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新型师生关系 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2020-05-09 10:20王艳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班级管理效率

王艳

摘要: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以关爱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且能与老师真诚、平等相处的关系,是学生服从老师管理,自觉维护班级利益的基础。建构新型师生关系,本文从“欣赏,即关爱”“尊重,即激励”“理解,还要引导”“同行,共同成长”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意在从根本上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班级管理;班主任;效率

小学生的心理敏感,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关心和帮助,学生的一言一行教师应实时关注,学生的进步正确夸奖,犯错批评时要找原因,从点滴的小事上流露出教师的关爱,传递温暖的同时,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从根本上提升班级的管理效率。

欣赏即关爱

一个合格的教师会懂得去欣赏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在评价一个学生时,不懂得欣赏的教师往往会给出一些泛泛的评价,这些评价疏远了其与学生的距离。而在欣赏之下,教师会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能够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在学生需要安慰时,第一时间给学生以关心;在学生挑战困难时,给学生以鼓励,强化学生的内心,这就是班主任老师最实际的关爱行为。

例如,班级一个叫萌萌的学生,性格内向,也比较胆小。平时不喜欢与其他学生交流,在班会等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萌萌总是喜欢自己静静的看着他人。一次,我在班级组织的合唱比赛准备活动上,让她担任指挥,当她听到我说出指挥者的名字是自己时,非常惊讶。她惊讶的眼神看着我,下课时,我凑到她的身边,告诉她,我了解她,她显然不相信,因为我们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我说:“不了解你,怎么知道你喜欢音乐呢?而且很喜欢指挥。”她对于我这么了解她,更加惊讶了,我接着说:“因为老师发现你在活动课上,总是喜欢看音乐方面的书籍,老师猜想,你应该很喜欢。萌萌,既然喜欢就大胆地去追求,作为自己的一个梦想,去努力。老师相信你。”经过我的一番开导,萌萌胜任了指挥这个角色,并且这件事给她很大的信心和鼓励,我们也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关爱不是简单的关心,也不是语言上的表达,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关怀和照顾。小学生虽然对关爱的理解不够全面,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懂得谁对他们好,谁真正地爱他们,他们也会在心理产生一种亲近感,这种亲近感是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融入集体生活的基础。

尊重即激励

尊重是相互的,现在的班级管理并不是需要学生“怕”老师,而是希望学生从内心深处尊重老师,这种想法的产生首先需要老师尊重学生。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级的大事小情,老师都采取民主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商量,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学生交流时,要仔细、耐心倾听学生的话语,并且给学生以正面的解释和回复。尊重学生是一种激励,是一种思想上的鼓舞,能够提升学生的班级参与热情。

例如,“班规讨论会”主题班会上,我和学生围绕着班级的班规进行了讨论。先列出了十条班规,学生围绕着这十条进行补充。在“违反班规的学生要进行值日的处罚”方面,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应该进行分类,划分出犯错的性质和后果,根据性质和后果进行相应的处罚;有的学生则认为轻重应该由大家决定,每次都要进行讨论。就这样,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自己的看法,而我则在一旁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对于学生的一些较好的观点,我会进行记录和完善。学生看到我这样的做法,感受到了我的尊重,也更加热情地参与,尊重激励着他们积极融入到班级的决策参与之中。

尊重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众多教师应该反思的主要内容。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要比给学生鼓励性的话语更能激励学生,会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自强因素,学生将老师的尊重转变为约束自己的标尺、努力前进的动力,遵守班级记录,为班级争光添彩。

理解还须引导

理解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小学生虽然在想法上不够成熟,但很多时候,都是事出有因。教师要避免盲目地批评学生,否则削减了学生的信心,日后很难弥补。理解表现为对待学生的做法,不持否定的态度,而是与学生全面沟通,寻找根源,再引导学生进行改正。理解学生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甩手掌柜,理解学生的同时,也需要班主任的耐心引导,适当讲解,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自然就会懂得如何正确地做。

例如,“班级德育周评比”是学校对于每个班级的各个方面进行的一个综合性评价,其中有很多的详细的得分和扣分项。班级两个男生因为放学说话,被流动检查人员发现,扣了两分。第二天,班长告诉了我这个情况。我将两个孩子找到走廊里,两个孩子低着头,本以为我会批评他们,但我没有,而是第一时间询问了原因,得知一个孩子在给另一个孩子复述作业内容后,我给予了理解,同时给两个孩子“肯定”和“否定”。肯定的是一个孩子能够主动帮同学,另一个孩子能够有主动询问作业的意识和行为;否定的是学生在错误的时间段里询问。通过我的表述,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没有进行批评,而是“理解+引导”的做法,对学生进行了教育,转变了学生的认识。

理解之余需要班主任老师做很多事情,理解往往可以解释为一个过程,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解、引导、改变的过程,理解往往更能感动学生,很多时候都给学生以榜样示范,学生在老师的行为之下,对待他人的做法,也会采取理解的态度,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一路同行,共同成长

同行也是共同努力的意思,有的人将“同行”解释为“共同追梦”,即教师将以前的“我看着你们努力”转变为“我们共同努力”。老师和学生相处时,要让学生看到,老师也有梦想,并且为了梦想正在不懈奋斗,这种精神往往会给学生以正能量的传递,使学生受到鼓舞,也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师生间的关系得到了新的改善。

例如,“我有一个梦想”主题班会上,我转变了以往的班会形式,围绕着梦想这个词汇,不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还和他们一起畅聊着我儿时的梦想和我现在的梦想。我告诉孩子们,我现在的追求是因为考虑到了我的理想、能力和我一直的教育追逐,同时和学生交流了自己的失败经历和成功时的感受,用我的实际例子给孩子们鼓劲。就这样,一节轻松、愉快的梦想交流会结束了,学生们都非常感慨。我又鼓励学生重新规划自己的想法,给自己制定目标。此外,在课余时间,我经常会找机会和学生聊天,了解学生想法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在梦想的驱动下,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着,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近了,新型师生关系由此形成。

同行也是共同成长,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阐释。在同行的路上,老师与学生相互鼓励,老师将平等一面展示出来,处于困难中时和学生诉苦,收获成功时,与学生共同分享,通过身体力行,给学生作出示范,也让学生明确正确的追梦做法。

新型师生关系给学生更轻松的氛围,也从言与行上给予适当的引导,还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是非常适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的好做法。在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改变自己的想法,转变自己的角色认知,这样才能从说法和做法上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同时,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宁梅芳.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7(05).

[2]李金梅,高春香.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努力提高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18(11).

[3]张建春,蒋平.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学相长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与优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

(作者單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新型师生关系班级管理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消解与重构:后现代主义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新型关系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