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教学对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05-11 05:57杨静
学周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读图图表思维能力

杨静

摘 要:人才是一个国家核心的竞争能力,体现人才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能力,因此教育也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是基于一定的地理学原理和理论来认识各地理现象之间的原理,并且从地理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正确使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对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方法具体有:融活动于图表教学,深化探究学习体验;基于学生特点精选地理图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重视思维训练,把握一定技巧等。

关键词:高中生;图表教学;地理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5-00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5.036

随着“3+2+1”选考模式的提出,从部分地区的选考率可以看出,地理课程在中学教学中学科地位大大提升,也深受学生的喜爱和重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地理教学研究又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11》在其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之后,《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亦在其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的明确要求。地理图像在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由此可见,图表教学对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作用。

一、高中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对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以及课时不足的条件下,部分教师对与地理思维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经调查显示,教师普遍重视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40%的教师平时非常注意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图表教学的认识上而言,部分教师认为图表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如让学生绘制自己家到学校的地图,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准确描述某一区域的位置,如学校附近的商场等,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实施这些教学环节,因而大大影响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在图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读图的科学指导

教师在图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图表分析、信息提取的方法和技能的指导。由于缺乏相应的学法指导,因此,在图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文代图”。例如,在讲解区域地理时,以东亚为例,教师由于板画能力有所欠缺,并不能形象地画出东亚的版图,而是直接以讲述法进行位置的讲解。导致学生在习题训练时,并不能准确地判断出来东亚的位置。另外,在习题训练时,学生直接跳过图表对题干进行分析,导致学生并不能自主提取那些隐含信息,没有搞清楚图表中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也就无法在读图过程中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如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等。

(三)图表素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心脏,在教学过程中定是少不了图表的参与,在图表教学过程中更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但是地理图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部分教师在筛选过程中十分困难,什么是适合这节课的图表,什么样的图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若是教师选取不当,不仅达不到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运用图表教学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融教学活动于图表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现在要求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而不再是过去的重视知识技能培养,观念上也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良性教学模式;融合活动于图表教学,改变单一的讲授法,多组织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和探究的图表活动,体现学生“当家作主”的地位,并在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图表有利培养于学生空间思维及运用图表的能力。如在教材《区域地理》中,每幅地理都有读图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就能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二)精选地理图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学情进行完整的了解和分析。尤其要深入了解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发展现状,针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发展水平进行图表教学,在图表选择过程中要结合地理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对图表教学的效果进行预设。在读图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读图,如给出一幅图表,首先要看图名,其次要从经纬度和轮廓判断出该区域的位置,最后看图例,从图例中可以分析出该图的主要地理要素,并对其进行准确的综合分析,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或者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培養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地理思维的训练

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将其融入到图表教学过程中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拿到具体的图表,首先是要明确该区域的具体位置,从其轮廓和经纬度判断其所在区域,这个过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其次从图例中提取该区域有什么地理要素;再则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最后运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原理去解释该地理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逻辑思维、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以推理能力的训练为例,推理能力是地理逻辑思维能力之一,推理主要运用的就是已知求未知的思想,在学生现有的基础水平上进行拔高,也就是心理学上讲的“最近发展区”。这需要学生快速的通过已有的图表信息进行思考分析找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提出针对性的见解。该能力是建立在推理能力的基础上的。

比如在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图例找出光照时数的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出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光照时间充足。再如,在进行等值线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最早学习的就是等高线地形图,先学习了等高线的六大特点,再学判读方法。如等高线的疏密代表坡度的陡缓,其实它就是代表了数值变化幅度的大小,越密的地方代表变化幅度越大,那依次推理到等压线上,就是气压大小的变化幅度,也就代表了風力的大小。所以我们在学习其他等值线时就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读方法去推导其他等值线的相关原理。如对于地形部位的判读,有切线法,在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也可以用,如图1。

(四)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新手教师而言,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其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的回顾、总结和反思并为下一次的教学计划提供改进的策略和方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的反思方法有:一是结合教学活动预设效果与学生课堂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在具体地理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表现,例如让学生回忆世界地理的13大区域,并且准确描述出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等,以确保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这个可以从学生的反应时间以及是否借助图册的帮助来体现,若是没有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需要在作业布置环节进行补充,如让学绘制世界13大区域的地图。二是可以结合具体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另外,还可以进行录课以便于后期进行准确的评判与反思。

三、结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在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勇敢进行一些尝试和改变,做好教学反思,根据教师及学生的特点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更好地掌握学情,根据学生的需求对症下药。另外,要大量阅读文献和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更好地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等。对于学校而言,要完善地理思维能力的评测、评价方法,以便更好地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地理思维能力提出有效、科学的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曹骏骅.地理图表教学行为的评价与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檀鲁镔.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地理教学,2010(3).

[3]黄胜美.高中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J].考试周刊,2014(11).

[4]陆山华.浅议高校教师教学反思的作用和方法[J].大学教育,2012(7).

[责任编辑 薛晓静]

猜你喜欢
读图图表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