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道德与修养实践研究

2020-05-10 02:38任明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不端毕业论文导师

任明娟

[摘           要]  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华侨大学一直探索研究生学术道德与修养的培养。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华侨大学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情况进行调研,并对学校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措施及成效进行分析总结。

[关    键   词]  研究生;学术道德;学术修养;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010-02

随着我国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规模逐年加大,全国至2018年共有在校研究生273.13万人,招生人数达85.80万人。华侨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14年至2019年的五年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由1060人增加到1277人,2019年在校研究生总人数为6518人。面对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培养过程中学术诚信问题也日益凸显,反映出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修养亟待提高。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有利于研究生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术创新能力、规范自身。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与修养建设,构建华侨大学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体系,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华侨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认识的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修养的实际情况,笔者以华侨大学泉州、厦门两校区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进行调研。问卷共发放428份,回收402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98份,有效回收率为93%。调查问卷涉及考研动机,对学术道德认识情况,对学术研究违规、学术道德失范的认识以及对学术道德建设的相关建议等几方面。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在读研动机中,因“工资高”“容易就业”等在就业中占据“优势”的原因读研的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74.29%。而真正因为对学术感兴趣而选择读研的学生占比较低。笔者针对调查问卷中“读研动机”进行学生访谈,根据访谈情况,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选择读研是为了躲避就业。随着我国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较大,很多学生希望通过读研获得高学历以增强就业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岗位及更高的工资。由此可以看出,在读研动机中,大部分学生缺失学术兴趣,这也是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认知现状

通过对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目前研究生对学术道德和修养的认知还需进一步加强,高校应增加对研究生学术道德与修养方面的培养。问卷调查中,仅30.8%的学生对学术道德“十分了解”,55.41%的学生表示“有一定了解”,而“不了解”的学生占13.79%。在调研中发现毕业班学生对学术道德的关注度更高,涉及毕业论文写作,会更加关注学术道德相关信息。

问卷调查中关于学术道德与修养学习方面,62.31%的学生有学习过学术道德和修养相关课程,20.4%的学生是在学校文件及论文写作过程中学习到,只有14.2%的学生是通过学校开展学术道德专题讲座学习相关的学术规范。

在对待学术不端的态度上,4.3%的学生表示为了毕业“完全可以理解”,23.8%的学生表示“基本可以理解”,71.9%的学生表示“不可以理解”,其中在“不可以理解”选项中,博士生占84.5%。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华侨大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但研究生的了解和重视程度还不够,目前还存在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导师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指导和监督不足。因此,从多角度出发,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学术道德与修养教育体系是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构建多层次的研究生学术道德与修养教育体系

(一)完善学术道德机制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近几年,随着社会对学术不端关注度日益增强,国家在不断加大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力度,华侨大学也在不断完善学术道德评价机制,陆续颁布并修改了一系列与学术道德规范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华侨大学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华侨大学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华侨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有关学术争议的申诉和处理办法》;同时在评奖评优文件中加入学术道德要求,包括《华侨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实施办法(试行)》《华侨大学研究生承志英才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与奖励办法》《华侨大学研究生承志英才创新活动资助与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华侨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励办法》等,明确学术不端将取消一切评奖评优资格。在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同时,为了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和实施,各级培养单位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制定适应各自学科的学术要求及奖勤助贷制度。有了制度的约束,进一步加大学术不端的监控和处罚力度,提高违反学术道德的成本,使学生意识到学术诚信的重要性。

(二)将学术道德与修养课程纳入必修课

学术道德与修养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很多研究生缺乏对学术行为的规范认识和理解。学术道德修养教育有利于学生在接触学术研究之初,就有意识地提高自我的学术道德修养,避免误入歧途,也能够对在根源上抑制学术不端起到一定的作用,减少学生进入研究领域迷失自我的可能。高校开设学术道德与修养课程并纳入必修课,对加强研究生对学术规范和研究方法的学习,提高学术修养的效果十分明显。華侨大学自2018年开设学术道德与修养课程,各培养单位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进行学术道德及修养讲解,将学术诚信融入课堂,更加有针对性。

(三)加强学术道德与修养教育的全过程培养

华侨大学已将学术道德与修养教育融入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实行“校级+院级”二级联动。学校除每年组织全体学生观看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外,还结合研究生入学教育开展“论文阅读写作与学术规范”专题讲座,从而引导研究生重视学术道德教育并提高学术修养。院级培养单位根据各自学科特点,每学期邀请本学科专家进行学术道德专题讲座,从学科特点引入学术规范,引起学生对学术规范的重视。

在开展课程及讲座的同时,华侨大学自2019年开始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课程论文进行查重。因研究生较多以课程论文作为考核依据,而授课教师无法对论文重复率进行检查,部分学生对课程论文态度不端正,有抄袭现象。华侨大学依托学校查重平台,对任课老师开放查重权限,可以对研究生课程论文进行查重,以此提高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重视,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术修养。

通过将学术道德与修养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使研究生对学术不端的认识和了解更加清晰,充分认识到学术不端行为的风险和危害。

(四)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导师是研究生的学术领路人,不仅要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和科研能力,还要培养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修养。问卷调查中,认为导师对学术道德和修养起十分重要作用的人数达83.8%,认为没有作用的仅1.3%。2019年7月华侨大学颁布《华侨大学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明确了导师的职责和权利。细则要求导师起好率先垂范作用,导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研究的学术态度,还要以此要求和培养研究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立德树人的职责,实行“导师负责制”,发挥导师的“主動”作用。一些研究生在面对“实验失败”“论文无从下手”等学习压力时,会采用篡改、伪造数据、抄袭论文等方式解决,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术不端行为,避免学术不端事件的发生。

三、取得的成效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与修养明显提高

华侨大学自2018级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入学术道德和修养课程,有利于研究生端正学术态度。从问卷调查来看,2018和2019两个年级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的认知和了解明显高于2017级。问卷调查对学术道德“非常了解”的学生中,2018级占32.7%,2019级占55.4%,2017级仅占11.9%,2018级和2019级通过学习课程及讲座了解相关知识人数明显高于2017级,研究生学术道德修养明显提高。

(二)研究生培养过程更加规范、严格

华侨大学对研究生毕业论文进行“盲审”和“查重”双重把关,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形成“严进严出”的培养模式。学校制定关于论文“盲审”相关规定,要求全部毕业论文均要参加盲审,2014年至2018年华侨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通过率均为99%。除盲审外,学校对毕业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等各环节都有严格规定,要求毕业论文根据答辩委员会意见进行修改后提交研究生院进行电子检测及存档。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及学术道德修养,华侨大学对毕业论文电子检测有严格规定,对文字重复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2015年及之前文字重复率要求低于30%,2016年要求低于20%,2017年要求低于15%。对不符合电子检测的论文,根据电子检测情况和相关规定,决定是否准许其毕业及获得学位。

(三)研究生学术能力得到提升

学术道德与修养教育的全过程培养,使研究生意识到论文无法靠抄袭等不正端手段获得,必须依靠扎实的学术研究,从而使“混”学位的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钻研学术。

自2014年,华侨大学针对研究生开展“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项目”,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创新,提高其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学校也通过各项奖励制度鼓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从而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生学术道德和修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学院、导师、个人的共同参与。研究生要将学术道德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关联,将其潜移默化融入个人的学习及生活,时刻摒弃学术不端,让学术道德的履行成为一种自觉活动。

参考文献:

[1]张玲玲.我国对学术道德研究文献综述[J].文教资料,2018(5):169-170,234.

[2]王雯姝,杜晶波.当前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现象分析及引导[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83-89.

[3]马杰,邓静文.当代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治理分析:基于对江西省高校的调查[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56-160.

[4]朱华.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98

[5]朱华,左志香,朱华杰.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1):98-101.

[6]鲁萍,李铮,张旭.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11):265-267.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不端毕业论文导师
端杯
本科生论文要从严检查也要适度松绑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新建本科师范院校毕业论文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应严把毕业论文关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可撤销学位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
本科生毕业论文去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