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走进课堂
——初中英语诗歌欣赏拓展课程的教材开发

2020-05-13 04:35高妍
魅力中国 2020年13期
关键词:小夜曲雪莱诗歌

高妍

(浙江省桐乡市六中教育集团实验中学,浙江 桐乡 314500)

一、拓展性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和现状

(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七年级阶段能达到语言技能的三级要求,具体为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读懂说明文等应用文体的材料;能理解简短的书面指令,并根据要求进行学习活动;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相关信息,理解大意;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从《新课标》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七年级学生,我们不仅仅要求他们能朗读课文,读懂简单材料,还要从材料中提取一定的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因此,在校内开展的拓展课上使用诗歌教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初中生需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来丰富自身的课余生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的内在情感并具有节奏和韵律的文学载体。诗歌欣赏能使人的心灵变得柔软,它是一种很好的体裁,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对于初中生而言,要掌握和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情感比较困难,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诗歌的韵律美、形式美和内容美。因此,在学校设立拓展课程时,选用诗歌作为学生的校本课程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三)学校拓展课程安排的需要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科教学逐渐走向学科育人,并围绕着立德树人和学科素养进一步展开,一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应该指向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背景下,龚亚夫老师提出多元化目标概念,倡导多元化的英语校本课程,以实现课程育人。

在此背景下,我校针对七年级学生开设趣味英语的拓展课程,在《课标》的指导下,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个因素,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提高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需要,也是对课内知识的补充,我们确定诗歌作为扩展课程教材的体裁,以期达到趣味性和知识性并存。

二、确定教材开发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教材的编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要从单词、句子、文章意思及语法等方面来考虑教材的实用性,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确定教材的趣味性。采用尝试和发现的方式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发现新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在编写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的难度,应由易到难,给学生一个过渡的时期。

(二)拓展性原则

本校英语课程使用外研版新课标教材,在设计编写拓展课程教材时,除了紧密结合新课标教材的内容外,在广度和深度上要做一定的拓展,每个主题后要设计一定的课后活动,并附上诗歌和诗人的相关背景信息,甚至是时代信息,以便于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想表达的情感。另外,教材的开发是服务于七年级拓展课程的,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开发教材和开设课程同步进行,开发教材稍领先于上课进程的模式,实行“教材编订-实验、检验-改进-再编订、实施、检验……”的方式,争取能使教材更好的服务于本门课程和学生。

(三)思想性原则

在选择教材内容时,研究者们尽可能选取贴近生活、积极向上,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另外,我们还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的结合,让学生在了解两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对于不同文化的认知。

三、立足学情,结合经典,开发教材

(一)关注学生学情和需求,追求教材的“趣”

本课程针对七年级学生,且本校学生经过小学三年的英语学习,都有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积累,基础还可以。为了更加明确学生的英语基础,了解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我们在开发教材前,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英语非常简单易学,也有很浓厚的兴趣学习英语,但又有部分男生觉得背诵英语单词和课文太枯燥,太功利化,效果不大。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难点在于语法,有很多孩子的语感并不是很好,平时也没有养成阅读英语文章的习惯。

在谈到喜欢阅读的材料时,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活泼的、轻松的阅读材料,体裁不限。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觉得,在上拓展课后,老师能尽量不布置书面作业,或背诵大量单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参考了很多材料,最终确定诗歌作为我们的扩展课程阅读材料体裁。在此情况下,我们对学生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以最终确定选用怎么样的诗歌。

七年级学生英语拓展课程调查表(二)

这次的调查问卷主要用于确定选用什么样的诗歌作为拓展课程的教材是符合学生学情和学校拓展课程设置的要求的。学生刚进入初中的学习,对学校、同学和诗歌课程都充满了好奇。诗歌的选材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对于“趣”的追求。此外,了解学生对于英语诗歌的熟悉情况也能更好地让研究者们掌握教材设计的难易程度。因此,我们在选取教材时应把难易度和趣味性放在第一位。

出于此种考虑,我们选择了一首非常简单的《The Moon》作为开篇第一课。

The Moon

Oh! Look at the moon,

Like a big silver spoon,

So round and so bright,

In the sky at night.

这篇诗歌前两句以儿童的口吻描写月亮,把月亮比作汤匙,非常有童趣。学生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后两句通过对月亮的圆和亮的描写又写到了填空。诗歌本身非常有趣,而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也要更好的发挥出这首小诗里的“趣”。

这首诗歌里出现了“silver”、“spoon”、“round”和“bright”这几个生词,通过对于这些词汇的学习,我们梳理了以前学到过的关于月亮的词汇,也顺理成章的引出了诗歌中出现的新词汇。学完词汇,进入诗歌学习时,设计教学活动也应考虑七年级学生的水平与特点。首先,让学生自己用一两句话来抒发一下自己对月亮的情感,越是深情越好。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我们特地为学生准备了几句小诗,供学生参考:

a.The moon is so beautiful!

b.She shines on the walls of the garden!

C.The moon rose,will your dream come true?

这几句关于月亮的描写被一些大胆的学生演绎的声情并茂,其他一些害羞不敢说英语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学习英语诗歌的兴趣一下子变得很浓厚。通过这个小活动的简单暖场后,后面要学习的这首诗歌就就非常顺利的完成了。而且

《The Moon》这首小诗也让学生们明白英语诗歌中的押韵,/n/,/t/.

(二)依托课本模块内容,确定教材的“活”

我们设计拓展课程时,既要依托教学的内容,也要有目的性;既要有拓展性,也要有可持续性;既要有地方特色,也要体现跨文化的特性。在参考和借鉴了大量阅读材料和诗歌后,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扩展课程分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三首诗歌,每首诗歌大概需要1-2个课时。

在每节课的开始环节,我们会对上一首诗歌进行复习,或朗读,或表演,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再进行下一首诗歌讲解时,也会先处理相关的作者背景、文化背景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四、结合原文经典,追求教材的“原汁原味”

王初明(2010)在《外语是怎样学会的》一书中指出,“迁移不管正负,都有汉语使用习惯在起作用。”只要正迁移,不要负迁移,这样是做不到的。因此,与其不断纠错,不如从刚开始就接触英语原著,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口语习惯,培养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在选取诗歌教材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地选取原版诗歌,体现“原汁原味”,通过让学生接触这些地道的英语来减少汉语的负迁移,帮助学生掌握地道的说话方式。Percy Bysshe Shelley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最具理想主义气质的诗人之一。虽然选用他的作品给七年级学生作诗歌启蒙有点大材小用,我们还是挑选了他诗歌中的一小行进行尝试。

The Indian Serenade

I arise from dreams of thee

In the first sweet sleep of night,

When the winds are breathing low,

And the stars are shining bright,

I arise from dreams of thee,

And a spirit in my heart

Has led me -who knows how?

To thy chamber window,sweet!

这是雪莱1819年写的一首爱情小诗,文中出现了古英语词thee,thy等,我们为了尊重作品的原始性,决定不修改成现代英语词,让学生自己感受古英语词的变化。这首诗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偏大,因此,在做教学设计时,我们计划用两个课时的时间。第一个课时先让学生对雪莱这个作家有所了解,再详细讲解了这首诗歌的背景。

雪莱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既是柏拉图主义者,又是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影响颇深。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先从学生感兴趣的出发。先用一句名言来引出雪莱这个作家。Activity 1 Who wrote this sentence: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学生们说出是雪莱之后,在让学生们说一说关于雪莱的任何信息:Activity 2 What do you know about Shelley? 任何信息都是可以的,趣事、生平、作品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在有了一些信息之后,我们再具体的补充一些关于雪莱的信息,包括他的出生和过世年月、出生地、职业、主要作品等。

在介绍完作者后,我们开始关注《The Indian Serenade》这首诗歌。小夜曲是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一种爱情歌曲,是在夜晚唱给情人听的。这首《The Indian Serenade》以小夜曲为名,自然也是一首献给爱人的情歌。

在讲解诗歌前,我们先了解一种中世纪的诗歌形式—小夜曲。考虑到初一的学生对这方面知识量的储备不够,所以,在上一课结束时,我们留了回家作业:查找关于诗歌形成--小夜曲的资料。这课刚开始时,可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说一说小夜曲是怎样一种诗歌形式,也让学生们获得一种信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小夜曲,是一首爱情诗歌。在学生们发表完观点后,我们总结一下小夜曲的特点,完成Activity 1 what is Serenade?。之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诗歌-- The Indian Serenade,紧跟第二步Activity 2 Background of The Indian Serenade,介绍这首诗歌的背景知识。

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必须要了解其代表的文化。在诗歌教学中运用原版材料虽然很大的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难度,但并没有打倒他们学习的热情。他们学习诗歌的热情高涨,尤其是学到这首爱情诗歌时,学生们更是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和表演的天赋,在最终朗诵诗歌这一环节用各种语调,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这首诗歌。

五、结语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课堂教学要充分让学生展现个性、发展心智、活跃思维、拓展视野。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它富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来感染人们。通过一学期的诗歌欣赏,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有了长足的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更高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于诗歌的鉴赏,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甚至于一些平时很害羞的同学也能勇敢的表现自己了。这就是诗歌带来的最大好处—诗歌使同学们的心灵更加柔软了,情感更加充沛了。它摆脱了英语教学的“死记硬背模式”,让同学们自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它将永远伴随学生不断的学习和探索。

猜你喜欢
小夜曲雪莱诗歌
诗歌不除外
一支游子心弦上的小夜曲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央措柯秀深情演绎歌曲《珠海小夜曲》
诗歌岛·八面来风
一诺三十年
雪莱一诺三十年
夜莺为何歌唱:谈雪莱对圣经的讽刺运用
春语:青稞入土(外一首)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