有入社农户超过1亿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9.1%。这些致富带头人都是相应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办者或参与者,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模式,把周边的百姓团结起来,传授给老百姓种养殖技术、帮助搭建产销平台,均在当地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效果。由于合作社相对是比较稳定的组织结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适合资金较少的创业者选择。

洛阳偃师市2009年成立洛阳杨丰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洋从磷肥厂离职后回到老家,同朋友承包96亩土地,开办农业采摘园。经过几年的发展于2013年成立的金梦朔风专业合作社,坚持走差异化经营模式,确保产出的水果绿色、安全、健康,力争做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引进,洋丰果业观光园目前拥有水果品种16种,供游客采摘品尝,年接待量达21万人次。同时带动周边8个行政村2100余村民就业,同时成立农机学校为周边村镇瓜果菜蔬种植提供技术支持。现在,洛阳洋丰果业已发展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采摘体验于一体的新型智慧农业观光企业。

(二)朋辈创业模式

朋辈创业模式是青年农民工与父母、长辈等之间的合作,主要是指子承父业、家族连锁、朋友合作等等方式,一般有具有继承家传技艺和师徒传承特点。这种创业模式主要特点是或是父母、或是亲戚、或是朋友是农业经营大户。青年农民工外出工作,在他们在父母、长辈、朋友的劝告下,回到家乡协助其父母、长辈、朋友开展传统农业、手工业、民俗业等产业化生产经营活动,并逐步成长为新兴项目经营管理的主导力量。他们回到家乡接手长辈的传统产业,并把在大城市学到的专业知识用于其中,不断成长进步的同时,对传统技艺进行宣传包装、营销推广,逐步扩展为创业项目的主要力量。此类项目由于本身极具地方特色,往往容易形成独占性产业链,相对来说推广门槛比较高,可以考虑周边地区发展配套产业。

洛阳市平乐镇村民郭亚修,1995年开始学习牡丹国画,并开始以卖画为生。2012年,开始尝试在淘宝上开卖自己的牡丹国画作品。现在,郭亚修每个月通过淘宝店实现的销售额有1万元左右,在他的总销售额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像郭亚修这样的例子在平乐镇不在少数,2017年6月140家牡丹画淘宝店正式上线,年产牡丹国画作品50万幅,产值到1.2亿元,相关牡丹文化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同时成立的平乐牡丹画创意产业园区,也被评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农民致富,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综合产值在千万级。

(三)电商创业模式

电商创业模式是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者与互联网的合作,也就是“互联网+” 模式。“5G”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信息的迅速传播,也催生各种各样的新型商业模式。微信、微博、QQ、淘宝、阿里巴巴等手机APP,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电商创业模式正是得益于这些发展迅猛的商业平台的成熟,主要是指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工找准发展机遇,在“互联网+农业”里寻求发展空间。如结合自身工作,开发社区 O2O 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平台每天推送实用信息,居民有困难可以实时发送需求,管理人员第一时间给予反馈,把社区客户生态和街区购物场景结合起来,真正起到了富民、便民、惠民的作用。或者利用本地独特的品种优势,推广本地优质农产品,向产品上下游延伸促进涉农企业发展,同时为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借鉴。不难发现,电商的发展基于健全的基础设施,需要本地具有突出优势的资源产出,与之配套的物流体系支撑。

偃师市健稷农业科技产业园内的农业电商平台“粮油送”是电商创业模式的突出代表。企业负责人段东飞曾经在北上广深耕物流行业,返回家乡后结合洛本地优势成立“粮油送”(洛阳)物联网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面向大中型食品加工厂家,搭建粮油、蔗糖等中间农产品配送平台,为偃师、巩义、洛阳等多家企业提供生产原材料配送服务。线上接单、线下配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成为本区较大的粮油配送电商平台。并在物流企业储运优势上下文章,在做精做细主营业务的同时尝试推出自营粮油品牌。

(四)自主创业模式

自主创业模式是新生代农民工独立自主的创业方式,由于个人创业相对比较自由,决策成本低,“单打独斗”的状态较为常见。自主创业者由复退军人、有创业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中层管理外出务工人员组成,他们的自主意识更强,目标更明确。在这些人中,大多掌握少量启动资金、本人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以及本地的人脉资源,有一定承受创业失败风险的能力。创业的动因以养家糊口、改善生活条件等为主,主要目的为改变生活现状。由于单打独斗,经营规模较小等特点,创业初期往往比较其他模式更加艰辛,少数部分意志坚定的能否坚持下来,从而取得创业的成功。此类创业者往往拥有强大的自制力、坚韧的品格,在创业者必备心理要素中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2009年吴迪响应大学生返乡创业号召,在洛阳伊川江左镇开始了农业创业。创业的艰辛是可以预见的,初期遭受失败背负几十万债务,背水一战的坚持最终看到了彩虹。经过两年的努力,他成功的打了一场翻身仗,40座大棚产值近200万。为了拓宽销售渠道,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吴迪想到了互联网,创办“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有机结合了“互联网+农业”,打破了生长期土地闲置和收获期销售限制,使得农产品还没采摘已经开始销售,大大拓展了销路。

(五)家庭农场创业模式

2013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了“家庭农场”的概念,此后直至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将家庭农场作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形式,大力推动发展家庭农场。这一切都是鼓励农民自主尝试,适度发展农业规模经济的利好信号。家庭农场创业模式是青年农民工与家人之间的合作,利用家庭承包的耕地、林地、鱼塘等农业资源,成立家庭农场规范化经营。区别于朋辈创业模式的主要方面在于家庭农场往往已经达到农业产业化、规模经济的程度。一般是一个或几个家庭联合生产资料,以某种农业生产为主要营收手段,集体耕种、收获、销售的产出所得作为回报的一种合伙经营模式。显然,家庭农场模式相较于合作社经营模式更为灵活,规模更小。

泌阳县“百薯园”依托盘古乡香薯种植基地,积极发展家庭农场模式。在家人和亲友的支持下,陈刘平在15年返乡创业创办“百薯园”家庭农场,主要种植优质香薯、叶菜型、淀粉用型薯类作物。由于拥有优秀田间管理团队、优质稳定的薯种資源,家庭农场发展非常迅速,以目前50亩的规模计算,亩产利润稳定在5000元左右。有了这样良好的基础,他们计划再承包20亩以上土地,扩大规模用以建设果园种植区、游客休息区,拓展业务种类,从单一的农业种植园,向提供观光、采摘、垂钓、餐饮、住宿、种植体验等服务的综合农业观光体验园区转型,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争取更多市场份额,拓展家庭农场收入来源。为周边的乡亲们提供就业岗位,培育新型职业化农民,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

二、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基层群众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对青年农民工的引导、培养亟待加强

在青年农民工调研中发现,虽然青年人积极的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但是以上创业模式中存在突出体现的共性问题:大部分创业地区处于缺乏领导、群龙无首的状态。另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就业现象相较大量农民外出务工来说仍属小群体现象。近年以来,农民工返乡的趋势愈发明显,人数呈一种上升态势。但从总体的数量来说,与继续在外务工的庞大农民工群体相比较,仍然属于小群体。返乡青年在进行创业相关的调研工作时,对行业选择缺乏足够充分的认识,不能及时的与本地实际情况深度结合,需要本地的群团组织、村两委、宗族等,针对创业青年销售渠道欠缺、融资方式单一等创业初期的共同难题建立应对机制,防止优秀的创业项目因为缺少关注而夭折。

(二)返乡创业支持政策的制订缺少特色,宣传推广工作方式相对单一

吸引外出务工人才返乡尚停留在过年返乡由朋辈口耳相传阶段,对于青年农民工创业支持,政策缺乏针对性。青年农民工热衷于使用新兴沟通方式大多依靠手机进行社交活动,目前对于农民工的宣传方式,明显与青年农民工主流交流模式相互脱节。以上案例汇中,大部分返乡创业者决定返乡的契机都比较偶然,尽管部分地区已经通过微信、QQ群聊等方式与对外出青年农民工进行联络,仍需要进一步推广本地特色、宣传家乡风貌。当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变革进入智能制造阶段,这意味着将有大量拥有丰富生产管理经验的人才随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其中部分人将会返乡创业,如果不能有效吸纳这些智力资源,地区经济的转型也将是一纸空文。

(三)青年农民工创业方式多元化,政府管理服务还存在短板

当前我国实行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是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按人口均等分配土地的一种制度,这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小规模、零碎化经营。目前阶段的创业实践中发现,这一现状随着国家三权分立改革的逐步深入,改革效果正渐渐显现,土地资源已经不再是困扰返乡创业者的第一问题,但仍需继续政府“放管服”改革,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与此同时,对应不同创业模式,政府需要出台不同的产业支持及补贴政策。调研中发现,除合作社模式、电商模式具备相对成熟的孵化扶持政策外,朋辈模式、家庭农场模式、自主模式由于初期规模较小,需要基层社区管理者更多的关注。

(四)青年农民工创业倾向于第三产业、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结合。

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行业选择大多与市场整体运行状况密切相关,对家乡整体情况不够了解,存在个人观察的误区。一方面,由于返乡后生活压力骤增,可能存在“一窝蜂”、盲目跟风等现象,扎堆涌入某行业。导致本地供需平衡被打破,在创业初期导致了不必要的麻烦与竞争。不能否认,投入互联网将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为了更顺利度过风险极高的创业初期,有必要对本地市场行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国家连续数年“一号文件”提倡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青年农民工创业选择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

(五)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理论研究尚未完善,需要投入资源、人力深化研究成果

农民工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独有的人口流动现象。2018年,河南省有2670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累计达98.9万人,带动就业590.6万人。2019年,河南省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22.83万人,带动带动就业117.49万人。如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在理论层面提供指导,在充分吸取国外创业环境、人口流动、城市化发展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为河南省在当前乃至今后的发展阶段中,利用庞大的人口红利,实现对青年返乡农民工从“制造者”向“智造者”的转变,促使本省劳动者大军质的飞跃,助力中原城市群、郑洛汴、郑洛新等区域规划的早日实现。

(六)青年农民工创业所需专业技术知识能力与市场衔接不足,部分创业项目需要指导。

组织培训、轮训,学习小组等互助组,拓展青年農民工在创业初期的人脉网络、融资渠道,利用社会网络朋辈关系,提高创业成活率。定期培训交流学习、吸取经验,探讨创业初期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特性问题分享经验。巩固建立更加基层的新型农业合作社组织、行业协会、农技学校等具有专业性的涉农服务组织。积极探索农业人才、农业专家的人才储备,引导农业院校毕业或者未毕业的,有专业知识的学生到一线工作和实习推广农技工作,不断培育综合性的服务组织。通过整合服务三农的各方资源,将要素优化重组,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个人、企业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为农业生产和销售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在调研中,创业者多次表示:最难的部分是产品销售和培训农民。某种程度上,根本原因在于缺少综合型农业人才,解决这一问题暂时没有快速的途径,只能通过招聘、培训解决。这就需要创业者在面对外部问题时,也要注意企业内部管理与人才培养。

三、意见与建议

(一)突出基层组织引领作用

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在青年中的领导地位,提升群众组织在青年中的凝聚力、领导力、战斗力。青年农民工创业者大多为80后、90后,家庭结构比较简单,需要组织和引导以增强个人在创业过程中面对风险的能力。

(二)创新返乡宣传工作思路

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的制订,目前还是参考以往创业政策。采用微博、微信、QQ、豆瓣、知乎、短视频等新兴流媒体渠道,重视在青年中的传播趋势。向青年人展示家乡优质农业资源、服务支持政策、经济发展现状等。

(三)综合提供各种培训服务

针对不同的创业形式,为提升创业项目成功率。传统农业、家庭农场、观光农业等创业项目,在农技农艺培训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市场营销、口碑推广、质量监控、农业金融等相关知识。

(四)联合电商建立孵化平台

返乡创业青年的行业选择与本人外出从事的工作相关联,结合“互联网+”创业模式选择倾向比较明显。可以考虑由政府牵头与本地电商平台建立孵化园,更好培育创业项目中与电商平台有关的部分。

(五)鼓励校企交流合作

增加基层科研院校相关方面的研究投入,支持青年返乡创业优秀代表到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短期培训中交流先进经验、总结制约障碍、青年创业规律等理论,为政府制订政策提供参考,增加创业项目曝光度、获得更广泛的支持。

(六)立体化培育新型农民

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要更大范围的技术支持。不仅仅只是农业生产技术,而是一系列相关农业金融、农机维修、良种推广、农资供应、物联网建设、生态农业等等涉农行业的广泛参与。一同推进与之相关的市场预测、信息传递、农产品开发推介、人才咨询管理等新领域,更好的为农户提供精准服务。全方位的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猜你喜欢
农民工电商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