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放工作面回风巷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设计

2020-05-11 03:49韩海洋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钢带网片煤柱

韩海洋

(大同煤矿集团同发东周窑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0)

采煤工作面回采巷道留设小煤柱进行沿空掘巷后,巷道处于应力的降低区域,可以避免受到邻近工作面采动后的上覆岩层剧烈运动影响,巷道维护起来便捷、费用低,且提高煤炭回采率。进行留设煤柱的合理设计,选取稳定可靠的支护设计方案,才能够保证巷道掘进前后变形不大,安全稳定。

1 工程地质概况

同发东周窑煤矿8105综放工作面地面标高为1370~1427m,井下标高为868~891m,盖山厚度为470~540m。8105工作面开采石炭系太原组5#煤层,东北侧为5#煤层8103工作面采空区,8105工作面与8103工作面之间煤柱设计10m,西北侧为8102采空区及工作面之间保护煤柱,东南侧与西南侧均为实煤区。如图1所示。

5#煤层总厚度5.0~6.38m,平均5.7m,煤层结构复杂,煤层倾角0°~10°,平均5°。根据工作面周边地质钻孔柱状图和5103回风巷揭露综合分析,5#煤层含夹矸1~4层,最大为0.35m,最小为0.05m。煤层顶底板情况为:基本顶为含砾粗砂岩,厚度1.4~10.4m,平均5.23m,泥质胶结疏松;直接顶为含砾粗砂岩,厚度2.42~10.38m,平均6.37m,泥质胶结,具斜层理,含砾石及大量的暗色矿物和煤屑;直接底为泥岩,厚度0.1~1.25m,平均0.4m,分布不均匀;基本底为细砂岩,厚度0.7~3.55m。

图1 8105工作面巷道布置

根据已经回采结束的8103工作面回风巷掘进揭露情况可知,煤层赋存不稳定,区域内构造及裂隙较发育。预计5105回风巷掘进至115~187m范围,由于靠近陷落柱,受其影响煤岩层完整性受到破坏,陷落柱附近小型断裂可能发育。掘进至165m处将揭露断层,预计影响工作面60m,断层带附近及煤岩层的向背斜轴部围岩裂隙较发育。工作面掘进至上述区域范围时应加强支护。

2 回风巷支护方案设计分析

2.1 5105回风巷原支护方案

东周窑煤矿原计划不采用小煤柱掘进5105回风巷,根据原设计方案,5105回风巷采用“锚索+锚杆+W钢带+经纬网”联合支护。采用眼距为920mm的6眼W钢带,锚杆每排6根,锚杆Ф22×2200mm,排间距为900×920mm。锚索布置方式为三二三布置,顶部锚索Ф21.8×7300mm,排距为1800mm,顶锚索、锚杆均垂直巷道顶板布置。如图2所示。

帮部支护形式:采用“锚杆+菱形网+W型钢护板”联合支护,两帮各布置4根帮锚杆,最上一排帮锚杆距巷道顶板900mm且向上倾斜65°布置,最下一排帮锚杆距巷道底板800mm且向下倾斜15°布置,其余锚杆垂直巷道两帮布置,锚杆Ф22×2400mm,间排距900×900mm。

图2 5105工作面回风巷道原支护设计示意图

2.2 5105回风巷锚杆支护优化后设计方案

考虑到矿井的生产所需和巷道的围岩变形预留部分,设计的5105回风巷道的断面尺寸:掘进断面宽为5m,掘进高度为3.8m,掘进断面面积19m2。通过现场的调研、分析,确定5105回风巷设计采用高预应力全锚索组合支护系统。

2.2.1 5105回风巷正常地段锚杆支护设计

该方案适用于5105回风巷掘进过程中巷道围岩正常地段,即巷道掘进后顶板和两帮较完整、巷道成型较好、使用W钢带能够顺利接顶情况下。

(1)顶板支护。顶部锚索形式、规格:锚索的材料为直径21.8mm、1×19股的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长度分别是7200mm、5200mm,钻头的直径是30mm。锚固的方式:树脂加长进行锚固,用两种树脂锚固剂,一种规格为MSCK2360,一种规格为Z2360,每种各一支,锚固的长度是1494mm。组合构件:W钢带护顶,宽280mm,厚4mm,钢带长4700mm。异形锚索托板:规格不低于280×270×14mm的高强度可调心形W型锚索托板和对应的锁具,高度≥50mm,承载力≥582kN。锚角:都垂直顶板布置。网片规格:巷道铺设6#钢筋网,网孔100×100mm,网片2500×1000mm,两网片之间搭接100mm,用16#的铅丝进行联接,双丝双扣的孔与孔相连,扣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锚索布置:顶板钢带各个排要布置5根短锚索,长度是5.2m,锚索的间距是1100mm,排距是900mm。每一排对应钢带之间布置2根长的锚索,长度是7.2m,锚索的间距是2.2m,排距是900mm。锚索预紧力:锚索初始张拉≥300kN。

(2)巷帮支护。帮部锚索形式、规格:锚索为直径17.8mm、1×7股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长度是4200mm,钻头的直径是28mm。锚固的方式:树脂加长进行锚固,用一种树脂锚固剂,规格是MSZ2360,数量2,锚固的长度1359mm。锚索托板:规格是300×300×14mm的高强度可调心托板和对应的锁具,高度≥60mm,承载力≥355kN。锚索的角度:都垂直巷帮进行布置。帮网片的规格:巷道铺设双层的菱形网片,材料是12#的铁丝,网孔是50×50mm,网片是3600×1000mm,网片间重叠为100mm,使用16#铅丝进行联接,双丝双扣的孔与孔进行相连,扣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帮部锚索布置:两帮各布置4根帮锚索,间距950mm,排距900mm。锚索预紧力:锚索初始张拉≥200kN。正常地段5105回风巷锚杆锚索支护布置如图3所示。

2.2.2 5105回风巷特殊地段的处理方案及措施

由于存在8103工作面调车硐室,所以5105回风巷在掘进至该地段范围时煤柱尺寸变小,巷道稳定性变差,属特殊地段。当5105回风巷掘进至该地段前后10m范围需要加强支护,将巷道排距由原900mm调整为800mm,其余的参数保持不变化。

2.2.3 5105回风巷其余情况的处置方案与措施

在掘进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巷道的形成尺寸。当巷道超出宽度大于500mm时,采用补打一根长度5200mm的单体锚索进行支护加强,配单体锚索托板。当巷道超出宽度大于1000mm时,再增加一根长锚索,长度是7200mm。巷道高度超出大于500mm,补加帮锚索一根,长度是4200mm。当遇到顶板破碎、顶板淋水等情况时,应及时补加锚索,减小锚索、锚杆的间距,加强支护。在面对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或是大型地质结构时,调整支护方案,加强支护设计。

图3 正常地段5105回风巷道支护初始设计示意图

3 结论

(1)通过对5105回风巷道支护设计进行优化,5105回风巷设计采用高预应力全锚索组合支护系统,从而解决了5105回风巷道10m小煤柱沿空掘巷动压巷道支护难题。

(2)沿空掘巷过程中不同地段地质构造条件有所不同,通过对支护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可起到加强巷道支护的作用,可确保全巷道的安全、稳定。

(3)实践表明,通过支护设计分析并优化,起到了加强支护强度的作用,确保了5105回风巷道10m小煤柱沿空掘巷掘进期间和该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全巷道的安全、稳定。

猜你喜欢
钢带网片煤柱
CVT钢带轴向偏斜机理及对钢带失效的影响
TiLOOP网片的协和式前盆底重建术与自体组织修复术治疗前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结局分析
有限转角钢带的传动特性及预紧张力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上保护层开采遗留区段煤柱现存状态研究
经阴道网片置入术后网片暴露相关因素分析
采动影响下双巷掘进煤柱承载特征研究
PA单丝网片水动力特性水槽试验研究
残采旧空区宽度对残留煤柱稳定性影响分析
高分子编结网片水动力特性水槽试验研究
厚煤层预采顶分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留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