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应用分析

2020-05-11 05:57景季雨
学周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情感教育应用分析

景季雨

摘 要:幼儿学前教育是以学龄前儿童作为教育主体,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情感教育是幼儿学龄前教育的关键一环,主要注重的是幼儿的智力开发、情感培养以及社会关系能力的引导。对于幼儿来说,接受情感教育是对以后学习生活的一种负责。情感教育是一种符合学龄前儿童身体、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机制,在幼儿时期接受过情感教育是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幼儿社交能力以及日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情感教育;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5-01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5.082

作为教育学家的郭沫若先生曾经明确表示:改造一个人的最好的时期就是在他的幼儿时期,接受能力最高、可塑性最强。所以,教育应该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进行,教育的方式和教育的内容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择,主要是培养幼儿的感情建立机制和对事物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因为只有一个人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对周围的生活背景、环境,甚至对世间的生灵、植被都产生感情的时候,这个人才能很好地在社会上生活。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幼儿学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教育,即培养人对人、事物的情感观念。人性本善是世间大众对于幼儿道德的普遍观念,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声音的出现,即“人性本恶”。但实际上,幼儿阶段的一切情感因素和道德判断都是后天形成的。这个结论是对“人性善恶论”的推翻,但是也证明了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当幼儿接受了学前教育,即能培养出正确良好的道德观念。并不是说没有接受过情感教育的幼儿长大之后就都会成为坏人,问题永远不能这样一概而论。只是说,接受过情感教育的幼儿更容易形成完整健全的人格。由此,就可以看出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古语中就有“近朱者赤”的说法,将一个成年人放在一个并不良好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影响之后,这名成年人的情感认知就会和一开始的情感认知产生变化。这就是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现象。没有人能保证幼儿能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外界环境中,只要生活在社会上,就有机会受到不同因素、不同环境的影响。所以,为幼儿开展规范的正规的学前教育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情感教育是一种经常被忽视的教育理念,但是它隶属于完整的教育机制之内。传统教育中对于应试教育的重视,导致其他的教育机制常被轻视,这是教育不完整和片面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家长要具备情感教育的教育思想,只有当周围的人也认识到情感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教育机制的时候,幼儿所接受到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情感教育是用于培养幼儿的情感发展的教育模式,它以教育作为培养手段,激发幼儿身心中对情感的认知,并且对情感的发展方向做出规定和引导。幼儿情感教育可以在特定的环境内使幼儿的情感发展方向产生质变,它促进的是幼儿对其他人和事物的认知以及感知态度。幼儿情感教育对幼儿看待事物的态度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和对待生活的态度都做出了一定的规范引导作用。

二、幼儿学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的价值

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会选择在家里的墙上贴上一些拼音的标示,或者在网上购买一些早教的玩具。其实这就是教育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家长对于幼儿的培养始终是重视的。幼儿最早接触到的教育可能就是家长或者亲友抱着婴儿时期的他们,来进行对事物的认识的过程。在幼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家长会跟幼儿进行交流,可能幼儿当时的反应只是默默地看着,甚至有的会发出“啊”“呜”的声音来应和。其实,这时就是幼儿对于接受到的教育的一种反馈。那么,幼儿到底在这其中接受到了什么内容呢,这就取决于家长与幼儿的沟通内容了。幼儿至少能从这个过程中接受到语言表达的教育,虽然幼儿还不具备表达的能力,但这并不妨碍幼儿接受表达的信息并且产生模仿的意识。以上,表明了幼儿的教育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既然教育的过程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如何进行正规的教育便是家長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个人对于周围环境和其他事物的看法是很重要的,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幼儿的个人情感调控能力,保持对周围环境以及学习生活的积极态度。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健全健康的人格和性格特征。性格决定命运,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常说的一句名言警句。性格的培养决定着个人能力和命运的发展,幼儿期作为性格培养的最佳时期理应被重视起来。

在中医中讲究人不能大悲大喜、不能太过伤情,否则是有损身体健康的。身心愉悦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但是心情太过于激动,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和影响。幼儿的行为能力其实是家长的行为能力的继承和反映,这是因为幼儿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对各类事物的处理方式皆来源于家长的言传身教。有时候家长会发现,自己明明没有教过幼儿这种行为,但是幼儿做出的反应却和自己一模一样。这就是因为幼儿时期学习模仿能力很强,家长作为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人,行为早已被幼儿模仿而自己却不自知。如果家长没有做到行为规范的话,那么带给幼儿的示范同样也是错误的。成年人由于各种个人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情绪管理并不是十分到位,经常会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那么,如果这个过程被幼儿看到并模仿的话,那么就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情绪管理适用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但是成年人的自我意识强烈,所以并不容易受到情绪管理教育的影响产生改变。但幼儿却不同,幼儿极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影响,再加上幼儿无法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好坏区分,所以通常情况下,幼儿会对家长的行为进行无差别模仿学习。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原因将幼儿交由祖父母进行看管,老一辈人对于幼儿教育并不是十分看重,他们的意识中对幼儿好就是指吃饱穿暖。他们也不会意识到幼儿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模仿学习,所以并不会进行自我情感管理。在祖父母眼中,幼儿还未到学习的阶段,说白了就是什么都不懂。所以,就会将真正的情绪完全暴露在幼儿面前。实际上,幼儿是能接受到行为信息的反馈的,所以幼儿会接受到家长的全部情绪信息。所以,通常跟祖父母生活的幼儿,更加不容易进行自我情感管理。也就是通常会表现为爱哭、爱闹,遇到喜欢的事物是不懂得如何正确表达,只会通过哭闹来吸引其他人的关注。这仅仅是幼儿时期的影响,当幼儿年纪更大一些的时候,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不能用耐心的态度来思考解决方案;不会跟父母、教师等人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甚至不懂得接纳自己,不懂得与人交往等等。这都是幼儿时期没有接受到正确的情感教育而导致的弊端。情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幼儿的正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发展。

三、幼儿学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环境。幼儿是作为新生儿的身份来认识和接触所处地区的,也就是说,其所处地区的环境背景、文化底蕴对于幼儿来说是陌生的。情感教育的另一部分就是要让幼儿接受所处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不同的文化内容和发展水平。可能对于幼儿来说,他从小生活的环境与其他地区的生活习惯是完全不同的。那么,良好的情感认知会让幼儿自动接受不同的文化背景,接受和尊重是情感教育的又一内容。幼儿在婴幼儿时期是作为个体被保护在家庭环境中成长的,那么当幼儿再大一点,进入到学校中学习的时候,幼儿要面对的就是来自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籍的同学。也就是说,幼儿不可能一直生活在真空环境中,他终归是要接受自己所属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并且还要学会尊重和接纳别人的生活背景和社会环境。这是幼儿进行人际交往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话,幼儿可能会对其他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产生抵触心理。严重妨碍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幼儿没有接受情感教育的话,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幼儿无法对他人表现出礼貌的行为,甚至无法培养出同情、爱心等应有的基本情感素养。

四、幼儿学前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培养方式

幼儿教育与其他年龄段学生的教育有一点根本上的区别,就是在进行幼儿教育之前要充分取得幼儿对教师的信任。在幼儿园甚至九年义务教育中,学生能理解自己的身份意义和应该要做的事情。但是,学前教育不同,幼儿并不理解学生和教师的身份区别。而且,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的时候,也尽量不要為幼儿树立明确的师生观念,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幼儿建立朋友的关系,在友好互动中实施教育手段。

教师在进行教育之前,要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幼儿在之前的时间里接受过什么教育。充分调查幼儿直系亲属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同时,教师要对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比如学生喜欢什么动画形象等等。为了增强幼儿的学习能力,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画形象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教师可以不必急于进入教学状态,要根据幼儿的个人情况来决定教学的时间和内容。当一开始,幼儿对教师有抵触心理的时候,教师要通过陪伴、做游戏等方式取得幼儿的信任。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和态度,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上文中说到,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学习能力,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过程中,要起到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一旦接触到幼儿就立即进入教学状态,时刻保持职业素养,不能让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影响到幼儿的行为举止。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同样适用于幼儿教育,但是幼儿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同样要注重幼儿综合素质薄弱的部分,为幼儿的综合成长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具有基础的是非善恶观念,让学生明白世间的善良和美好的样子,所以才有了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意义是让学生感受到被爱,并且学会付出爱,感受到世间的美好是一个人终身要接受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彤苧.情感开发幼儿学前教育的桂冠明珠[J].科技视界,2016(5).

[2]许丽萍.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个性[J].学前教育研究,2000(2).

[3]史林吉.试论绘本阅读对幼儿情感教育的意义[J].都市家教月刊,2014(8).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幼儿学前教育情感教育应用分析
浅析新课程理论下幼儿学前教育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