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阅读现状分析及培养措施探讨

2020-05-09 10:08周丽娟
考试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初中数学问题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经常发现初中生在数学阅读上出现错误,而这些错误发生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初中生内在因素,如不自信、太粗心等,所以这就会影响初中生的学习效率,从而降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围绕如何解决初中生数学阅读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阅读;问题;探究

一、  当前初中生在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生存在不读题的情况

在初中数学中,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在计算练习题时,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再进行做题。但是,由于大多数初中生缺乏耐心,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数学习题的要求基本一致,这就使得初中生会在做题时基本省略题目要求,在内心默认题目要求后直接进行做题。虽然这样的数学阅读方式,在平时的习题练习中没有什么问题,就算因为审题不细导致计算错误,还是可以重新审题再行计算。但是,当在正式考试中出现这种问题就会直接导致失分,并且经统计,绝大多数中考失利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审题不细,导致理解错误题目要求,最后使得在不该丢分的题目中白白失分。

(二)初中生存在读不懂题的情况

其实,初中数学的习题难度并不是太高,但是总是有些学生读不懂题目,那么同样地,出现此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有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总是玩忽职守,经常在课堂上瞌睡打盹,这就自然而然地没有理解任何书本中的数学知识,因此在做题时无法理解题目含义,从而读不懂题目就在所难免。

其次,还有一类学生是受到小学教育的影响,这是由于这些学生在小学学习数学时,总是依靠父母及数学教师给自己讲题,必须要在他人的指引下才能理解数学题意,这样才可以产生解题思路。

(三)初中生存在读错题的情况

在初中数学的习题练习中,最常见的一种失分方式,就是学生总会读错题,而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有些数学题目中的数学符号较为相似,这就使得初中生经常在审题的过程中,误将相似的数学符号加入计算过程中,从而使得一错再错。

比如,在学习《二次函数》后,初中生总是会遇到较为复杂的方程式,如“函数y=(m-1)x2m-2mx+1是抛物线,求m的值。”从这道题目中可以看出,第一个未知变量x的右上角是2m的次方数,那么这就会使得初中生会把这个次方数中的2m,与2mx中的mx搞混淆,从而使得使得带入的方程式是错误的,所以求得的未知数m的值也是错误的。

二、 解决初中生数学阅读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通过数形结合法转换数学题目的抽象概念

在我国初中数学的教材习题解法中,数形结合是最常见,同时也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解题方法,如函數方程、图形求证等方面都有应用。而在初中教材及配套习题中,虽然习题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如集合、三角函数、方程式等类型问题,但是同样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梳理题目逻辑,从而直观明了地求解答案。另外,在近年的中考考试题目中,也逐渐增多利用数形结合求解的填空或应用题,这就使得初中生在平日内练习习题时,要尽量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解题,从避免出现初中数学阅读错误问题。

例 A站和B站的相隔距离为480公里,如果一辆普快火车从A站缓慢开始行驶,平均每小时可以行驶90公里。同时,如果一辆特快火车从B站也开始行驶,平均每小时可以行驶140公里。

(1)普快火车在从A站开出行驶了1个小时后,特快火车再从B站开出。这是两辆火车的行驶方向是相反的,那么请问特快火车需要再行驶多少小时可以遇到普快火车呢?

(2)如果两辆火车同时分别从A站和B站开出,那么请问在行驶多少小时后,两辆火车的相隔距离为600公里?

(3)如果两辆火车同时从A站开出,并且普快火车在特快火车的后面行驶,那么请问在多少小时后特快火车可以与普快火车保持600公里的距离?

(4)如果两辆火车同时从A站开出,并且特快火车在普快火车的后面行驶,那么请问特快火车需要多少小时就可以赶上普快火车呢?

(5)当普快火车从A站出发已行驶1个小时后,特快火车在普快火车的后面行驶,那么请问现在特快火车需要多少小时才可以赶上普快火车呢?

(1)由图可知,该题目中存在的元素关系为:

普快火车行驶的总公里数+特快火车行驶的总公里数=480(公里)

解:设特快火车行驶x小时后两辆火车会相遇。

则140x+90×(x+1)=480(公里)

∴x=39/23(小时)

因此,特快火车要再行驶39/23个小时后才可以遇到普快火车。

(2)由图可知:两辆火车共行驶的总路程+480=600(公里)

解:设x小时后两辆火车间隔600公里。

则(140+90)×x+480=600(公里)

解得230x=12

∴x=12/23(小时)

因此,两辆火车会在12/32个小时后间隔600公里。

(3)由题意可得,该题目中存在的元素关系为:

特快行驶的总公里数-普快行驶的总公里数+480=600(公里)

解:设x小时后两辆火车的间隔距离为600公里。

则(140-90)×x+480=600(公里)

解得50x=120

∴x=2.4

因此,在2.4个小时后特快火车可以与普快火车保持600公里的距离。

(4)由图可知:特快火车形式的总路程=普快火车行驶的总路程+480

解:设x小时后特快火车可以感受普快火车。

则140x=90x+480

解得50x=480

∴x=9.6

因此,特快火车需要9.6个小时就可以赶上普快火车。

(5)由题意可得,该题目中存在的元素关系为:

特快火车行驶的总路程=普快火车行驶的总路程+480

解:设特快火车开出x小时后才可以赶上普快火车。

则140x=90×(x+1)+480

解得50x=570

∴x=11.4(小时)

因此,现在特快火车需要11.4个小时才可以赶上普快火车。

(二)重视初中数学举一反三的教学思路

在当前大多数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总是把定势思维作为学习初中数学的重要教学思想,而初中生使用定势思维去思索数学题目,虽然可以解决普通的数学习题,但是遇到数学元素多样化的题目,定势思维反而成为束缚初中生解题思路的绊脚石,从而出现读不懂题目的问题。并且在新课改的应召下,要求初中数学应转向以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意识为主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师可以让初中生通过大量的数学习题实践,从而形成举一反三的数学逻辑思维,这就加深初中生对于数学题目的理解程度,进而降低出现读题失误的概率。

例 原题为:小白和小黑两人同時开始制作零件,如果小白一个人要做完需要20个小时,如果小黑一个人要做完则需要12个小时。而如果两个人一起制作的话,请问在多数小时内可以制作完?

原题解:设两人合作x小时完成此工作,由此可知:

x/20+x/12=1

由此可得:x=7.5(小时)

答:两人合作7.5小时完成。

变式1:小白和小黑两人同时开始制作零件,如果小白一个人要做完需要20个小时,如果小黑一个人要做完则需要12个小时。而如果小白事先已经制作了4个小时,现在要求小黑也加入制作,请问这两个人要多少小时才能制作完?

变式1解:设两人合作还需x小时完成此工作,由此可知:

4/20+(1/20+1/12)×x=1

由此可得:x=6

答:两人合作还要6小时完成。

变式2:小白和小黑两人同时开始制作零件,如果小白一个人要做完需要20个小时,如果小黑一个人要做完则需要12个小时。而如果小白事先已经制作了4个小时,现在要求剩余的工程都由小黑制作,请问小黑要多少小时才能制作完2/3的零件量?

变式2解:设共需x小时完成此工作,由此可知:

x/20+(x-4)/12=2/3

由此可得:x=7.5

答:共要7.5小时完成此工作的2/3。

(三)建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间积极归纳错题类型

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分成若干个的探讨学习小组,而小组由若干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并让小组学生自行推选小组组长,然后让以优生带差生的一种形式进行学习。而这样安排的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为了避免有些初中生因读不懂、怕读题钻进牛角尖,所以可以利用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其他同学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开导心理,从而建立自信心重新思考题目。其二,由于班级内有学生成绩、座位先后的差别,使得前后座的学生们之间逐渐产生了心理隔阂,这就很不利于建设优秀团结的班级团体。因此,通过这样的分组学习的形式,既可以降低出现读题失误的概率,又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从而有利于建设优秀的学习环境,进而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三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得初中生转变审题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初中生的解题思路,从而避免出现初中数学阅读错误问题,进而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庆铁.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1(22):10.

[2]朱昌宝.初中生数学阅读力培养策略探析[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3(1):44-46.

作者简介:周丽娟,中学二级,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初中数学问题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山有路“读”为径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