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探微

2020-05-11 05:57彭海荣
学周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学习习惯综合素质

彭海荣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相对陈旧的话题,但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常说常新、常研常深。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学校有效的教学管理、教师过硬的综合素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综合素质;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5-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5.004

一、学校有效的教学管理

(一)教学制度保障

1.制定教学管理制度。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成熟的学校或者说在未来有发展前途的学校一定会制定出一套符合自己实际、操作性强的教学管理制度来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从学校的运行看,往往从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办学措施等方面做出长远规划,宣传学校办学构想、明确学校办学思路、强调学校办学要求,使学校的健康运行有一个良好环境;从教师的成长看,往往从教学计划、教案编写、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反思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了解教师发展需求、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提供教师发展机会,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一个努力方向;从学生的发展看,往往从学生的品德要求、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责任担当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进行全方位服务,提供多样化课程,倡导个性化指导,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个明确目标。

3.检验教学管理制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只要有了积极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就能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可靠保障,就能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检验,就能以学校的“利器”来完成课堂教学的“善事”,以学校的“规矩”来成就课堂教学的“方圆”。

(二)教学活动引领

1.组织学生数学竞赛。乏味的数学课堂、枯燥的数学公式、难懂的数学作业无法引起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如果能针对职高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变换呆板的教学方式,将一些数学基础知识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竞赛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不仅能提高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中职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能让学生经历风雨、开阔视野、丰富阅历,还能让学生找到差距、了解不足、塑造个性,真正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2.组织教师“三优”评选。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三优”评选活动,为广大教师课堂教学技艺展示、实现学科专业引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优质课、优质案例评选让每位教师都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展示自我,互相学习,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优秀论文评选能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缺憾不足进行即时总结,为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可靠保障。

3.邀请专家莅临指导。学校定期邀请专家进校指导,要求所有教师全员参与,虚心求教,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使教学因我而变;学习他们独特的教学方法,让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明白人”,使课堂因我而“活”;学习他们优良的教风学风,让自己成为教学研究的排头兵,使质量因我而高。

(三)教学评价促进

1.寻找学生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有“耐心”“爱心”,更要有“慧心”,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喜好,利用多媒体等有效手段,刺激学生的兴趣点,并适时地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而且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2.发现学生闪光点。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相对来说底子薄、效率低、自主性差,尤其对数学来说,往往让学生“望而生畏”。但中职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身上有许多不为人知、有待“伯乐”挖掘的“闪光点”,因此,教师还要有“慧眼”,要用“放大镜”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大胆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就会让学生具有成就感,重拾自信心,就能将数学课堂的“死水”激活,从而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3.记录学生成长点。教师要有“慧手”,要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关注平时表现,展示成长风采,记录成长轨迹,采取多元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体验快乐和成功,真正使他们人格健全、体格健壮、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師过硬的综合素质

(一)占领德育教育制高点

1.教师要用博爱之心浇铸学生。爱是教育的源泉,如果教师心中有爱,就能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成长,就能用爱动其心,用爱导其行,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师要用典型人物鼓舞学生。比如,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列举数学家祖冲之在生产力落后、条件艰苦、信息闭塞的环境下,精确地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比欧洲人早了一千多年这一典型事迹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教师要用励志故事感召学生。教师利用数学家陈景润草纸装满几间屋,成功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等励志故事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奉献祖国的决心。

(二)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

1.要研究教材。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研究好教材,利用好教材,但不能局限于教材,要以教材为“蓝本”,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大胆取舍和调整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激发课堂活力。

2.要研究学生。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十分了解自己的服务对象,把他们当成一个个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和训练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3.要研究教法。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发展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精讲多练”等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三)练就教师教学基本功

1.教师要善于学习。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拥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才能满足现今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不仅要练好“两笔两话(画)一技术”(即: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现代教育技术),还要不断学习前人的教育财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努力成为一位学习型教师。

2.教师要敢于创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过去的观念,传统的模式中超越出来,树立学生敢想、敢做,敢于向课本、向教师、向权威质疑的创新教育目标观。营造友好、民主、活泼的教学环境,提供一个宽松的创造氛围,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的兴趣,迸发创新的火花,努力成为一位创新型教师。

3.教师要长于研究。教师要做课堂教学的“有心人”,不仅要研究前人、同行的教育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还要养成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反思的习惯,总结自己遇到的“火花”,反思自己经历的“败笔”,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成为一位研究型教师。

三、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具有勤于思考的习惯

1.给学生传授思考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思考,就得转变教学观念,杜绝灌输意识,给学生提供思考素材,让他们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培养学生有依据的思考问题的能力;针对问题实际,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考,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变换问题情景,进行变式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探索,提供一题多解方案,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给学生创造思考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教师还要不断挖掘教材、研究学生、把控课堂,设置有价值的问题情景,为学生的积极思考提供可靠的保障。

3.给学生提供思考机会。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讲课不宜过细,要精讲精练,要懂“留白”艺术,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不要让学生养成依赖心理。在遇到问题交锋时,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并要适当提示、适时点拨,不断启发,经常鼓励,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能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二)具有乐于动手的习惯

1.构建合理培养模式。教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时,不能盲目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要引导学生按照“明确对象—寻求方案—掌握步骤—得到结论—综合评价”的合理模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让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2.进行具体实践验证。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契机,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提供给学生亲手演示、亲自操作的机会,不仅能使抽象的公式、定理、法则等得以验证,还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知识来源于实践,更运用于实践。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知,注重知识的前因后果,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学中用数学”,从而得到学习数学的真谛。

(三)具有善于总结的习惯

1.帮助学生当堂消化。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教师一定要把总结反思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内容不要安排得太满,留给学生做总结的時间,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做认真梳理和总结,力争做到当堂事,当堂毕。

2.督促写好数学日志。学生坚持写好日志,尤其是写好数学日记,是学生锻炼毅力,磨炼意志,增强韧性的最好方法。学生写日志的过程就是一个总结的过程,把每天的学习收获,经验教训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既可以进一步梳理自己当天的学习行为,也方便学生总结自己的得失,做到当日事,当日清。

3.鼓励做好睡前反思。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睡前反思习惯,每天能坚持睡前扪心自问,对当天的上课准备,课堂互动,知识、能力、方法、技能、情感的得与失,明天的具体任务等做认真的总结,清晰的梳理,做到事不过夜,成竹于胸。

参考文献:

[1]陈玉海,党玲.提升初中学校教学质量的管理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

[2]王玉红.提高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甘肃教育,2018(23).

[责任编辑 杜建立]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学习习惯综合素质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