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面超前应力破坏区联合支护措施

2020-05-11 03:49朱晓宁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煤壁岩体间距

朱晓宁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1)

1 概况

大同煤矿集团朔煤小峪煤业公司8202工作面位于402盘区北部,北部为实煤区,南部为8204采空区,西部为402盘区辅助运输巷、回风巷,东部为矿界。8202工作面对应上覆为3#层采空区,与5#煤层间距为3~5m左右。

8202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为1487m,倾向长度为185m,工作面回采煤层为5#煤层,平均厚度为10.3m。煤层结构较稳定,其中位于煤层4.0m处夹杂一层矸石,主要为炭质泥岩,厚度为1.5m。5#煤层无伪顶,直接顶为细粒砂岩厚1~3m,平均厚2m,基本顶为中粒砂岩厚4~6m,平均厚5m。8202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回采工艺,割煤高度为4.0m,头尾顺槽端面规格为宽×高=4.5×4.0m,以煤层中夹杂矸石层为顺槽顶板。工作面回采至440m处,工作面回风顺槽侧顶板出现局部破碎现象,端面距加大,回风顺槽顶板下沉、变形现象严重。当工作面回采至447m处时,工作面距回风顺槽15m范围内端面出现大面积破碎、裂隙现象,回风顺槽顶板出现局部冒落现象,支护失效严重。为了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8202工作面回采至447m被迫停止回采。

2 工作面及回风顺槽顶板破碎原因分析

(1)超前应力影响。8202工作面在回采期间主要受回采应力、邻近8204采空区、上覆3#层采空区应力以及位于454m处靠近回风顺槽侧揭露的一条F5断层应力等影响,造成回风顺槽侧工作面超前20m处应力集中,工作面煤体及回风顺槽原支护无法消除集中应力的破坏作用。

(2)卸压空间有限。工作面在前期回采过程中,工作面超前集中应力作用在煤岩层中,对煤岩层产生垂直剪切破坏,使煤岩体产生裂隙,集中应力在裂隙内进行卸压作用,随着煤岩体裂隙带变大、增多,集中应力卸压作用增强,破坏作用增大,导致煤岩体遭到严重破坏。

(3)顶板承载作用差。8202工作面采用的是放顶煤回采工艺,工作面机械采煤高度为4.0m,顶板岩体厚度为1.5m,且为炭质泥岩,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不足25MPa。在超前集中应力作用下,该岩层承载能力低,无法起到稳定连续梁作用,顶板出现破碎现象,破坏了岩体整体稳定性,降低了顶板承载作用。

3 超前应力区顶板联合支护措施

3.1 卸压钻孔施工

为了增加应力区顶板卸压空间,降低集中应力对工作面及回风顺槽顶板集中破坏作用,决定在回风顺槽顶板施工一排斜角水力造穴卸压孔。

(1)卸压钻孔施工在回风顺槽顶板,距工作面煤壁间距为1.0m,钻孔总深度为5.0m,钻孔向工作面侧斜角为45°,钻孔间距为5.0m。

(2)采用型号为ZDY2500LXY型煤矿用履带式液压钻机、直径为55mm钻杆配套直径为70mm合金钻头钻孔联合进行钻孔施工,钻孔施工到位后及时清理钻孔内煤岩屑。

(3)更换旋转钻头并从钻孔4.0m处开始进行造穴施工,造穴孔长度为1.0m,宽度为0.5m,每次施工4个(1#~4#)卸压钻孔。当工作面回采推进后距3#卸压孔间距为5.0m时,及时施工第二组卸压孔,以此类推直至工作面完全过应力破坏区。

3.2 架设双梁联锁钢棚

为了降低回风顺槽顶板集中应力破坏作用,提高巷道顶板稳定性,减少应力破坏传递作用,决定在回风顺槽应力集中区架设双梁联锁钢棚。

(1)双梁联锁钢棚主要由工字钢棚腿、工字钢横梁、槽钢纵梁、圆钢卡缆、圆钢连接杆等部分组成。棚腿长度为4.0m,在棚腿两侧各焊制两个直径为20mm圆环,环间距为1.0m。横梁长度为0.5m,纵梁长度为4.5m。

(2)当工作面回采至547m处时,对回风顺槽架设双梁联锁钢棚。首先固定钢棚棚腿,棚腿与巷帮之间采用锚杆进行固定。一组棚腿安装后依次安装横梁及纵梁,横梁与钢棚之间采用螺母进行固定,纵梁与横梁之间采用卡缆固定。每架钢棚安装两根纵梁,梁间距为0.3m。

(3)双梁联锁钢棚架设间距为2.0m。所有钢棚安装后,在相邻两架钢棚棚腿处安装两组圆钢连接杆,进行联锁保护。第一架钢棚架设在工作面前方10m处,当工作面回采至距钢棚间距为3.0m时,及时拆除第一架钢棚。

3.3 注浆加固

为了提高回风顺槽侧工作面煤壁稳定性及顶板承载能力,防止煤壁片帮,降低工作面顶板超前破坏作用,决定对工作面煤壁采取注浆加固。

(1)工作面注浆钻孔施工在90#~117#支架之间前方煤壁上,钻孔距顶板间距为2.0m,钻孔深度为5.0m,直径为45mm,钻孔仰角为30°,钻孔间距为4.0m。工作面每排共计布置10个注浆钻孔。

(2)钻孔施工完后依次对钻孔内高压注入聚氨酯粘合剂,注浆压力为0.9MPa,单孔注浆时间为12min,单孔注浆量为25kg。注浆后及时对钻孔进行有效封堵。

(3)注浆3h后在煤壁施工3个观察孔,观察孔与注浆孔参数相同,观察孔施工在相邻两个钻孔之间。观察孔施工后通过钻孔窥视仪观察钻孔孔壁煤岩体粘接情况,若窥视孔3.5m范围内,煤岩体胶结稳定性好确定注浆有效。注浆后工作面继续回采。当工作面推进4.0m后施工第二排注浆钻孔。

超前应力区回风顺槽顶板联合支护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超前应力区回风顺槽顶板联合支护平面示意图

4 效果

(1)通过在回风顺槽顶板施工斜角卸压造穴钻孔,工作面超前应力区顶板集中压力得到有效释放,避免了因煤岩体释压空间小,导致在集中应力作用下出现煤体挤压破坏严重、煤壁片帮、端面顶板破碎现象。

(2)与传统工字钢棚相比,双梁联锁钢棚支护断面大,支护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力,减少了回风顺槽顶板集中应力破坏作用出现断裂、破碎、下沉现象,防止了因采空区侧煤柱支撑强度低,巷道巷帮煤柱张拉破坏,导致巷帮煤柱移近量加大、底板鼓起。

(3)对工作面煤壁进行注浆加固后,提高了工作面煤壁及顶板整体胶结稳定性,加强了煤岩体抗拉压强度,防止了煤壁片帮,降低了集中应力对煤体及顶板超前破坏作用,减小了工作面回采期间端面空顶距。

工作面过应力破坏区共计用时15d,平均回采速度为7.2m/d,工作面煤壁片帮距在0.4m以下,煤壁成型效果好,端面处未出现破碎现象。回风顺槽顶板未发生严重破碎、下沉,最大下沉量控制在0.15m以下,两帮移近量控制在0.5m以下,底鼓量控制在0.35m以下,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猜你喜欢
煤壁岩体间距
皂市水利枢纽工程坝基岩体利用研究
开始和结束
非均匀间距的低副瓣宽带微带阵列天线设计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与防治措施研究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破坏影响因素数值模拟分析
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及防片帮技术研究与应用
复杂条件下回采工作面煤壁失稳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岩体结构稳定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
站在煤壁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