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者,您还好吗

2020-05-11 06:09刘慧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关心老妈女士

刘慧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寿命的延长,我国有超过4400万的老人处于失能、失智状态。对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基本由家庭承担。其中,有一部分中老年人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失能、失智家人的工作,不少人24小时“在岗”。繁重的护理、精神的压力以及断绝的社交等,加上自身体能和健康的退化,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龚子敏指出,近半数的中重度失能老人的照护者存在抑郁情绪。在他们医院的病房里,就住着多位患者,他们因照顾失能、失智老人长期处于紧张、压抑、孤独的情绪中,患上了抑郁症和强迫症。

案例:照顾95岁母亲,七旬女儿患抑郁

哈尔滨70岁的赵女士有位95岁的老妈,几年前,母亲开门外出,两天后才寻回,被确诊患老年痴呆,身边离不开人。而家人有的上班,有的在外地,照看的重任就落到了她身上。

赵女士24小时盯住“不听话”的老妈,就怕她开门出去,然而照顾失智病人并不简单。有段时间,老妈成宿不睡,一晚要去十几次卫生间,还说门外有人。为了让她安心睡觉,赵女士给她买了些助眠药,还戴上老花镜,仔细研究药品说明书,生怕给她吃错了量。结果老妈吃药后睡了2天,赵女士吓坏了,家人也埋怨她。赵女士感觉很委屈,对生活很无奈和失望。前不久她摔成骨折,拒绝治疗,被医生诊断患有抑郁症。

54岁的杨先生每天都围着失智父亲转,买菜烧饭、喂药、洗澡、每2~3小时带他去趟厕所……老伴在另一个城市带孙子,老两口都忙得不可开交。一天下午,疲惫的杨先生在沙发上睡着了,醒后看到父亲大便拉到了地上,还蹭到了衣服和轮椅上。杨先生非常崩溃,“流着泪清理,心情很复杂”。5年下来,他身体大不如前,且变得很焦虑,每天重复无数次洗手、关门的动作,严重影响了生活,被确诊为强迫症。

“这些人本应享受天伦之乐,却背负了家庭的重担。”龚子敏说,这些案例只是失能、失智家庭的一个缩影,“他们虽在照顾别人,但也渴望被照顾,更应被关照。”

分析:过度的责任感反而是大缺点

照护者是失能、失智患者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因此,照护者更须善待自己。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一科主任张守字说,失智照护者出现暴力行为并不少见。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照护者,比如性子急、没耐心的个性就不适合;此外,也要考虑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经济条件。如已承担照护者的重任,为让自己喘口气,张守字支了6招。

1.刚好就是最好。没有100分的照顾,只有“刚刚好”的照顾。让自己精神、体力都保持在不过劳的状态,不过分要求自己及他人。

2.抽离亲情,转换角色。因脑部退化,失智者会出现各种不合常理的行为,比如不断重复问同样的问题、忘记是否吃过饭、到处藏东西却怀疑被偷走、明明在家却嚷着要回家……把照护者快要搞疯。有时照护者不妨抽离家人的角色,视自己为专业照护者,视亲如病。遇到上述情形,最好先顺再转,响应他:还没吃饭?我去弄点吃的给你。然后打开他喜欢的电视节目(或做其他他感兴趣的事),转移注意力,过一会儿他就忘了吃饭一事。

3.过度的责任感反而是大缺点。许多照护者提到,当初就是大家都不管,自己看不过去才跳出来照顾,确实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时可耍点“心机”,不着痕迹地安排一些状况,让其他家人参与照顾工作,体验照护者的辛劳。有时要放下处处为他人着想、能者多劳、责任感等传统道德标准。

4.善用资源。“自己照顾一定比外人照顾得好”这样的观念该改变了。坚持自己照顾的,一般都是因为“放不下”。照顾是一种专业,经济条件允许的可请专业护理人员帮助。

5.拿回生活主导权。大部分照护者是以被照护者为生活重心,生活作息都很被动。事实上,只有在疾病的急性期,需要以被照护者的需求为主,当进入长期照护的阶段,大家生活在一起,家人之间互相协调才是最基本的尊重,这样生活才不会失衡,照顾才能稳定长久。

6.为情绪找出口。建议多与他人倾诉,吐吐苦水。不喜欢这么做的人建议寻求心理帮助。

提醒:照护者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很多照护者会抱怨其他家人把失能、失智的老人丢给自己后就不闻不问,抱怨其他家人不关心自己,但很多时候其实是家人不知道该怎样关心照护者,而照护者也不清楚该怎么和家人互动,对此,资深心理师吕依真提出以下建议:

家人这么做    嘘寒问暖式的关心,安静温暖的倾听,主动帮助分担具体工作都很重要。鼓励照护者外出娱乐放松、与其他人沟通,明确地告诉他们没有人会责怪他们照顾得不好,家人们只希望照护者身心都健康,把自己照顾好才是帮家里最大的忙,否则若他们也倒下,那家里等于是雪上加霜。

照护者这么做    欣然地接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不要嫌东嫌西,或批评家人关心的方式;不要说自己不需要关心,坚强不是逞強,把心放软,家人才有办法走进你的心里关心你;当一个乐于被帮助的人,寻求帮助不要觉得没面子,得到帮助要开心地肯定、谢谢家人。

建议:照护者多学习会事半功倍

张守字说,失智患者生活中常像个小孩,学习一些技巧能让照护者事半功倍。

记忆差做标识    建议在家里设置书写板或便条,在醒目位置做出标识。将常用的物品分类固定摆放,以便患者寻找。外出时,让患者带上联系卡。尽量不让患者做涉及金钱交易的事。

不强迫洗澡    建议将老人洗澡时间安排在其一天中较为平静和愿意合作的时候,并尝试变成常规。照护者要温柔、耐心,不要强迫。要试水温,不要将患者独自留在浴室,可尝试擦浴。

穿衣要定点    有时,患者对穿脱衣服表示强烈反抗,令照护者既生气又着急。建议每天同一时间给患者穿衣服。少买扣子、拉链、带子较多的衣服。

吃饭应轻松    照护者应确保老人在安静、轻松的环境中进食,给患者提供几种有限、可选择的食物,三餐外要加餐。如患者吞咽困难,可做些糊状食物,用吸管和带嘴的壶喝水,避免呛咳。

白天控制睡眠    不少患者存在睡眠障碍,晚上十分难熬。建议让患者每天相同时间就寝,形成规律。照护者白天可鼓励患者做些运动,或进行其他活动,晚上用安静、平和的语气鼓励患者入睡,灯光调暗,减少噪音。

多观察排便情况    每天带病人如厕要有规律,观察患者想如厕的迹象,如坐立不安、拽衣服等,立即做出反应。出门时,多拿一套衣服,晚上少喝水。

照护工作不只是牺牲,更是爱家人的最高境界(你倒下了我仍然对你不离不弃),如果身心疲惫又放不下,不妨把照护工作当成一份意外的礼物,带领每位家人往更幸福的方向去。(完)

猜你喜欢
关心老妈女士
爱逛街的老妈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精明”的老妈
“快点儿”老妈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开心与关心
女士找茬
做个新版老妈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