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在师范生普通话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2020-05-11 05:36吴平颐齐贵超王华文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18期
关键词:普通话师范生测试

吴平颐 齐贵超 王华文

摘  要 通过对学生学习前后的数据分析,验证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对提高师范生普通话技能培训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对2016级师范生普通话技能培训的全面试用和问卷调查,探索运用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提高普通话培训效率的方法和相应的教学模式,从而为解决目前普通话教学和培训中由于师资缺乏很难做到分层教学培训等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师范生;普通话技能;普通话教学和培训;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8-0007-06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Putonghua Simulation Test and Learning

System in Putonghua Skill Training for Normal Students//WU Pingyi, QI Guichao, WANG Huawen

Abstract It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utonghua simulation test and learning system to improve the Putonghua skills training of

normal students by analyzing the data before and after students lear-

ning.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trial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2016 normal students Putonghua skills trai-ning, it explores the method of using Putonghua simulation test and learning system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utonghua train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mode. Therefore,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stratified teach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Putonghua because of the lack of teachers.

Key words normal students; Putonghua skills; Putonghua teaching and training; putonghua proficiency test system; Putonghua simula-tion test and learning system; flipped classroom

1 研究背景

普通話是合格教师的职业语言,说好普通话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从业前提和基础[1]。2007年开始,全国陆续采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2]。

随即大量的研究分析在机测情况下普通话教学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普通话学习和教学训练的方法、策略[3-7],

其中大多提到需要开展分层教学培训[8],而要开展分层教学培训,势必需要更多的师资投入。虽说2007年以来普通话水平测试学科已经有了自己的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但就目前各高校的普通情况来看,师资是远远不够的。

同时还有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指出,普通话技能不好的学生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有语言交际恐惧心理,有问题不敢与教师交流求助[9-10]。在这些思想指导下,有部分研究开始着力于新技术在普通话教学和培训中的应用,包括各种培训系统、学习系统的开发和设计[11-13]。科大讯飞公司基于国家语委“十五”重点项目“智能语音技术在普通话辅助学习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结合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开发了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该系统采用和国家正式考试系统完全一致的评测技术,为考生提供普通话水平模拟测试和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功能,已经在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等40多所国内知名院校正式使用,但未有相关应用情况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于2013年搭建该系统,近年来得到学生和教师的充分认可。本研究对2016级师范生进行全面的跟踪调研,利用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开展普通话教学和培训,对使用的效果进行系统分析。2016级共有2544名本科生,其中公费师范生573名,考虑跟踪方便,在闵行校区的416名公费师范生中推广使用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鼓励师范生利用零散时间开展在线的自主普通话学习和训练。

2 通过成绩对比分析系统应用对普通话技能提升的效果

为了了解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对普通话技能提升的效果,对学生模拟测试、系统学习和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使用过普通话模拟测试系统的学生成绩情况  2018年3月,要求416名师范生进行普通话模拟前测,并建议学生根据测试报告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如表1所示,有235名学生进行了模拟测试。将该批学生首次模拟测试的成绩与最终考试成绩作对比发现,204名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比首次测评成绩有提高,占所有使用过模拟测试系统总人数的86.81%;并且成绩提高显著,平均提高4.58分,提高5分以上的有67人。

另外还有31名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不如首次模拟测试的成绩,占所有使用过模拟测试系统总人数的13.19%。逐个分析这31名学生发现,其中有23名学生仅是用模拟测试系统摸底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未使用普通话学习系统开展普通话自主学习与训练。

使用过普通话学习系统的学生成绩情况  系统记录有342名师范生使用过普通话学习系统,见表2。其中333人获得80分以上,通过普通话测试,通过率为97.37%。对比2018年全体本科生(2544人)的通过率96.65%和师范生(573人)的通过率95.9%可以看出,使用过普通话学习系统的师范生通过率高于全体本科生通过率和全体师范生通过率。

从生源角度来说,师范生中有较多来自新疆、西藏、广西等受地方语言影响较大的地区的学生,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普遍比非师范生低。以2017年学校未在师范生中推广系统的数据作对比,师范生普通话通过率为91.2%,非师范生普通话通过率为96.22%。2018年在师范生中推广使用系统以后,使用系统的师范生通过率明显提升。

从以上两点数据可见,系统的有效使用能提高师范生的普通话测试成绩,同时发现学生努力程度对成绩的提高有影响。

3 通过学生问卷分析学生对普通话能力测试的重视情况

在学生考试结束后,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对普通话测试的认识、对普通话能力的重视、普通话训练的情况、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学校普通话训练的建议等,特开展包括非师范生在内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33份,其中师范生有效问卷322份。对问卷进行如下分析。

对测试的认识

【问题1】你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了解吗?

如表3所示,全体问卷中,42.3%的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比较了解,57.7%的学生只是略知一二;全体师范生中59.32%的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过了解,40.68%的学生只是略知一二;而使用过系统的学生中,66.03%的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过了解,33.97%的学生只是略知一二。

【问题2】你觉得国家实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有没有必要?

如表4所示,全体问卷中,67.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32.2%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或完全没必要。师范生中73.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6.4%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或完全没必要。而使用過平台的学生中,76.9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3.01%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或完全没必要。

参加考试的动机

【问题1】你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如表5所示,全体问卷中,选“为考教师资格证做准备”的占37.74%,选“对就业有实际作用,多一个证书多一种选择”的占19.73%,选“促进沟通,有利于人际交往”的占7.16%,选“是一种基本技能,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的占26.72%,选“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政策”的占8.66%;师范生中选“为考教师资格证做准备”的占63.35%,选“是一种基本技能,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的占20.19%,这两项为主,尤其是“为考教师资格证做准备”。

使用过系统的学生的数据基本同全体问卷类似,主要选择“为考教师资格证做准备”“对就业有实际作用,多一个证书多一种选择”和“是一种基本技能,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三项。

【问题2】你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满意吗?

如表6所示,84.1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可以接受,但还需要提高。这部分在师范生、使用过平台的学生中体现的差别不大。

自我提高的意愿和方式

【问题1】你平时是否会有意识地提高普通话水平?

如表7所示,全体问卷中,55.16%的学生会有意识地注意纠正,提高个人普通话水平,44.84%的学生顺其自然;而师范生和使用过平台的学生中会有意识地提高的比例稍高,分别达63.35%和61.92%。

【问题2】你平时会通过什么方法练习普通话?

如表8所示,全体问卷中,选择“多与普通话较准的同学交流”的占51.47%,选择“自己多加练习,掌握各种发音技巧”的占40.16%;使用过平台的学生中有50.14%的学生选择了“自己多加练习,掌握各种发音技巧”。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师范生因为教师资格证的强制要求,对普通话测试和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比较重视,但只有59.32%的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过了解,以及26.4%的学生认为普通话测试可有可无或完全没必要,充分说明学生对该项考试和普通话水平的提高重视不足;动机方面,除了师范生为考教师资格证做准备的动机比较明显外,很多学生只是为了测试而去测试;84.1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可以接受,但还需要提高;44.84%的学生对是否有意识地提高普通话水平选择顺其自然,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考虑主动提高普通话水平。

4 通过使用过系统的学生问卷分析应用系统开展教学培训的效果

使用过系统的学生对考试有更深的认识,对普通话水平提高有更强的意愿。在使用过系统的365名学生中,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了解的占66.03%,觉得国家实行普通话水平测试非常有必要的占76.99%,认为自己普通话水平可以接受、但还需提高的占83.56%,平时会有意识地提高普通话水平的占61.92%。因此,对使用过系统的学生进行如下分析,了解应用系统开展教学培训的效果。

【问题1】通过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的学习和模拟,你觉得普通话水平是否有提高?

如表9所示,通过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的学习和模拟,觉得普通话水平有提高的学生占71.5%。平时会有意识地提高普通话水平的学生中,觉得通过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的学习和模拟,普通话水平有提高的占76.15%。

【问题2】你认为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的哪些功能对你有用?

如表10所示,69.32%的学生认为“模拟测试”有用,63.01%的学生认为“模拟测试诊断报告”有用,21.92%的学生认为“根据测试诊断报告定制的针对性学习课程”有用,23.01%的学生认为“基础語音学习(声母、韵母和音调的学习)”有用,24.38%的学生认为“对比语音学习(如前鼻音和后鼻音,平舌音和翘舌音)”有用,21.1%的学生认为“综合学习(按照正式普通话测试的题型进行训练)”有用。

【问题3】你认为妨碍自身普通话水平提高的因素有哪些?

如表11所示,认为妨碍自身普通话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是受方言影响严重(50.14%)和练习机会少(33.7%)。

【问题4】你希望学校开展普通话培训系列活动吗?

如表12所示,50.68%的学生希望学校有免费培训系列活动,30.41%的学生希望有个性化指导。

【问题5】你更倾向于哪种培训方式?

如表13所示,49.04%的学生希望培训的方式是线上自主学习(通过网络系统自主学习并开展练习),39.18%的学生希望培训方式是翻转学习模式(在线上自主学习和模拟练习,在线下个性化指导),只有11.78%的学生希望培训方式是线下开展培训讲座。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应用系统开展教学培训的效果还是满意的,一方面觉得练习机会少是妨碍自身普通话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却不认为系统提供的“根据测试诊断报告定制的针对性学习课程”和“综合学习(按照正式普通话测试的题型进行训练)”等学习系统功能对他们有用;学生希望学校有免费培训和个性化指导,而且大部分学生希望培训可以通过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或是线上自主学习和模拟练习与线下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5 通过学生访谈分析应用系统开展教学培训的效果

为深入了解学生使用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发现现有系统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找到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方法,对典型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根据学生语言水平、使用平台的情况和普通话测试成绩等方面,认为四类访谈对象比较有意义:参与应用系统开展教学培训并且考试成绩提高多的学生;参与应用

系统开展教学培训但考试成绩不合格的或未提高的学生;参与应用系统开展教学培训的少数民族学生;未参与应用系统开展教学培训的师范生。每类学生挑选3~5个访谈者。整理访谈内容发现,有三位学生最具典型性,访谈总结如下。

学生1:师范生,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使用过学习系统,但未使用过智能测评系统;考试成绩为二级甲等。

该生对考试成绩整体满意,考前总共使用学习系统学习四次。由于初次使用该系统时遇到插件安装的问题,实际使用时间和次数不多,该生认为系统实际对自己最终的普通话测试成绩影响不大,一方面是本身从小在家就讲普通话,另一方面是一直以来接受优质教育,普通话发音标准,不需要特殊训练就可以通过考试。该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态度端正,为了突破自己现有水平,考出更好的成绩,考前也想做一些准备。但由于平时课业繁重,没时间使用电脑长时间学习,因此安装了“普通话学习”手机应用软件进行碎片化学习。该生认同该系统在功能设计和内容资源上对提高普通话水平有帮助,愿意推荐给周围同学使用。该生所在院系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举办过集中培训,由于参加人数较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无法实际训练,因此认为大型讲座类培训没有实质帮助,推荐以个性化指导的小班形式对学生开展针对性辅导。

学生2:师范生,来自内地中部某省;使用过学习系统且使用过智能测评系统;首次智能测评成绩为三级甲等,考试成绩为二级甲等,成绩提高12分。

该生对普通话测试成绩非常满意,认为该系统对提高普通话水平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在纠正发音方面。该生考前集中训练,使用系统的学习功能高达94次,主要使用文章练习部分,认为系统帮助纠正了很多自认为读得准确的字词。该生对模拟诊断后提供的学习材料非常喜欢,非常愿意把此系统推荐给其他学生使用。该生所在院系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举办过大型培训,讲解普通话中的发音要领,如儿化音、连读等。该生认为,普通话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型培训无法短时间内实质性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线上自己学习、互相不打扰的形式非常好,自己也不会羞于说出不标准的普通话;小班辅导太浪费教师资源也没有必要;根据申请教师资格证的要求,大部分人能达到基本要求即可,不必以播音主持的水平要求自己。

学生3:师范生,来自西部少数民族省市,母语为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过学习系统且使用过智能测评系统;首次智能测评成绩为三级甲等,考试成绩为二级乙等,成绩提高8.5分。

该生来自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省市,从小到大生活中讲少数民族语言,上学后在学校里开始学习普通话,和大学同学比起来,自认为普通话基础较差。由于考试中紧张,对电脑操作不熟悉,漏读了一页内容,因此对此次成绩不太满意,认为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该生认为,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对熟悉考试流程很有帮助,学习内容也非常丰富,认同系统能够帮助提高普通话水平。但该生考前并没有能够做充分准备,使用系统时插件没有安装成功,向同学借了电脑后才匆忙备考。该生认为,普通话不是经过一两次训练就能提升的,院系举办的讲座培训活动作用不大;线下对着很多人练习讲普通话很傻很尴尬,不想被指指点点,更喜欢自己一个人线上练习;如果有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也是不错的选择。

6 总结与反思

整体来讲,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对使用过的学生来说是有用的,尤其是对自身有提高意愿的学生,是其自主训练、自我提升的有效平台;学生主要应用系统的“模拟测试”和配套的“模拟测试诊断报告”,利用系统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显得还不充分;很多学生认为普通话训练机会少,希望学校有免费培训和个性化指导,而且大部分学生希望培训可以通过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或是线上自主学习和模拟练习与线下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各院系的培训模式也存在效果不好、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从应用系统开展教学培训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与建议,对以后运用系统开展普通话技能培训有如下启示。

提高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视程度  从考试动机来看,大部分学生是因为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是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必备条件而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并且大部分学生的目标为成绩通过即可,并没有提高普通话水平的内在动力和主动意识。自我要求不高,自我感觉良好,考前突击不奏效,但又无法长期坚持提升普通话水平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院系和普通话技能培训教师应重点加强思想态度教育,提高学生对该测试的重视程度。

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提升普通话水平  从问卷和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大班讲座型培训极度不认可,虽然院系举办大型培训聊胜于无,但存在有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相反,学生更喜欢自己在线上学习练习,不会因发音不标准引起自信心和自尊心受伤等问题。另一方面,个人在线学习更有针对性,比如主动选择练习l与n、n与ng或者平翘舌的发音训练。学生普遍认同线下个性化指导是有效的,如果人力、物力、财力能保障,线上的自主学习+线下小班个性化指导是最佳选择。

降低系统使用的技术门槛  在学生访谈中发现,学生一致认可系统提供的学习资源和模拟测试功能,但使用系统初期的调试,如插件的安装、浏览器的选择、麦克风录音不清晰等问题,会降低学生对系统的好感,削弱用户黏度。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生大部分来自我国中西部省市,甚至是边疆地区,信息技术能力有强有弱,很多学生无法顺利操作系统以完成学习和测试。希望普通话模拟测试与学习系统能够改善浏览器兼容性,优化插件安装步骤,使学生都能流畅使用系统;如果能提供配套的移动端软件就更好了。

参考文献

[1]夏歌.师范院校“教师口语”教学的关键环节[J].现代教育科学,2010(12):49-50.

[2]叶军,王颐嘉,周鸣之,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7(S1):142-148.

[3]杨锦鸿,洪山.基于普通话机测后高校“教师口语”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8(14):75-76.

[4]顾晶.浅谈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3):32-34.

[5]章红.浅谈大学生普通话培训的新模式[J].成人教育,2010(8):69-70.

[6]文玉婷.淺谈高校普通话教学的创新[J].教育学术月刊,2010(11):109-111.

[7]马玉红.高校师范生普通话培训的有效途径探究[J].语文建设,2015(6):18-19.

[8]孙惠欣.民族院校普通话课程的分层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7-58,82.

[9]戴竹君.谈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者的紧张心理及调节[J].中国成人教育,2007(1):64-65.

[10]周兴杰.情感教育: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主体性建构的一种策略[J].学术探索,2015(5):153-156.

[11]石美珊.信息技术在普通话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7(9):77-79.

[12]朱丽红,韩世梅.远程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74-79.

猜你喜欢
普通话师范生测试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幽默大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