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素养培育融合的探讨

2020-05-11 06:13谭凤领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融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职业素养

谭凤领

【摘 要】本文分析校园文化与职业素养的辩证关系,论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素养培育融合的途径: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职业素养价值;建设网络校园文化,利用互联网把校园文化建设和职业素养培育连接起来;融入优秀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素养 培育 融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0004-02

新时代技工院校教育事业迎来新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尤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校园文化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技工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素养培育融合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实现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为技工院校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一、校园文化与职业素养的辩证关系

(一)校园文化与职业素养相互区别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体,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進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技工院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健康校园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技工院校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岗位工作需要的技能人才。职工的职业素养越高,越有利于企业提高整体的效益。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求职就业。因此,技工院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校园文化和职业素养相互联系

校园文化与职业素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职业素养的培育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浸染。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较高的职业素养,提高学校职业素养培育的效果,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助推国家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学生群体整体上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有助于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职业素养较低的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创新意识和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有效衔接。

可见,在技工院校发展中,要重视和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素养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素养培育的结合,在相互融合中促进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工人才,努力建设和谐美丽的校园,促进技能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素养培育融合的途径

要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素养培育的融合,就要找到校园文化与职业素养的结合点,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力建设网络校园文化,融入优秀企业文化,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职业素养培育相融合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相结合。

(一)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职业素养价值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各行业、各领域的文化精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要加强与技工院校学生本专业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第一,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宣传红色文化,学习革命精神,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开展主题班会;开设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栏,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职业价值,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中的作用。第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中,以校园艺术长廊、雕塑、教室、花园、宿舍等为载体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第三,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举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法比赛、论文征集比赛、摄影比赛等,组织学生到红色革命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学习,在做中学,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示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品格和职业行为习惯。

(二)建设网络校园文化,利用互联网把校园文化建设和职业素养培育连接起来

随着信息化社会进程加快,我们进入了网络时代。技工院校要善于利用网络开展教育活动。一是在学校官方网站开通校园文化专栏。校园文化专栏内容和形式应该多种多样,链接典型的优秀的企业网站,使学生能够把校园文化学习与企业文化学习相结合,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引导学生自觉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把与职业素养有关的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案例放到学校官网校园文化专栏中,供学生学习,以更加丰富、饱满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提高学习职业素养的有效性。二是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及时把校园文化、校园活动、不同级别的比赛放到微信公众号,倡导学生踊跃参加,通过参加比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并注重实现学校官网校园文化专栏与微信公众号有效衔接。在微信公众号上,定期做职业素养知识测试,了解学生的职业素养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组织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融入优秀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

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企业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素养培育的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由于技工院校的专业种类多,在把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优秀企业文化分类归类到具体的专业和班级,形成“学校统筹、系部组织、班级实施”三联动制度;学校掌控主体大方向,坚持正确意识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系部在宣传栏或者网站宣传与本系部专业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优秀企业文化;班级可根据要求开展与本专业职业素养相关的主题班会、技能比赛,如学前教育专业的班级可以开展一次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主题班会,探讨分析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专业行为规范,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在融入优秀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校园官方网站、校园宣传栏传播优秀企业文化。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學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 24 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行为选择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综合能力素质,进而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学校应当在三个层面十二个主题中逐步开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内容和形式相统一,注重整体与部分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在校园中,以专栏的形式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重要性。教师起到表率的作用,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中,以身作则,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宣传者和践行者,通过自身的魅力,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提高职业素养。

三、结束语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守初心,担使命,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育人的宗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业素养培育的融合,实现企业与学校、技能与素养、知识与品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重视技能人才培育,努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志飞.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探索[J].教育时空,2019(5)

[2]侯雪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思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10)

[3]刘友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27)

[4]李靖靖,武振华.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培育[J].经济研究导刊,2011(8)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融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职业素养
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以临沂孝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孝文化与现代法律融合的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