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分析研究

2020-05-09 10:38余红珍李耀武朱雯杨硕
戏剧之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分析研究

余红珍 李耀武 朱雯 杨硕

【摘 要】引导和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意识,是提高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成效的重要基础,也是高校學生就业工作和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筑类专业经济困难学生因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和其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在学业和就业表现上呈现出与一般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差异。本文基于学生就业意识这一视角,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寻找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为制定与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提升相关的策略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建筑类;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1-0133-02

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常常具有经济拮据、缺乏自信、人际交往障碍、学业和就业压力大等特征,往往是高校做好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重点关注的群体。近年来,来自国家、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政策和帮扶体系已经逐步完善,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培养和帮扶已经从经济型资助逐步发展演变到能力培养型资助,资助类型不断多样化、体系化和全面化。从关注单一个体的发展到关注群体的成长,从关注学生经济状况到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资助力度和资助类型不断深化和拓展,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多年来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了各类资助政策: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对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相关要求和保障。《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介(2016)》充分说明了经济困难学生在本专科教育阶段所应获得的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政策帮扶①。目前许多高校已经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包括“奖、贷、助、补、减”以及“绿色通道”等在内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再一次强调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可见国家政策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培养体系补充逐渐扩充和完善化。

一、建筑类专业特点及学生就业形式分析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包含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和园林专业,其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专业为五年制,园林专业为四年制。学生在校期间所需学的专业知识内容体系庞大,主要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践提升阶段,学习任务量大,本科阶段的学习时间安排较为紧凑。同时,建筑类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相对其他专业要求较高,而且由于在学习期间常常需要购买模型材料做设计模型,因此对于建筑类专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同时存在着家庭经济状况和创新能力的两重因素的压力。当前,在学校“奖、贷、勤、助、补、减”一整套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下,学院除了认真落实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在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基本困难的前提下,通过调研、座谈会、单独谈话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动态。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及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等专项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通过冬季送温暖活动,利用暑假期间进行贫困生家访等活动,充分强化人文关怀。保证所有经济困难学生不仅生活有保障,在学习环境和就业机会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由于成长环境制约、基础教育教学水平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在学习建筑类专业期间,有的因为入校前没有系统的绘画学习经历,导致美术基础欠缺;有的受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兴趣培养、涉世宽度等因素的影响,创作思路和艺术灵感相对匮乏,创作思维较为局限;有的实践能力弱,人生目标不明确,不善于主动展示和推销自我,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从而在专业自信不足、就业意识不够、就业能力薄弱、就业取向存在偏差等问题中,相比其他专业经济困难学生,建筑类专业学生经济困难表现更加明显。

传统的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为设计院、房地产企业、升学、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和选择其他行业就业几大方向。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革新,就业趋势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特征,升学及面向公务员等体制类型就业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同时出现了建筑传媒、三维场景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及自主创业等新趋势、新动向,就业面越来越广,类型越来越丰富。以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17和2018届毕业生为例,2017届毕业生中设计院就业人数占比为45%,房地产企业为15%,升学人数占比为20%,公务员、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占比为5%,待业或其他类型就业人数占比为15%;2018届毕业生中设计院就业人数占比为39%,房地产企业为13%,升学人数占比为26%,公务员、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占比为3%,待业或其他类型就业人数占比为19%。从两届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来看,设计院和房地产就业趋势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待业或其他类型就业人数逐渐增多,受到行业市场的冷暖关系的影响较大。

二、就业意识表征因素及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就业意识是指学生从自身内在价值观出发,对有关就业全部内容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关于就业的观念准备,它是学生产生就业行为、形成择业行为表现的内在动力。总的来说,就业意识可表现为就业环境认知、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基层锻炼意识、自我认知意识、寻求环境需求与自身优势特长契合点几个方面的内容。就业意识是就业倾向、影响就业因素、就业心理、就业准备等要素的综合体现,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就业意识表征因素受到内因和外界因素的共同影响。

在本次调研中,主要围绕自我认知、就业环境认知、影响就业的因素、就业心理和就业准备五大方面,在建筑类专业经济困难学生中进行了就业意识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主要是学生对自身基本素质,包括优势特长和缺点不足的认知能力,自我认知是影响就业意识的基础。在被访谈的252名同学中,认为比较了解自己的人数占比为40%,还不足一半,认为仅仅了解一部分的同学人数占比为51%,认为不太了解自己的人数占比为9%;52%的同学认为自己适合简单轻松型的工作,48%的同学认为自己适合努力拼搏型的工作;在就业竞争方面,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于理论基础,2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于专业技能与实践,仅有7%的同学认为优势在于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就业环境认知

就业环境认知旨在了解学生对就业形式的认知与把握能力。在被调查的对象群体中,31%的同学认为目前专业的就业形势很好,较好就业,58%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一般,11%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较差;而高达91%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会对自己产生较大影响,并有一定的就业压力;仅有9%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对自己没有影响。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水,13%的同学期待值在5000元以下,57%同学的期待值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18%的同学的期待值在8000元-10000元之间,还有12%的同学期待值在1万元以上。

(三)影响就业择业的因素

在影响个人发展的主导因素调查中,高达90%的同学认为个人专业及综合素质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而认为学校平台背景是主要因素的同学仅占比为2%,认为家庭社会关系背景为主要因素的同学人数占比为4%,认为专业占主要因素的同学占比为2%,认为社会就业状况为主要因素的同学占比为2%;而当被问及在个人择业中容易被影响的因素时,45%的同学考虑的是企业(单位)的社会影响,44%的同学认为是个人的兴趣爱好,11%的同学认为是家长的期望及建议;对于择业时更看重的因素方面,81%的同学更看重薪酬待遇,67%的同学更看重个人锻炼的机会,32%的同学更看重单位知名度,55%的同学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因素。

(四)就业心理

在调查中,25%的同学认为目前对就业的状态是迷茫的,面对就业有一定的恐慌感,仅有16%的同学对就业满怀信心與期待,认为自己可得到良好的就业,53%的同学觉得无所谓,基本没有什么心理方面的就业影响,而6%的同学目前对就业已经表现出焦虑的感觉,主要集中在高年级同学群体,并认为需要适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指导。

(五)就业准备

调查发现,高年级大部分同学已经对就业有一定的准备,低年级大部分同学还未对就业有任何准备,甚至还未具备就业意识,几乎没有想象过就业图景,而高年级对未来有明确目标的同学仅仅占到43%。这一现象表明大多数学生没有为未来做计划的意识。

三、结语

良好就业是高校学生学习的核心目标,也是社会的热点问题。然而,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方面,大部分同学的就业意识较为淡薄,缺乏相应的就业职业技能与经验。虽然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学习期间通过社团、班级学生干部等接受了一定的锻炼,但对于就业的目标、要求的分析与理解是缺乏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理论有所欠缺,对自我和就业环境认知不充分,就业心理尚不成熟,就业准备不足等问题是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突出的问题表现。

总体来说,学生就业意识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均对学生就业意识有较大的影响。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及同一专业的经济困难学生和非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意识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也是较大的。针对以上问题,教育工作者们应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寻找背后影响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意识培养的深层次因素,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进行系统的了解和认知。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引导以及就业价值观念的引领,帮助学生更清晰明确地进行自我探索和认知。同时,加强对就业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科学化的就业意识,促进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就业。

注释:

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介(2016)[EB/OL].(2016-08-17)[2018-12-06].http://www.moe.gov.cn/jyb-xwfb/xw-zt/moe-357/jyzt.2016nztzl/2016-zt14/16zt14-ywq/201608/t20160817-275476.html.

参考文献:

[1]余红珍.新时期和谐校园视角下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及对策探析.教育现代化.2017,1.

[2]周璐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探索与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23(05):100-104.

[3]梁玲萍.基于问题导向的学生就业意识调查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8,35(04):78-80.

猜你喜欢
分析研究
国外舞剧档案管理的经验借鉴分析
跨国公司中小型供应商管理改进问题研究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