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2020-05-11 11:50张佳景高晓倩王小晗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3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农业

张佳景 高晓倩 王小晗

摘 要:

在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的形势下,农业高校将创新创业时代精神、奉献意识、担当能力融入专业教育,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强化农科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是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探究当前农业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可行路径,为创新创业教育在新农科时代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路径;农业高校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3.036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发展希望所在。2019年教育部向涉农高校发出了开展新农科建设的纲领性意见《安吉共识》,同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涉农高校大学生的回信,更加明确的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需要科技和人才支撑。据此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轉型升级的关键节点,通过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创新创业价值观涵育为抓手,大力强化学生对农业的认知认同,是农业高校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任务。

1 开展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价值观是指人们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时基于事实的正确认知、判断和选择,农业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新农村的建设者,应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为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知农爱农强农的精神追求相结合,将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能力相结合,养成兼具学科情怀以及创新热情的创新创业价值观。但由于传统农业发展中经济利润低、工作环境差等特点,使得许多大学生对从事农业存在抵触心理,众多农科学子远离农业事业。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朝阳产业,需要的是有知识、有能力、有技术的有志青年积极参与和建设。农业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加强价值观的树立与引导,使学生深入了解现代农业,改变传统认知误区,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创新人才,为新农村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建设人才,不断提升国家创新发展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大步发展。

2 当前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路径分析

2.1 创新创业课堂

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双创教育,多数农业高校开创了思创融合通识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调查发现,目前课堂上引入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在教学目标制定层面增加价值观引导相关内容。河北农业大学教师在各类双创课堂上引导学生从社会需求出发进行创新创业,倡导学生着力解决“三农”问题,鼓励学生从事体现较高理想追求和使命感的农业创新创业活动,使课堂成为推动创新创业价值观融入的重要途径。课堂教育在传播创新创业价值理论、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2 创新创业实践

依照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农业高校在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创业结合的双创实践育人模式上不断做出有益尝试,多数农业高校依据学校学科优势开展了下乡实践、现代农业产园实践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基地平台。河北农业大学开创了实践育人、科技富民、创新创业有机结合的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实践、李保国扶贫服务队帮扶等教育品牌,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河北农业大学以深刻践行“太行山精神”作为社会实践价值引领,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基层,体验国情民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理想情怀和诚实守信的精神,培育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创新创业价值观。

2.3 创新创业竞赛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打造中国最大的思政课堂。“互联网+农业”时代的到来,为地方农林院校的学生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实战平台,通过大力倡导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成了地方农林院校深入三农问题的重要帮手。除此之外,“创青春”“挑战杯”等大赛均提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思想指导,引导参赛学生将价值判断、从业选择、创新创业精神发扬渗入到比赛作品中,鼓励学生将所学专业和社会痛点相结合。在我国大力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和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双重背景下,农业高校学生作为农村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生力军,加强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更具特殊意义。

3 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存在问题

3.1 师生广泛共识和认同有待提升

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功利化等现象,缺少对于创新创业价值观的认同和共识。基于教师和学生群体的调查发现,当前的创新创业类活动众多,但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参加,更多的是出于获奖加分、评职称的考量,研发成果和平台构建很难真正延伸到现实应用。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组织或活动基本情况的调查显示,有76%的同学参加过创新创业组织或相关活动,但参加的同学中有34.6%的人表明自己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是为获得综测加分等做准备。在创新创业竞赛对大学生今后影响的调查中,有23.5%的同学认为现在参加比赛的功利化现象严重。师生在培养过程中对于实践活动应有之义缺少清晰共识和认同,参与初衷缺少明确的自我培养目的性。

3.2 思想行为引导工作的抓手欠缺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社会创新创业能力,使得具有专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更好服务社会产业的发展,但当前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缺乏在专业场景中的建设,存在着将专业、创新创业以及思政教育割裂的情况。在对于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方式调查表明,河北农业大学目前采用的融入渠道主要为双创课堂引入、专创项目实践、双创竞赛强化三种主要途径,但调查中仍有14%的学生表明,在未来的就业选择中不会进行深度参与农业领域建设,且学校现阶段采取的几种培养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每个人接受程度不同,无法切实发挥创新创业价值观对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引领作用。这对同学们投身农业发展建设,建立“学农、爱农、为农”的思想体系产生不利影响、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早日解决。

3.3 各类教育主体的培育合力不足

任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项目导师在创新创业价值观引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任课教师基本仅是上课时对专业知识的教授,在其他时间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较少;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直接管理者,主要通过开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涉及到针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方向的日常教育机会较少;项目导师通常就项目研讨开展辅导,这几类教育主体之间在教育作用发挥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补给的,因此如不能形成有效整合的融合力量,学生接受的教育引领将是碎片化、缺体系的。根据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日常教育情况,辅导员、班主任每学期的讲解频次均值为2.37次,讲解时长均值为3.54时,相对于学期时长和应用价值来说,存在次数少、时间短的问题,学生们更多的是通过生活中的其他活动来建立创新创业价值观,并没有接受到针对性强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学校忽视了教育主体间的培育合力,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正确选择价值观的意义和方法。

4 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4.1 构建创新创业价值观认同体系

创新创业价值观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集中体现,作为大学生今后创业的思想指导,创新创业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关乎其创业实践的正确性。农林院校作为优质农业人才的培育基地,从理论、情感、行为上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认同体系,是促使大学生加入新型农业人才队伍的关键。首先,理论认同是根基。在双创课堂、思政课堂加入对创新创业价值观的讲解,二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潜移默化地使大学生在课堂上达到最基本的理论认同。其次,情感认同是动力。在理论认同的基础上,情感认同是大学生真正接受价值观念的标志。将正能量的创新创业故事引入课堂,显示创业者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引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最后,行为认同是目标。在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行为认同是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真正实践。从理论、情感、行为上构建创业价值观认同体系,将外在的理念、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实现大学生对创业价值观认同由“知”到“情”再到“行”的转化过程,激发农林院校大学生在农业方面创新创业的热情。

4.2 构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课程体系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2015年举办以来已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沃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其中“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带动千万青年学子扎根中国大地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已成为国情教育的思政课、创新创业的实践课,集结教育合力、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融入各类课程建设,是农业高校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新探索的关键路径。一是融入社会实践一流课程。通过竞赛项目与课程理论知识的结合,系统性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学农、爱农、为农”的价值追求;二是融入传统专业课程,形成新农科专创融合特色课程。专业任课教师通过自身专业性,将创新创业价值观融入到专业课程的讲授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价值观的选择。三是融入创新创业通识课。专职创新创业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所长,以新农科创新思维培养感染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积极投身到服务三农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中去,成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参与者。

4.3 搭建农科专创融合实践平台

构建具有农业专业特色的融入渠道是突破实施效果瓶颈的关键。以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为例,要强化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过程中的教育实践作用。首先,定期为涉农专业学生提供到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参观实习的机会,驿站的教师们为学生们讲解产品培育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和前沿高端现代科技,破解大多数学生对“农”的狭隘认知,让大家深刻理解学农有所用。其次,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太行山精神的教育引领作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是优秀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在实践中的典型缩影。最后,选取各专业中的拔尖人才输送到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的科研团队中去,形成农业高校人才“自产自供自用”的培养模式,既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民全面脱贫,又为大学生增添了创新创业成就和荣誉自豪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

[2]吴岩.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范式的深刻改革[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11-19.

[3]吴婷.基于“项目主导,专创融合”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3):67-68.

[4]张宁,张玉梅.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培育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3):21-22.

[5]曾骊,张中秋,刘燕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J].教育研究,2017,(1):70-76.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