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企业国际投融资管理体系研究

2020-05-09 10:44贺俊峰李梦晨郭鑫昌王天祺傅乐
理论与创新 2020年4期
关键词:投融资管理体系

贺俊峰 李梦晨 郭鑫昌 王天祺 傅乐

【摘  要】随着能源企业国际业务比重不断加大,投融资业务需求持续涌现,对能源企业的投融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文分析了能源企业国际项目投融资管理在组织体系、信息体系、导诊体系等8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管理现状,深入研究解决问题,提出了投融资管理“八大体系”,以此夯实投融资管理基础,围绕“市场和项目”两大中心任务,推动公司国际业务战略实施和国际项目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能源企业;国际项目;投融资;管理体系

引言

能源企业市场、创新和国际化成为“走出去”的重要引领,集中体现在国际业务的投融资管理上,投融资是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能源企业国际投融资管理水平,本文从能源企业国际投融资管理现状及问题入手,系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进而形成能源企业国际投融资项目的管理体系,以期对未来发展及同行业形成借鉴。

1.国际油气管道投融资管理现状及问题

1.1組织体系不够健全

组织体系尚不能完全满足投融资业务的实际需要:一是组织机构不能独立开展工作;二是组织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三是组织责任的落实还缺乏力度;四是组织文化还不够成熟,发挥作用不够突出。

1.2信息体系发展不足

信息体系储存内容还不能实现自由高效配置:一是政策信息储备不足,内部政策不够明朗,各国属地政策掌握不足;二是市场信息掌握不够充分,停留在文件传达的层面;三是专业信息掌握不足,无法实现融会贯通;四是沟通信息共享不足,沟通效率不高。

1.3储库体系尚未完善

投融资渠道资源不足,投融资业务调动资源推动项目的能力不足:一是银行贷款渠道过少,局限在国内银行贷款范围内;二是保险资源渠道不够畅通,国内保险机构合作不足,国际保险资源未能使用;三是基金资源渠道欠缺,尚未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

1.4导诊体系不太清晰

投融资项目不同阶段如何参与引导发挥作用不足:一是开发阶段了解较少,前期接触不足;二是运作阶段孤立分析,不能提供有效推动方案;三是促进阶段执行力度不足,引导与执行脱节;四是实施阶段耐力不足,未能充分认识投融资项目的长周期性。

1.5运作体系难以发力

运作体系时空架构不够科学,不能高效发力:一是纵向上与主管部门界面不够清晰;二是横向上,风险把控与同级部门结合不足;三是周期上,尚未对投融资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把控;四是空间上,尚未实现外部拓展,局限在内部运作。

1.6创新体系质量不高

投融资作为新兴任务,创新体系发挥作用不足:一是导师制的创新平台尚未完善,导师资源不足,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二是竞赛制创新体制重视不够,积累未能及时转为工作成果;三是自主创新不够,被动开拓比较普遍;四是交互创新不足,闭门造车形成短视。

1.7成长体系缺乏活力

成长体系不能有效发挥,团队创造性有待提高:一是成长基础比较薄弱,缺乏投融资经验;二是提升研究精力有限,忙碌于具体业务,理论修养不足;三是统筹兼顾不够,综合协调能力有限;四是过程分析总结不及时,经验积累不够系统。

1.8发展体系比较孤立

发展体系缺乏与关联领域的联系,孤立发展作用有限:一是战略协同不足,未与公司战略紧密结合,实践性不足;二是市场协同不够,未充分与市场实现共享推动;三是财税法律协同有限,各自掌握资源难以融合推动;四是综合协同意识淡薄,综合协调能力不足。

2.国际油气管道投融资管理体系研究

2.1完善投融资组织体系

(1)持续完善组织机构。一要积极履行临时职责,二要积极履行组织职责,三要积极履行工作职责,确保各类业务随时得到执行。(2)持续完善组织制度。一要明确工作内容,二要明确岗位职责,三要明确运营环境,确保投融资工作在公司体制和机制流程下进行。(3)持续完善组织责任。一要制定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二要落实一岗双责,三要落实涉密责任,四要落实汇报责任,积极参加工作座谈会。(4)持续完善组织文化。一要落实工作纪律,二要紧跟工作节奏,“8小时+业余”自由结合;三要实施“调研+拜访”的综合学习模式;四要倡导“探索+修正”相结合的工作作风。

2.2构建投融资信息体系

(1)融汇政策信息。一要疏通政府部门渠道,包括各级国资委、发改委、商务部以及外汇管理局等;二要疏通上级部门渠道,梳理相关政策规定;三要疏通各国交流渠道,构建境外投资政策库。(2)融汇市场信息。一要跟踪F+EPC协助融资市场;二要跟踪BOT系列融投建管市场;三要跟踪分布式燃气投资市场,为微小型投融建管项目打好品牌。(3)融汇专业信息。一要汲取融资专业信息;二要汲取风险专业信息,形成风险指导手册;三要汲取合同法律专业信息;四要汲取财税专业信息;五要汲取保险专业信息;六要汲取基金专业信息;七要汲取预算专业信息;八要汲取项目专业信息。(4)融汇沟通信息。一要与主管部门确保纵向畅通;二要与平行部门确保横向畅通;三要与前方人员确保前向畅通;四要与金融机构确保定向畅通;五要与合作机构确保外向畅通,实现多元沟通。

2.3建立投融资储库体系

(1)建立银行贷款渠道。一要搜寻政策银行渠道,二要搜寻商业银行渠道,三要搜寻国际银行渠道,四要搜寻属地银行渠道,形成银行承贷资源管理库。(2)建立保险资源渠道。一要建立国内信保渠道,二要建立国际信保渠道,三要建立商业保险渠道,形成保险承保资源管理库。(3)建立基金资源渠道。一要建立基金公司关系,二要建立资本公司关系,三要建立证券公司关系,四要建立投资公司关系,五要建立投资企业关系,促进合作投资;六要促进自主投资。

2.4促成投融资导诊体系

(1)开发阶段实地把脉。一要把脉政府政策,确保源头可行;二要把脉法律法规,确保合规执行;三要把脉经济效益,确保效益可观;四要把脉融资渠道,确保融资畅通;五要把脉运作资源,确保合作共建;六要把脉执行模式,确保稳健运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2)运作阶段联合听诊。一要听发起人意见,看动机如何;二要听业主意见,看资金如何;三要听合作方意见,看利益如何;四要听设计者意见,看技术如何;五要听客户意见,看需求如何;六要听部门意见,看实施如何,判断整体实施的可行性。(3)促进阶段共同寻方。一要协助各国项目寻找合作者、资本公司、基金公司等投资者。二要协助各国项目寻找合作方,通过合作方促进融资方案的落地。三要与各国政府沟通获得资格权限。

2.5推动投融资运作体系

(1)促进纵向畅通。一要准确传达上级政策,二要全力推动前方诉求,促进上级政策的优化和调整,以满足前方的需求和国际化的形势需要。(2)强化横向畅通。一要紧密联系市场中心,跟踪前沿动态;二要紧密联系法律部门,确保合法合规;三要紧密联系财务部门,实现横向无障碍沟通。(3)加强周期疏导。一要了解项目背景,掌握其真正意图;二要摸清项目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三要规划项目发展,制定推动策略。

2.6打造投融资创新体系

(1)建立导师制创新平台。一要积极评聘专家人才,形成导师制管理梯队;二要深入研究专业领域,培养自发式研究团队,自发式的研究成为创新的源泉。(2)应用竞赛制创新体制。一要参与成果论文竞赛,形成竞赛型研究模式;二要推行专题成果积累,坚持日常型成果创造,总结提炼国际投融资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3)坚持自主化创新模式。一要自主申报课题,坚持自主型创新。二要协助其他课题,形成合作型创新,参与上级组织及公司其他部门承担的专业课题。

2.7疏通投融资成长体系

(1)奠定成长基础。一是基础信息管理,强调全面;二是基础风险分析,强调可控;三是基础方案编制,强调可行;四是基础业务处理,强调及时。(2)促进成长提升。一是业务提升训练,增强业务导向,以业务为导向增强实践能力。二是方法提升讨论,强调方式方法的重要性;三是技能提升培训,增强能力储备,鼓励和支持参与各类培训、研讨会、年会、专题会,增进投融资、保险、担保、资金、法律等专业知识,加强能力储备和资源储备。四是思维提升调研,增强大局战略,提供思路和方法,引导发展方向。(3)做好成长统筹。一要兼顾业务与管理,增强服务和管理意识,形成管理经验和管理规则;二要兼顾调查与分析,深入调研项目,提高组织调研和资源协调能力,通过专业分析和全面思考,形成调研报告。三要兼顾理论与实践,结合项目实际形成实践方案,增进实践能力;四要兼顾自主与协作,融会贯通内外部资源,促进工作的开展。

2.8促进投融资发展体系

(1)把握战略协同。一要愿景协同,确保同一航向,参与企业国际战略研究、公司战略研究,发挥投融资在国际市场开发中战略定位的作用。二要路径协同,确保统一手段,结合公司战略,践行企业发展模式,创新商业模式,以各类投融资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三要实施协同,确保统一程序,坚持执行上级单位的统一政策,按照流程办事,增强合规性和合法性。(2)把控市场协同。一要开发协同,保持方向一致,与市场开发重点区域保持一致,与市场开发重点领域保持一致。二要业务协同,保持思路一致,按照统一部署开展业务开拓,协同开展市场调研和项目谈判,以“可行、可控、有效益”为原则,研究制定“一对一”的投融资方案。三要效果协同,保持结果一致。(3)落实财律协同。一要需求协同,实现调研同步,投融资项目涉及的财税、法律等问题,在开发阶段与财务部门、法律部门实现同步调研。二要研究协同,实现科研同步,投融资项目对财税、法律的研究,实现与财务、法律部门的同步对接。三要应用协同,实现实践同步,投融资项目后续的财税、法律知识与境外机构、项目部等实现共享。(4)提升综合协同。一要政治协同,积极参与各类政治学习,坚守大政原则,贯穿工作始终,强化政治责任。二要文化协同,领悟企业文化,形成管理理念,宣扬正能量,号召团结性,鼓励合作的协同性。三要个体协同,协调业务开展与自身提高的关系,全方位提高个人协同发展能力。

3.结语

投融资是未来发展不可逆的潮流,提升投融资管理水平是潮流所向、形势所趋,本文研究的投融资管理体系突破了学界、行业的普通视角,虽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是仍需要不断通过实践进行检验,不断通过投融资项目的运作实现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本体系研究也一定存在诸多不足,希望在今后的管理中持续优化调整,以促进管理与实际需求的统一,促进能源企业战略布局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俊峰.国有企业F+EPC商业模式流程研究[D].中国硕士学术期刊网,2018.

[2] 李婉棣,廖学强,李晓可.EPC总承包商和小额股权投资方的义务、责任与风险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9, 41(3): 62-66.

[3] 王艳伟,王松江,潘发余.BOT-TOT-PPP项目综合集成融资模式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9(1):44-49.

[4] 盛慧峰,柯慧,吴晓波.基于“F+EPC”模式下的电力企业海外项目管理研究[J].城市建筑,2015(14):267-270.

[5] 梅世强,王雪青,毕星.跨国输油气管道项目融资模式结构研究[J].经济论坛,1999(8):49-51.

本文为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东南亚项目经理部公司级课题,课题号DNY-2019-02.中共廊坊市委办公室、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第一批“廊坊市青年拔尖人才”基金项目(2019.11-2022.11)。

作者简介:贺俊峰(1987- ),男,山西乡宁人,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东南亚项目经理部投融资小组组长,财务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为国际油气管道投融資管理、税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国际化等。

猜你喜欢
投融资管理体系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投融资关注榜(2019.5.15-2019.6.15)
投融资关注榜(2019.3.16-2019.4.15)
论多管理体系融合运行模式在企业中的探索与应用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新标准有助中小型企业推行ISO 14001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