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十四五"规划要注意十个问题

2020-05-08 13:00陈少峰
经济 2020年5期
关键词:兴农十四五文旅

陈少峰

文化部和旅游局合并之后,各地的“十四五”规划既可以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规划,也可以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文旅产业)的规划。笔者认为,“十四五”规划不是“十三五”规划的简单延续,要考虑产业融合、乡村振兴、农业文旅、文旅科技和区域产业集聚(比如大湾区、京津冀)等重要因素,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阶段等机遇和挑战。笔者建议,总体上,各地文旅产业“十四五”规划要关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规划中,产业发展的引导性和前瞻性要体现出来。比如农业三产融合、农业文旅、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等产业、业态要予以支持或者作为区县(地级市)的重点。

第二,要突出机遇和陷阱,特别是要引導企业避免地产化、硬件化思维,包括实现项目投资收益的可持续性,而不仅仅依靠项目投资(依靠土地拉动)。

第三,鼓励地产商积极参与发展文旅产业,在地产的变迁中,实现文旅产业和地产行业的双主业盈利(避免文旅项目虚化)。

第四,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关注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以内容产业带动消费升级。

第五,在打造优势产业时,重点在构建产业链(内容、平台、服务、延伸)。同时需要了解产业融合发展的特点,比如信息服务业、数字文化产业、网红经济业、电商服务业是一体的,就是一种业态或者一种企业平台业务。像粤港澳大湾区业务比较同质化,需要打造影视动漫产业链。

第六,以IP兴农、文创兴农和品牌兴农,扶持开展农业文旅、乡村振兴、康养(健康旅游)等主营业务的企业主体和重点项目,以农业文旅的形象IP带动农业三产融合,提高农民收入。

第七,突出重点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比如数字文化产业、农业文旅产业,是每个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

第八,在空间布局上也不要过于依赖传统土地、旅游规划的概念(比如轻易做“轴”“带”这样大地域旅游规划概念),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更侧重于企业、项目、园区、产品、产业链、知识产权、消费等。

第九,重视知识产权(文化和科技融合)。在文旅融合领域,文化企业的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要,政府在政策上可制定担保措施,落实知识产权融资政策的具体实施。

第十,要充分重视规划的可操作性,在“十四五”规划中导入(专题化、项目化的)二次规划。“十四五”规划是战略性规划,还需要结合实操性要求的二次规划。也就是和实施、投资主体联合做项目内容与实施方案,有些政策措施需要在二次规划中制定实施细则。

猜你喜欢
兴农十四五文旅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年度十佳虾苗出炉!恭喜海兴农、海茂、正大、源正龙、粤海、恒兴、新荣腾、搏翱等苗企上榜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广西农业工作暨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文旅照明的兴起
以教育精准扶贫——独山兴农中学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