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2020-05-09 09:47慈怡涵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摘 要:在英语听力的教与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主动地传授,而学生本身又不具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那么对学生而言,不仅在听的过程中会因为文化背景知识层面的障碍影响对听力内容的理解,而且还会极大地阻碍他们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对教师而言,英语听力课堂效益就会很低,进而转化成英语教育教学费时费力的问题。因此,要想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益和发展大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和传授,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关键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教学方法

在当今社会中,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了解其语言的文化特点。语言来源于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而英语文化就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英语学习中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在大学英语的课程中,听说教学是一门必修课,英语教师要将文化教学内容融入视听教学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深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能够激励学生们有更大的兴趣和动力去了解和学习这门课程。

一、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普及的现状

学习英语首先要学习文化。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文化,执行着向世界介绍或让人们了解自身的一项任务。因此,文化知识是开始学习知识的重要入门步骤。现今社会,人们对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比较重视,但是对于年轻的一代人来说,文化对于他们来说很遥远,并且比较枯燥。有老师认为,这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有关。大多数老师及学生对此并不重视,认为文化只是教学中的装饰品。渐渐地,学习一项新技能时,许多人并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因此,要想把英语学好,首先要学习文化背景。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普及的缺失

英语语言学习在当今中国社会已成为十分普遍的一种行为,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进行英语学习。但是,在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和教师更注重于语言技能的学习,侧重于对词汇和句型的扎实打底,以至于在听力的过程中会对文化知识有所欠缺。以亲属称呼为例,在中国,有长幼尊卑的历史,所以,每一个称呼都分的很清楚,像叔叔,阿姨等。而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分的过于清楚,所以,叔叔和舅舅都是uncle,而阿姨和姑姑都是aunt。林丽(2018)在文章中说过,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差异,以及背景不同,两种语言会造成翻译偏差或错误。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种细节。语言的学习不可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教师对于英语专业考试越来越重视,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其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越来越重视听力部分,这让许多人学习英语进入瓶颈期。在课堂中,如果老师不主动教授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而学生又不主动习得有关于这一方面的相关文化背景,这就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对于所要了解的文化知识愈来愈抗拒。使得在学习中忽视了除语言之外的相关必要性学习。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不同,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分析与理解,在英语教学中让学习听力的人遇到许多的理解障碍。

(二)英语交流中对文化背景的忽视

如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国家之间交流密切,所以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学科首先要培养好语言能力。世界的各大经济体在不断壮大,彼此之间会经常交流学习,不可否认的是,这是文化输出的一种方式。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很多场合作为交流用语,这也意味着英语是文化产业输出的一个主力军。跨文化交际在中国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文化交际不应只停滞在口头用语上,也应该涉及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在中国所涉及语言交流最广泛的地方就是学校,学生一旦步入其中,就脱离不了语言的学习,自然会有许多接触的机会。纵观社会上的论坛和会议,不难看出学校的毕业生在语言交际方面明显欠缺,而且缺乏自信。凡是涉及英语交谈的地方,都会暴露出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中西方文化不同,所谓的说话以及行为举止方面都会有所不同,王荐(2017)认为教材设计上文化的缺失应当被重视起来,不应当只是记住单词和短语,却并无过多了解,老师和学生不应该忽视对话中的英语交流以及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

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一般都设有英语听说这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听力以及口语能力为目的,是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英语能力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就目前发展来看,听说教学的发展还很顺利,而且,也在不断地创新中。

但是,现在的学生英语基礎差,由于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管理逐渐松懈,而对学习的兴趣不断减弱,以至于不会扎实自己的已经学会的技能。课堂教学模式老套,传统的跟听模式已经无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并且实践的机会很少,在做中学无法实现。

(一)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有关于英语的学习开始课堂化和正规化。从接触英语到深入的学习英语,由入门到熟练运用,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我们会发现,进入到大学时,许多老师会强调英语的运用实践,而不单单是书写的练习。因此在英语教育更加完善的大学中学习时,会发现大学英语听说这门课程。但是,有些人不屑一顾,认为考上了好的学校,就不必注重英语语言的学习,也因此荒废了原先很好的英语学习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在考试中,许多人在英语专业的考试中失利。首先,以专业考试为例。近年来,教育部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学习,是以开设专业的正规化考试,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自己的不足。我们会发现在考试中,在词汇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了听力的实践题目,让备考的学生不会过于放弃这部分的重点。其次,在课堂上引进外语教师,适当的增强学生对于听说教学的兴趣,通过网络视频方式,例如,讲一节有关于拿破仑的课程,借由图片展示以及影音教学,使人物形象丰满,让视觉连接听力和口语,用描述或者模仿其人物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其中,身临其境。在大学开设听说教学也可以为社会相关研究方向领域输送人才,为未来的语言研究方向和交流性质等工作提供精英型人员。

(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大学英语视听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因此,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就很难深刻理解。对于学习语言的人来说,掌握一门技巧,通常是一个学习与积累的过程。首先,许多人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要掌握它的基础要点,例如,音标,单词,句型和语法等。大多数老师认为,学好这些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成绩,其实则不然。在大学的英语学习,不单单是词汇的积累与运用,它更是一个吸取与采纳的过程。这时候的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书面的书写,换句话来说,也是实践的开始与摸索。这在大学的听说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其次,大學中的英语学习不仅要写好也要听好。所谓的文化背景知识运用就是在听到的同时理解它的正确意思。在西方国家,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当特别喜欢一个人时,可以用狗来表示,比如lucky dog 幸运儿。最重要的一点是,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运用在大学听说教育中,不仅提高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还能在学习中更好的了解相应的知识背景,为相关知识学习提供有用的素材以及帮助。

(三)英语文化背景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推动下,英语作用于各个领域之中,包括大学英语教育中。以大学听说教学为例,目前大学听说教学处于一个进步阶段,在不断地进行整合和创新。我国目前就视听说研究,大多偏向于方法研究,例如,教学策略和方法。肖婷(2019)在文中曾提到语言与精听的教学力度不够,而后提出重视语言基础并分层授课的方法。也有一些偏向于新时期的现状与就情况来调整教学方式的一些方案,彭晓风(2019)在英美文化背景文化知识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中提出过文化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以及有利之处。这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尤以视听说教学为例的课程当中,起到了创新的作用,并且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条以文化为线索的英语学习教学方式。国外目前对于互联网的普及产生大量研究,第七届国际语言和艺术会议论文集(ICLA2018)中就提出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渠道来提高学生对于听说技能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动力。第三届当代教育,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国际会议(ICCESSH 2018)中提出教师利用学习资料将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为例提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文化教育。Gloria Gil, Renata Gomes Luis(2016)两位曾提出文化与语言的研究以提高教育教学。而后,部分研究开始倾向于文化教学部分,这对于文化教学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

三、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大学英语视听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文化是一种语言的表达,因此,了解文化背景知识是为学习语言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大学学习英语,不可忽视的就是视听教育,不可松懈的练习就是口语和听力的练习,很多学生会通过对话和观看电影的方式学习语言以及了解文化知识,这不但实现了跨文化交流,更很好地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量。

(一)英语文化的大学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进入到大学接触语言类的学科教程英语时,会有涉及口语及听力的课程,叫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这门课我们并不陌生,只要你大学学习有关于语言类的课程,基本上都会有这门课程。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沟通工具及纽带,是不可缺少的存在,近几年也在逐步发展听说能力强的人才。不可否认的是,在世界文化相交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但是,在大学的课堂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发言的机会,上课时间有限,又因个人性格所导致不愿意当众发言,导致学生口语以及听力的能力没有得到及时的锻炼。过于关注答案让学生忽视了英语阅读或听力中的内容,使得他们在做题之后无法说出大致的听力内容,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活学活用。虽然在努力改善这一状况,但对于以成绩论真章的教学中,学生们更倾向于追寻正确答案,而不是通过这篇故事或听力了解到了什么背景知识,又发现了哪些西方文化的魅力,本末倒置。学生也因此错过关于文化的知识,让学习语言的道路更加缓慢。

(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大学听说教学中的体现

教育改革以来,教师在不断地寻找着如何发创新和发展好现代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涉及各个领域,老师会根据每年的教材及所涉及的社会相关案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创新型教学。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我们会发现教科书也在不断的修订教材,在书中的对话里加上一些涉及文化背景知识的地方。大学听说教育重视的就是听力和口语。我们在学习中发现,有些词组或句子并不是直接翻译过来的,而是根据西方的相关历史文化和习俗来展现的。英美的俚语在所学习的阅读中会有很多的描摹:

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如果让一个刚刚英语入门的学生翻译这句话,他也许会翻译成“当猫离开的时候,老鼠将会玩耍”。我们都了解猫与老鼠是食物链的关系,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认为猫是一种不吉祥的动物,开始肆意的猎杀这种动物,以至于最后老鼠泛滥成灾,黑死病横扫欧洲大陆。其实这句话翻译过来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其中,“cross”在这里是十字架的意思,是耶稣死亡时背负的十字架,侧面表达了现实生活中,人生的负重与苦难。还有很多这样的俗语,语言与文化相结合,这些对于语言的描述和背景故事更好的展现了英语语言的魄力。

(三)英语文化教学常用教学方法

教育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作出相应改变,这里有一个优点,就是及时更新的素材会让学生带来更好地学习了解所学的知识,教师也会就地取材,即时有效的提供有用的课外信息。从而渗透到英语课堂中,引导学生专注于文化内容。这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也将相应内容所包含。电影式导入文化,现代社会中最不缺少的就是娱乐,电影作为最普通也最亲民化的一种娱乐,很多人愿意到电影院去欣赏影片,从而获取最新的文化活动。内地上映电影《复仇者联盟4》,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英语教材,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引出英美个人英雄主义文化,利用这一点,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播放方式,播放相关片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知识,两者相结合,效果显著。

(四)英语文化教学实践案例探究

我国主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所以大学英语教育应该把文化教育列入其语言文化中。我国主要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所以大学英语教育应该把文化教育列入其语言文化之中。李雯艳在调查报告中发现,大多数老师倾向于向学生进行文化背景知识教学,这就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了解了课本知识,更让他们接触到了课外知识,丰富了视野,但根据其中所了解到的情况,学生的态度让人很是担忧,近一半的學生对文化教育并不感兴趣,甚至可以说他们没有意识到文化知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语言文化不可分割,当然,随着发展,更多的学生认为,了解所学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不可忽略的第一部分。这与学校的学习氛围也有关联。首先,教师重视文化教育,学生也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及目标,这样可以为后续学习的展开做好准备工作。大学英语听说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将听力和口语进行结合,只有听懂才会将口语练习的更好。以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视听课程为例,其中一节课是观看电影THE HELP。课堂开始,老师让学生通过影片名来幻想一下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电影,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引导学生的口语表达,然后通过影片了解所要讲解的故事,引出故事背后的社会背景,借此,将文化带入电影,展开教学。其次,学生做到自我学习。语言的学习可以说是接触一门新的技能,这个技能要通过你的不断了解,不断的挖掘,才会更好的学习到其中的精髓以及魅力。英语语言的学习其实就是了解英语文化的过程,将学习文化和学习语言相结合,是现在大学中尝试的教学方法。

四、结语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不断地进步中,有关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在不断地渗透在教育中。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产,而了解文化就是对一门语言的尊重。大学听说教学的发展为发展不均衡学习的学生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也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新的学习方向,在抓好基础的同时,不会懈怠相关技能的能力提高,让学生在口语对话中发现乐趣,在听力中加强能力,实现进一步的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 陈静.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J].英语广场,2018(10):84-85.

[2] 赖丽萍.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模式构建[J].海外英语,2019(16):277-278.

[3] 李雯艳.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调查报告[J].中国校外教育,2013(18):90+21.

[4] 林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2):61-63.

[5] 林晨健.新时期我国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8(49):264+267.

[6] 孟娴.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J].教育现代化,2019,6(30):63-64.

[7] 彭晓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4):127-129.

[8] 孙宝凤.浅谈跨文化视角下的英语习语翻译[J].科技视界,2018(03):99-100.

[9] 肖婷.浅析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的教学难点及教学策略[J].英语广场,2019(05):100-101.

[10] 王荐.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多元文化缺失问题的应对策略[J].中国冶金教育,2017(05):35-36.

[11] 吴颖,阙紫江.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文化缺失类型及教学策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0):75-77.

[12] 杨桦.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中国西部科技,2010,9(36):110-112.

[13] Abang Muhammad Rizkan, Mukhaiyar Mukhaiyar, Refnaldi Refnaidi.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and Arts(ICLA2018).https://doi.org/10.2991/icla-18.2019.48.

[14] Gloria Gil, Renata Gomes Luis. Discussing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relationship to inform English as an additional/foreign language pedag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J]. Horizontes,2016,15(01).

作者简介:慈怡涵,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略谈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