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说理能力培养的路径

2020-05-09 10:20林桂平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计算

林桂平

摘要:说理教学是小学数学的启发式教学,通过说理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说理能力,进而形成有效的运算技能,达到数学计算深度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环境,爱说理;追本溯源,理算理;沟通联系,明算理;数形结合,联算理等路径对小学生数学说理能力加以培养。

关键词:计算;说理能力;路径

伴隨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传统形式的应试教育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需要全面提升各个学科的素质教育。说理能力的培养,即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则是数学学习思维培养的重中之重。通过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数学思维清晰化、条理化。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提升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说理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传统形式上以教师为本的课堂转化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辩论学习、生活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计算教学的兴趣,进而让学生积极跟随教师思路进行计算题的说理解答。在数学计算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学习说理能力。

算理的实际应用

在小学数学计算课中,要重视指导学生对于计算方法的理解以及掌握。要想指导学生精准掌握计算方法,熟练的进行计算,则需要在计算课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理能力,使其说清计算过程,阐明算理。例如,苏教版教材“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要解决“做2朵绸花用了6/7米的彩带,平均每朵绸花用彩带多少米?”这个问题时,学生列出算式后直接得出结果3/7米,“结果是3/7米,你是怎样想的?”教师追问道。学生思考片刻后:学生1:就是把6/7米中的6份平均分成2份,表示出这样的1份即:6÷2/7=3/7米;生2: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除以2,就等于被除数乘0.5,0.5也就是1/2;生3:可以用画图法说明:把6/7米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6/7米的1/2,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板书:6/7÷2=6/7×1/2=3/7米。通过学生的分析说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进而实现算理的理解。

解答步骤,说明算理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计算教学中,要把说理教学贯穿于应用题解答的全步骤当中。教学中,教师需要找准已知数量、未知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紧扣主题,展开解答思路,以引导学生说出整个解答步骤,说明算理,进而深入理解题意。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根据情境图列出算式(42+25)×4和42×4+25×4,并让学生说说解答的步骤:(42+25)×4先算一套服装多少钱,再算4套服装的钱;42×4+25×4先分别算出4件上衣和4条裤子各多少钱,再算出一共多少钱,由于都表示购买4套衣服的总价,可以写成(42+25)×4=42×4+25×4。这样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用具体的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算式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起“a与b的和个c,可以看作是a个c和b个c的和”,进一步沟通等号左右两个算式的关系,从而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这样让学生经历了解题过程中算式意义的再现、关联、提炼,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感知,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度理解,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既能培养说理能力、思维能力,又能深入理解题意,提升学生的说理能力。

数形结合,应用算理

小学数学计算课的教学中,多数的计算能力来源于数形结合。特别是在竖式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点子图突出算理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过程中每一步的意义,进而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例如,教学14×12的竖式计算时,当学生甲说:先算2×4=8,1×2=2,再算1×4=4,1×1=1。学生乙马上追问:28是怎么得到的?它表示什么呢?14的4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呢?14又表示什么呢?随后,教师根据学生乙提出的问题,借助点子图让学生先圈出2行,即例题中的2套,每行14个点就代表14本书,求2个14是多少就是2×14=28(本),剩下的10行就是例题中的10套,求10个14是多少就是10×14=140(本),140表示14个十,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这样利用具体的直观操作,既培养了学生说理的能力,又体会了算法间的共性,同时理解了算理,数学与图形有效结合,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意义,从而明晰积的定位。

小学计算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说理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点,用清晰的思路展示自己的计算解答方法。通过说理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深度学习的思维能力,理性学习的反思能力,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思维经验。

参考文献

[1]李红艳.发展我国中低收入群体消费信贷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7).

[2]周蓉.说理训练在数学教学中的效应浅析[J].读写算,2019(4).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南湖校区)

猜你喜欢
计算
“加边法”与“降价定理”在行列式计算中的应用
Hamilton圈问题的分子信标检测模型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多元化的误区及相关对策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