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进程下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0-05-08 08:33黎晶晶范三微
科教导刊 2020年4期

黎晶晶 范三微

摘 要 依托本专业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将多门课程的实验项目整合、合并、串联,构建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结果表明,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可以培养学生们综合利用各项实验知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间的差距,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关键词 生化药物 综合性实验 信息化资源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existing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resources of this major, we will integrate, merge and connect the experimental projects of multiple courses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j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ject can cultivate students to make full use of all kinds of experimental knowledge,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shorten the gap between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is welcom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words biochemical drugs;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綜合性实验教学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专业的综合知识或涉及与一门课程相关的其他课程知识的实验。综合性实验使学生们对多门课程的学习加以归纳、分析、渗透的一种实验形式,近年来,很多院校都开设了综合实验课程并对其进行了研究探索。[1-2]我校多门课程建立了慕课资源,借助学校超星、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以及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等共享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信息化教学在我校通过实践已取得良好的成效。然而,迈入“教学信息化2.0”时代,[3]笔者依托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将多门课程的实验项目合并、整合、串联,构建了多个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推进了实验教学,紧贴生产实际和技术进步,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技能训练,最终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

1 药品生产技术(生物制药)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我校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自1999年开始招生,作为高职高专教育其社会地位是服务于生物医药生产企业,培养从事生物药物生产、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是实现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内容是实现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也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主要方面。

从生物制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上看,开设实验教学的课程主要分布在专业类基础平台和专业课平台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表1),经过前期的课程体系改革,生物制药技术的专业实验总课时有了较大的增加,占总数的43.9%,已初步建立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生产技能训练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但深入分析其实验教学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

(1)实验教学内容多为课中实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除生物制药综合实训为独立设课外,其他实验内容均设在相应的理论课中。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实验课程也附属于理论课程。这种重理论、轻实验的实验教学观念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快速发展。

(2)实验教学内容知识点分散。实验教学内容主要由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型实验两种形式组成,多为学生在学完相应章节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以巩固知识点。由于课内实验各自独立,以各自课程为核心,阻碍了实验内容、实验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另外,这种知识点较分散的实验设置,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3)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际运用存在差距。当前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对实验理论的理解、实验方法的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忽略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运用,使得实验内容的应用价值不高,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不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4)实验教学信息化资源不足。当前实验教学学生主要按照实验指导书制定的实验步骤,在实验室采用明确的实验方法,获得既定的实验结果,没有将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内容更好的结合,不能提高实验内容的趣味性。

2 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探索

(1)单独设置实验课程。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单独考核,加强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重视程度。

(2)设置综合性实验。独立开设实验课程,还要分析原有实验课程的具体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合并重复或类似的实验项目,重新分配各实验课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通过综合性实验,将原来各门课程实验项目重组、整合、串联,给学生以完整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各项实验知识和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要强调的是微生物基础、基础生化化学、动物细胞培养等专业类基础课训练的是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不适合整合为综合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涵盖专业课程平台,给学生以完整的技能训练。

(3)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实验教学内容应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综合性实验应充分运用各项基础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目前多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内容均做成了微视频,这些微视频在教学中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依托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在综合性实验开课前,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再通过微视频学习验证性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缩短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间的差距。

(4)重视智能教学资源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是现代实验的新模式,亦可应用到综合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借助计算机技术,突破了实验条件限制,可与企业实际生产操作相对接。

3 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的实施

课前依托现有的信息化资源,让学生有针对性的通过微视频学习实验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回顾基本操作技能,然后设计实验方案;到课上,学生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统筹安排串联若干个基本操作解决一個综合性实验;到了课后,学生从数据中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撰写实验报告。通过本环节,学生能掌握专业实验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保管与养护,通过综合性实验的操作,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适应期,也缩短了学生从“学”专业知识到“用”专业知识的适应期。

实验教学独立设课,制定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思想观念,最终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

4 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成效

4.1 学生的综合技能大幅度提高

在学生具备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综合性实验涵盖专业课程平台,通过各门课程实验项目合并、整合、串联,体现系统性,给学生以完整的技能训练。虚拟仿真实验是现代化实验教学的新模式,亦可应用到综合性实验的教学中,借助计算机技术,突破了实验条件限制,可与企业实际生产操作相对接。此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开,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学生的实践意识增加了。通过综合性实验,合并相关课程实验内容,合理安排实验内容,提高实验课程效率。

4.2 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幅度提高

综合性实验教学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实验自信心得到了加强,后续参与开放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的人数明显增多,学校的实验室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验技能、科研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4.3 学生的认可度

在整个综合性实验课程结束后,由不记名方式统计全体学生写综合性实验的认可度,其中90%的学生表达的感受是:(1)课前观看微视频、设计实验方案虽花了大量的时间,但实验中不再茫然,一项大实验后,很有成就感。(2)实验课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与期末考试相比,他们更有信心和把握学好这些知识。

5 结语

我们通过实践,依托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将多门课程的实验项目合并、整合、串联,构建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给学生以完整的技能训练。我们还将继续从生产实际出发,不断更新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最终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国莉,杨淑达,陆路,等.综合性教学改革尝试——以西医院校的“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教学为例[J].创新教育研究,2019.7(01):22-26.

[2] 丁飞翔,王玉招,颜宏利,等.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3):303-305.

[3] 黄思婧,康锦芬,黄文森.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高职医学院校信息化教学[J].河北职业教育,2019.3(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