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网络内容意识形态对策分析

2020-05-09 09:47姚诗雨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工作学生

摘 要: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快速发展的网络环境给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去了新鲜的动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冲击,意识形态的斗争由线下转向了线上,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要构成,如此一来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就更加艰巨及重要。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全媒体传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如今,新时代也可被看作是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在网络的世界,人人均可发声,5G时代的的到来,随着上网速度的不断加快,这无疑使得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被撼动,大学生群体作为网民的主要群体,受网络的影响深,网络载体的发展让智能手机更大面积的普及,它给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注入了新的血液,但也给了西方国家机会去利用它们对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发展,通过对生活方式的传输表达宣扬他们的理论价值和思想,从而弱化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甚至用其错误的言论误导了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们,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下降影响到了大学生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构建,大学生们是我党政治参与的重要后备力量,他们的心理以及行为的变化都被我国政府所关心。网络的开放性对学生来说网络内容的负面影响力及其深远,一旦学生自身的判断力弱就会对其的理性信念造成瓦解。因此,重点关注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要科学严格的规范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工作,达到育人与谐校园的建设以及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的共同进行。

一、健全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法律法规监督管理与教育

秩序是自由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空间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这个“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在约束的前提下开展自由活动,互联网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需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进行传播。而我们在网络意识形态的法律法规制度管理这里较为空白,理论研究也较为滞后,导致我们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难以进步。在高校这个学术自由,多元化思潮汇聚的地方,更需要法律的硬性管理,其中需要包括对网络的信息内容的监督检查、网络信息发布的监督治理、非法信息的治理等等,利用法律的约束及时研判错误思潮,做好阻止错误思潮的持续性和蔓延性,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加强和完善提高我国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意识及建设治理。在高校內做好监督管理,提高我们的网络监督水平,利用好网络云技术,精准定位网络背后的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去点燃学生不良情绪,发酵问题以及肆意传播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法分子。最好可以根据我们前期的预判工作,从而制定好制度政策强化管理水平。为了防微杜渐,我们的任何监督,教育和管理制度都必须要立足于法律,对于那些愿意接受教育,马克思主义引导的学生,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引导教育,端正其思想,而对于顽固分子则要进一步的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人才队伍建设

学生的心理状态、精神世界不容忽视,大学四年的高校生活学校必须做好育人工作,不得忽视任何情况,在学生入校之初就应该报以高度的重视。网络世界纷繁复杂,别有用心之人混着网络的虚拟性肆意进行传播凡主流的意识形态去干扰主流意识形态还危及健全的大学生们,这样也就十分迫切的需要我们的教师队伍、治理队伍有着高度的政治素养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例如,思政部老师们利用好每堂思政课给学生传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辅导员们利用好每节班会课以及所有团体活动,其中团体活动正是将理论转为实践最好,是我们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最好的形式,是我们的主义意识形态被学生们去了解、理解以及实践行动,深入贯彻,深入马克思主义理解的最好方式。

治理队伍要保持专业性和时代性。专业性就需要我们治理队伍的专家们对新技术、新语言的敏感度和了解度需要提升和加强,专业的治理队伍需要对网络舆情反应灵敏,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处置整个过程统一协调、效率也要保质保量,网络上大学生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有高敏感度做到准确把脉,问题出现后要对此类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任何小问题都要做到防微杜渐并且对学生做好理性引导,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性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业性,我们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自己,用网络上先进的宣传手段和宣传语言,不断提高自我的政治素养,用最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学术理论,用最前沿的学术理论成果给学生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逐渐了解,接受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三、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方法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了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古板老旧的理论知识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网络加快着进入高校校园的步伐,网络也在不断地深入着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网络自媒体现如今的发展已可以达到一定水准的开放性、随着网络的发展方式也更加便捷,而高度的开放性发展以及传播成本的低廉也会导致它一定程度上的复杂性,人人都可以使用网络自媒体这个平台,在网络上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也使得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有关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上面的理论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网络,要想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上面取得行之有效的成绩,我们就必须要掌握先进,先发制人,从时代,网络发展的角度上去研究,贴近现实,做好预判、准备工作,不断地更新我们的理论知识,创新我们的治理方式与治理手段。

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着眼于我国高校师生的现实需求,在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后出台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要充分发挥好高校的网络平台,由专人每天积极发布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事例,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们培育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自觉的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对当下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进行辩证分析和理性思考,从而增强学生理性思考,分辨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必须倡导贴近学生,以学生为主的方式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好网络的各自特性尤其是网络自带的交互特性,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的自媒体公众号,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些公众号、贴吧、微博等等社交软件平台,与学生们进行全方位的沟通,用学生愿意听的案例,最新的网络用语不仅达到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使师生之间交流打破了传统模式,打破了仅仅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单向交流,实现了学生们自我学习和由老师引领的相互协调,进而提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唤起学生的主动性。网络新时代的到来对意识形态工作猛烈的冲击,这使得高校更应该去抓住新科技带来的机会,更好的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体去巩固我们的主流话语权。方法的创新必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要深入开展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调查研究工作,不断的去更新知识,创新工作方法。现如今,仅仅是书本知识,理论知识的灌输已远远不够,无法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认同的目的,更难达到对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的方法革新。与我国以往的意识形态宣传方式,网络的发达,新媒体的运用,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更加新颖、多变,也因此我们更不能落后,要紧跟国际发展大势,做好治理工作的改进与创新工作,我党的理念也就是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方式上也要不断的进行自我革命,自己发展自己,自己修正自己。

最后必须要对迅猛发展的网络和是不断扩散的网络自媒体有着清醒的认识,做到为我所用,以及清扫不良,确保我们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出现偏差,做好健康积极的育人工作,各个环节协同发力,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我高校的引导地位,不断地发展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工作阵地,确保了我党的执政安全以及我国的稳步发展,为我国的高校学术水平的发展打下稳定的环境基础和良好的学术氛围。

参考文献

[1] 唐林峰.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地位[J].法制与社会,2017(05).

[2] 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N].

[3] 洪鼎芝.信息时代正在变革的世界[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120.

[4] 杨莉,刘媛婷.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N].2019-08.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姚诗雨(1994.05- ),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培华学院,智能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工作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不工作,爽飞了?
学生写话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