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在创新创业指导工作中的困境和出路

2020-05-09 09:47储靖伦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辅导员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高校辅导员在创新创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然而,当下高校辅导员在学业指导工作中存在事务繁杂,精力分散,自身知识体系单一、指导目标模糊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文章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思考了辅导员在双创背景下学业指导能力的提升路径,以期能为以后的学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辅导员;学业指导;创新创业

2014年,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分为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党团和班级建设能力、学业指导能力、日常事务管理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能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危机事件应对能力、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能力、理论创新和实践研究能力等9个方面。其中,学业指导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兴趣、开展学风建设、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等。当下,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双创氛围日益浓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这对辅导员的学业指导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一、辅导员学业指导在“双创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意义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曾给学业指导下过定义,“学业指导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在学习方面提供的指导和帮助,服务范围涉及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所有方面,旨在充分利用高校资源,设计反映学生能力和兴趣的计划,确立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和目标。”根据以上定义可总结出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工作具有涉及范围广、个性化指导、专业培养与心理建设相结合的特点,在“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

创新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有法律、经济、计算机、文学、艺术等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作为支撑。辅导员可以通过学业指导工作充分调动高校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学习规划,让学生对每一个学科门类的知识都有所涉猎,搭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创新创业的工作筑牢基础。

(二)挖掘学生专长发挥自身优势

辅导员深居一线,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对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如数家珍,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点。因此,辅导员便于在日常的师生谈心谈话活动中因材施教,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发掘专长,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以发散式思维提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三)提升学生的逆商和责任感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辅导员承担着学生品德塑造和心理建树的重要任务。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培养顽强拼搏的毅力和处变不惊的心态,将有效提升学生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应对挫折和风险的能力。

二、辅导员在双创学业指导中面临的困境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辅导员对双创工作的学业指导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还面临一些问题和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工作任务繁重,精力分散

虽然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指出目前高校应按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以专为主,专兼结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但不少辅导员职责范围越来越广,身兼多职,事务缠身,无法在双创工作的学业指导工作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二)知识结构单一,指导乏力

创新创业指导工作较为复杂,需要有经济、法律、计算机、艺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作為后盾支撑。从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招聘来看,辅导员的专业以思政类等文科专业居多,虽然可调动高校的资源,为学生涉猎更多的学科领域提供便利,但自身知识体系较为单一,很难对学生开展跨学科的指导教育。此外,辅导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循环圈,与社会外界的接触较少,双创学业指导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难免会有所降低。

(三)指导目标模糊,缺乏针对性

学业指导知识辅导员众多工作中的一类,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辅导员在双创工作的学业指导中,缺乏明确的工作目标,往往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实行统一化的指导和管理,即便具备因材施教的先天优势,在实际学业指导中不免缺乏针对性,工作重点不突出。

三、“双创型”人才体系背景下辅导员学业指导工作提升路径

(一)建立专兼指导团队,减轻辅导员学业指导压力

术业有专攻,辅导员由于学科背景的单一性,很难同时指导多学科的学生。辅导员可借助专业学科教师的力量,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团队,完成好对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指导。高校辅导员既可邀请学界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展专业前沿知识讲座,也可邀请业界的精英人士学校做报告,让学生切实感受社会需要怎样的专业人才,反省自身的不足,让学业指导有目标、有动力。

(二)提供交流平台,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辅导员的生活和工作圈子较为封闭,学校应为其提供跨学科、跨学校、跨行业的交流平台,让辅导员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学科、不同性质高校,甚至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士多交流、多沟通、多学习、多思考,从而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双创学业指导工作提供便利。

(三)制定总体规划,提升创新创业指导工作效率

高校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制定较为系统的指导方案,分年级、分阶段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对于大一新生,应加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指导,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大二学生,应充分调动学校多方资源,督促学生打牢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开展跨学科的学习,逐渐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体系;对于大三学生,应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和竞赛的指导,鼓励学生组建双创团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对于大四学生,除了做好学生就业、毕业工作外,还应积极帮助学生孵化创新成果,并将其推向市场,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四、结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下,高校辅导员的学业指导工作要在学风建设、学科指导、职业规划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双创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辅导员应充分借用高校资源,提升综合素质,为学生搭建完善的知识架构,有规划、有目标地引导学生完成创新创业项目建设,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双创学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S].教思政〔2014〕2 号.

[2]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走进美国高校事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郭晓亮,王冬梅.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学业指导工作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03).

[4] 石卿志.关于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的对策思考[J].中国培训,2016(10).

[5] 褚诗茜.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

作者简介:储靖伦(1991.10- ),女,汉族,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