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关键职业技能调研报告

2020-05-11 06:13胡霞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沟通能力调研报告教学能力

胡霞

【摘 要】本文分析学前教育关键职业技能调查得到的数据,提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建议:改进课堂教学,培养综合能力;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培养人才;结合实际教学,注重实践环节;注重课程安排,适时调整结构。

【关键词】中职學校 学前教育专业 关键职业技能 调研报告 沟通能力 教学能力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0016-02

近几年,中职学校纷纷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从事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人才。据统计,96%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到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本文围绕幼教人才所需的关键职业技能展开调查,主要的调查方式为:一是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 2015 级幼儿教育专业参与顶岗实习的 148 名学生,设计问卷《学前教育的关键职业技能调查》,主要调查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所需的关键职业技能。发放调查问卷 148 份,回收 104 份,回收率 70.27%。二是访谈调查。通过邀请 15 所幼儿园的园长召开座谈会,向幼儿园园长了解当前幼教人才所需的关键职业技能。通过调查探索幼教人才在实际工作岗位中需要哪些关键职业技能,根据调查的结果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出建议。

一、调查的情况

(一)对 2015 级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的调查

设计问卷调查,让参与幼儿园顶岗实习的学生选出 5 项较为关键的职业技能。调查的结果是:82 位学生选择了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占 78.9%;65 位学生选择了教学技能,占 62.5%;60 位学生选择了保教结合的实践能力,占 57.6%;60 位学生选择了专业技能,占 57.7%;50 位学生选择了基础文化知识素养,占 48%;37 位学生选择了活动的组织能力,占 35.5%;37 位学生选择了反思与自我提高的能力,占 35.5%;20 位学生选择了管理与领导的能力,占 19.2%。由此可见,学生认为较为关键的职业技能是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教学技能、保教结合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及基础文化知识素养等。

(二)与幼儿园园长的访谈

通过与 15 所幼儿园园长进行集体访谈,调查幼儿园园长看重幼教人才哪些方面的职业技能,调查结果如下:10 位园长提到了沟通能力,占 66.7%,认为幼师要善于沟通,能够与家长与同事很好沟通;8 位园长提到要熟悉日常工作流程和能够进行日常保育工作,占 53.3%;6 位园长提到要多让学生练习上课,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能够独自给幼儿上课,占 40%;4 位园长提到了专业技能,占 26.6%,认为幼师要掌握弹、唱、跳、画等各项专业技能,有专业特长,在专业比赛中得奖;3 位园长提到了专业知识,占 20%,认为幼师要了解幼儿及幼儿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园长提到执行力、服从力、礼仪素养、组织能力,希望幼师能够主动服从幼儿园的安排及主动做事情。

二、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和幼儿园园长一致认为较为关键的职业技能是以下几方面。

(一)沟通与交流能力

访谈幼儿园园长时,园长提出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作为幼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能够与幼儿、同事、家长、幼儿园及社区沟通合作。个人的沟通能力虽然与个人先天的个性与发展相关,但经过后天的训练也能够得到提升。据一些幼儿园园长反映,有些学生专业技能很好,各方面条件也不错,但缺乏与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在实际岗位中也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施展自己的才能。因此,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会制约学生的职业发展。

(二)保教结合的实践能力

学生在幼儿园顶岗实习中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开展保育工作和教学活动。中职学校开设了保育员和五大领域教育等相关课程,但学生到了幼儿园面对真实的工作情境时,却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据不少园长反映,参与实习的学生对幼儿园工作的内容和流程不清楚,对幼儿园的相关制度和规范也不熟悉,不会“上课”,需要进行培训后才能上岗。因此,是否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关系到学生能否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工作岗位。

(三)教学能力

在调查中,有 62.5% 的学生认为掌握一定的执教技能非常重要。有 6 位园长提出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执教技能,多开展一些模拟上课,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根据当前学前教育保教结合的趋势,幼儿教师不仅要能保护幼儿,也要会教育幼儿。幼师的教学技能直接影响到教育活动的效果。幼儿教师只有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使幼儿的心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启发。

(四)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

据统计,57.7% 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很重要。一些园长提出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幼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专业技能是幼师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基础,幼师结合唱歌、跳舞、画画、做手工等多种活动形式可以使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另外,一些园长指出具备相关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也非常重要。幼儿教师开展一切的教育活动要以学前教育理论为依据,建立在幼儿教师对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审美特点、兴趣爱好了解的基础上。只有懂孩子,才能更好地爱孩子。

三、反思与建议

(一)反思

1.重视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园园长最看重的不是专业技能也不是文凭学历,而是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但目前学前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弹、唱、跳、画等专业技能,容易忽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等。教师要注重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多数幼儿园园长反映,希望学生在进入幼儿园实习前就能够熟悉幼儿园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制度,以便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课堂学习和课外的实践学习都必不可少。学生应通过实训实践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幼儿及幼儿教师,熟悉工作流程和规范,履行具体的工作职责,学习并遵守职业纪律,从而培养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

3.“一技之长”不如“全面培养”。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教人才,学生的弹琴、唱歌、画画等各项专业技能必不可少。但以“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已经不合时宜。不少园长反映,有一些学生会弹、唱、画、跳,但到了真实的岗位上不会开展工作,也不会组织活动和上课。而有一些学生,专业技能虽然不是很强,但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强,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因此,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不能只重视技能课,应重视培养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有宽厚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的幼教人才。

(二)建议

1.改进课堂教学,培养综合能力。建设幼儿园仿真教室,积极开展情景教学、项目教学及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建立涵盖幼师岗位中所需知识、技能、道德、态度等内容的综合评价体系,在真实的情景中考核学生。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幼儿教学活动的实施、游戏的组织等具体的工作项目为考试内容,综合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考核评价。

2.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培养人才。中职学校要多讓学生走出校园,在实际的幼儿园岗位中学习、训练、接受考核,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内化为自身的职业能力。鼓励专业教师定期到幼儿园去实践、授课、挂职,在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此外,招聘有幼儿教学经验的教师和聘请在幼儿园工作的一线教师兼职,邀请幼儿园教师来到学校开展职前培训。

3.结合实际教学,注重实践环节。实践课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除了顶岗实习,要让学生定期到幼儿园观摩学习和开展幼儿教育活动,学会照理幼儿的一日生活和上课。通过“校”“园”联合开展长期与短期、课内与课外、定期与不定期的观察性实训,通过交换学习、实践周、假期实习、志愿活动、技能大赛等,为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及课外实践提供保障。

4.注重课程安排,适时调整结构。学校要适时调整课程结构,在课程设置上既要突出专业核心课,也要注重专业理论课,增加提升学生教学技能的相关课程,并确保实训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学校要了解幼儿园的人才需求,及时增设课程。如一些幼儿园推行蒙台利梭教育,学校可以开设蒙氏教育相关课程。随着入园率大幅提高,不满 3 岁的幼儿或特殊儿童均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中职学校可相应增设 0~3 岁幼儿或特殊幼儿保育与教育相关的课程。另外,通过增设急救知识、礼仪、心理健康、幼儿文学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宝臣,李兰芳.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精准式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GXZZJG2016B176)。

(责编 李 言)

猜你喜欢
沟通能力调研报告教学能力
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沟通与语言能力的培养
关于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认同问题的调研报告
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沟通能力调查研究
曲阜市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调研报告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困生沟通能力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