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影响下“宅经济”发展研究

2020-05-13 14:34侯庆海
理论观察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中国经济

侯庆海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中国经济;宅经济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3 — 0010 — 04

一、新型冠状病毒对经济的预测分析

(一)宏观经济影响预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推进,在当前国际经济市场环境中,任何国家经济波动都会给周边国家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巨大,在新冠状肺炎发病率持续增加的当代社会,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势必受到一定的影响。

1.疫情下各国对中国产品消费和投资需求大幅度减少

需求和供给作为宏观经济的具象体现,在新冠状肺炎疫情下,势必会受到一定冲击,参照2003年非典来看,外出贸易商品投资、消费和需求比例会出现断崖式锐减,短期失业率会增加,长此以往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将会造成一定的可能影响。

据2003年非典疫情来看,自2002年11月开始到2003年6月,历时七个月的非典主要对2003年第二季度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而新冠状肺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这主要还是因为在春节期间,原本高消费产业被迫歇业,工人返城、工厂复工延迟,生产活动无法有序进行。2003年非典疫情大规模爆发的三月和四月,国家积极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中国GDP同比较一季度回落两个百分点,在疫情严重的北京和广州等地区,经济同比下滑三个以及零点五个百分点。而自新冠状肺炎疫情发病以来,国家就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手段,人口流动量大幅度减少的同时,餐饮、旅游、娱乐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势必将受到冲击,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内基本停滞,但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前期被抑制的消费需求被大幅度释放,经济同比增长相对较高。

自新冠状肺炎疫情发病以来,短短半个月国家就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而从某方面来讲,倘若此次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湖北省将有可能被定义为“疫区”,此后该省的外出口贸易将受到严重影响。2003年我国非典疫情发生后,出口同比出现明显下滑态势,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代社会,“疫区”一旦被定义,中国出口商品的接受程度会降低、手续会变得更复杂、运输成本将更高,制造业以及其相关产业链的贸易将会由此受到进一步的影响。

2.疫情下当地服务业和工业发展势必受到一定影响

在非典期间国内制造业的影响波动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疫情控制程度较强,未出现全国范围发病现象,工业以及服务业发展受灾区域只是位于疫情重灾地,但此次新冠状肺炎却席卷了全国,不仅导致国内大部分工业停工,物流、生产、销售、回款等正常经营活动也受到了影响。此外,由于此次疫情发生在春节期间,受疫情的影响,旅游、交运、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性产业冲击更为显著,且恢复周期也相对较慢。从非典情况看来,2003年二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同比一季度回落1.1、1.9和1.8个百分点,虽然在三季度第一、二产业迅速回暖,但直到四季度第三产业仍处于低迷状态。由此推断在疫情冲击下,对服务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可以预测在新冠状肺炎情形下,我国服务业将处于一段低迷发展时期。

(二)对中观行业影响预测

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中观行业近年来的产业经济利润是不容忽视的,但由于此次疫情是在春节期间发生的,因此住宿、零售、餐饮、娱乐及旅游等国内主要消费及服务类行业,受到的冲击力也是相对最大的。近年来春节期间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利润占比大概为全年的三分之一,而在这场疫情的波动下,不仅损失惨重,这对于企业后期的整体发展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近年来电影春节档一直是中观行业经济的重头戏,2019年春节电影总票房高达六十亿,倘若此次疫情没有发生,原本2020年春节档预估票房在七十亿,但受疫情冲击的影响,七部电影接連宣布撤档,不少大型院线也均选择暂停营业,电影行业也迎来非典疫情后的第一次寒冬。餐饮业作为春节期间的重头产业,在新冠状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也损失惨重,为响应国家号召,春节各类聚餐和婚宴等全部取消,备菜存货拿出来低价甩卖,与2019年春节七天全国餐饮10050亿元相比,2020年的餐饮行业发展也受到了影响。除此之外,经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2019年春节假期旅游收入为5139亿元,而在疫情持续增加的今天,本应如火如荼的旅游市场确受疫情影响而瞬间冻结,大量工作人员无法返工,在增加后期就业压力的同时,国家整体发展也势必受到了一定影响。除此之外,无论是交运行业、房地产行业、建筑业、金融业、农林牧渔等行业,在此次疫情的冲击下,原本预估产业效益不仅没有实现,各项生产活动也都将受到一定影响,而根据以往预估数据,光电影票房70亿(市场预测)+餐饮零售5000亿(假设腰斩)+旅游市场5000亿(完全冻结),短短7天三个行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多亿。可见,这对于国家GDP一季度的影响同比是十分巨大的。

(三)微观个体影响预测

在当前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企业发展成效与预期发展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而在疫情影响下,相对脆弱的民营企业更是首当其冲。疫情对于不同微观个体的冲击程度是不一样。民企受冲击程度大于国企,小微企业受冲击程度大于大企业,农民工受冲击程度大于正式职工。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国企业正常经营计划被推迟,由最初春节七天假暂定为正月十六复工,由于生产和营业停摆、收入和现金流中断等问题的出现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财产的损失,而且对于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而言的负面影响更是十分巨大的,严重者会导致它们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尤其对于受冲击较大的餐饮、娱乐、交运等行业及中小微企业,虽然国家人社部下发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重要通知,但计件工资工种人群势必将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资本市场影响预测

疫情对债市推动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疫情的扩散与传染对消费、生产与投资带来负面冲击,实体经济短期走弱有利于推动债市走強;二是疫情带来的恐慌情绪推升避险情绪,带动利率下行。2003年非典疫情发病后,一季度债市在经济增速超预期和疫情传染的博弈下呈现震荡态势,四月疫情明显加重、并引起高层重视,利率开始下行,随后伴随疫情解除、经济回暖、通胀压力加大,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债券市场大幅调整,利率逐步上行。自我国新冠状肺炎发病后,国家相关部门积极采取了应对策略,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势必呈现出如下态势——短期利好债市、利空股市(医药、在线娱乐等除外),但中期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趋势。

(五)民营企业发展受到一定阻碍

在非典期间国内制造业的影响波动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疫情控制程度较强,未出现全国范围发病现象,工业以及服务业发展受灾区域只是位于疫情重灾地,但此次新冠状肺炎却席卷全国。自新冠状肺炎疫情发病以来,短短半个月国家就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虽然疫情近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国家大部分工业停工,波及了物流、生产、销售、回款等产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从相关数据分析可知,受疫情的影响,消费品零售企业的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下滑、中国进出口贸易往来增速也出现了下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下降。但通过参照2003年非典可知,随着疫情的好转,消费品零售业、进出口贸易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都会好转,但将可能会出现经济断崖式现象,民营经济发展成效与预期发展规划目标之间存在显著差距。

二、新冠疫情冲击情形下“宅经济”模式逆势上扬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产业时代背景下,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民营行业近年来产业规模和数量在持续增加的同时,也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2019年底恰逢春节期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在打断中国原有经济发展规划的同时,给民营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冲击,无论是第一、二产业亦或是第三产业,在这场疫情的波动下,都会遭到巨大冲击,而且对于企业后期的整体发展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但与此同时正如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教授所说:“疫情造成的挑战主要集中在线下生产销售困难、经营成本上升、资金周转不畅、到期债务或还贷压力绷紧、产业发展不景气、经营预期悲观等。”线下业务“停摆”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闷在家里的抗疫却闷出了“宅经济”模式的逆势上扬。

(一)宅经济快速崛起,生鲜电商逆势上扬

在疫情的影响下,线下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所有人群都基本“宅”在家里,电商便成为了当下主要消费渠道。为积极响应国家一级卫生防控政策,人们开始减少外出购买的频率和次数,开始网上买菜,根据相关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2020年春节防疫期间,生鲜电商交易量暴涨350%,生鲜电商成为了“宅经济时代”的最典型的代表。

(二)宅经济倒逼创新推动新行业发展

随着“宅经济”模式的不断发展,电商企业人员供给不足现象与餐饮业员工闲置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为了满足电商企业人员供给,降低人员失业率,“共享员工”这一原本不可能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在疫情时期诞生了,即让部分休业员工经过面试、培训、体检和确认劳务合同后,进入门店参与打包、分拣、上架和餐饮等服务。除此之外疫情下的宅经济还加快了非接触式快递外卖服务的改进,快递柜、无人机、智能配送机器人等概念也在抗疫的特殊时期“火”了起来。

(三)宅经济下的生活拉动烘焙产品增长

在疫情下,部分人群开始在家纷纷自己动手制作烘培品,在一定程度上带动酵母/酒曲商品销量直线上涨的同时,从某方面而言也带动了烘焙课程、小家电等一系列周边产品的增长。根据美团发布的《2020春节宅经济大数据》,今年春节因居家防疫不出门,美团外卖上烘焙类商品的搜索量增长100倍,若能因势利导,可将其由短期的爆发转变为长期的爱好和对生活的调节。

(四)宅经济下学习在线教育迎来了高潮

受疫情影响,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国家防控号召,为严控疫情扩散风险,将开学时间一再推迟,针对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线上教育成为了现阶段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线教育随之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期,在这种趋势下在线教育平台以及有关现代教育的电子设备销售也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

(五)宅经济下居家办公成为了作业新模式

2020年的寒假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假期,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为严控疫情扩散风险,综合健康、安全等因素,家庭办公成为了现下办公的主要模式和手段,一些开发“云会议”等APP的企业进入大规模客户“收获期”,与此同时伴随着居家办公模式的实施,各种办公产品的需求量也逐步提升,进而带动了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

就目前来看,自2016年电商直播出现,到2018年初显峥嵘,再到如今的井喷式增长,电商直播成为疫情之下传统行业转型与自救的又一场“及时雨”,在现阶段人们不能外出的情形下,“全民直播”摁下了“宅经济”的加速键,居民消费模式和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加快推动了“宅经济”模式的生存之道。

(六)宅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疫情下,人们不得不承认这一次大部分人都是“被动宅”,宅经济是非常时期的应急之举。宅经济作为应急之举的背后,是这些年中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打下的基础,是互联网电商的发展对于企业、消费者,对于市场的培育,在特殊时期展现了强劲的发展活力,而且这种活力不会因为疫情的过去而消失。

三、新型冠状病毒对经济影响的应对建议

与2003年非典疫情相比,此次新冠状肺炎疫情的传播速度极快,在短短一个月内,确诊病例接近两万,四十天确诊数据超过四万,且由于感染新冠肺炎人群基数较大,再加之其对民众的心理层面以及经济活动的冲击,疫情综合影响远超于非典疫情,为此全国各省份已经接连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代社会,新冠状肺炎与非典疫情相比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虽然在短时间内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了应对策略,但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外部环境更差的新市场经济常态下,初步判断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将大于非典,至于具体影响的大小,则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和政策对冲力度。与非典型疫情相比,新冠状肺炎的传染性更强,叠加春节时点因素对服务业和企业复工冲击更大,为此现阶段国家预测了如下情景,即——情景一:防控及时得力,疫情持续时间较短,疫情高峰出现在2月中旬,3-4月结束,WHO解除PHEIC认定,此时对经济的冲击也主要局限在一季度,四个季度的GDP增速预计为4%、6%、5.8%和5.6%,全年在5.4%;情景二:由于受多方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疫情防疫效益的取得延续至二季度,WHO维持PHEIC判断至6月,此时除了对一季度外,二季度贸易冲击力也是十分巨大的,四个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6%和5.8%,全年GDP增速为5.2%;情景三:WHO或将“湖北”定义为“疫区”,由此表示疫情防疫工作现状比预估情形更加不乐观,而此时四个季度GDP增速预计分别为4%、5%、5%和6%,全年GDP增速为5%。

与非典疫情相比,新冠疫情与其存在显著的相似性和不同点,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新冠状肺炎与非典疫情发生的国际背景不同,此次疫情发生的国际背景更加严峻;二是新冠状肺炎与非典疫情发生后对第三产业冲击程度不同,本次疫情高峰期发生在春节消费旺季,第三产业受到的冲击力十分巨大;三是新冠状肺炎与非典疫情对工业生产影响程度不同,在中美经贸摩擦大背景下,受疫情冲击、企业延后复工以及物流网络运转受阻的影响,工业回暖迹象将受到一定影响;四是新冠状肺炎与非典疫情汇率与股市走势基本接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

(一)新冠状肺炎病毒下的短期应对策略

从某方面而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市场经济常态下,新冠状病毒的传播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因此为降低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维持经济的稳步发展,做好如下短期处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即:

其一,加大减税和支出力度。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出台税收减免政策;减免、降低社保缴费率等措施,将两会后要推行的改革措施提前实施;适当减免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部门的增值税,亏损金额抵减盈利月份的金额以降低所得税税基;对参与捐赠的企业和个人行为予以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抵扣,不受目前企业所得税税前利润12%限额的约束,鼓励社会捐赠;

其二,对重灾地区和行业进行定向降息降准。除了提供短期流动性之外,对重灾地区和行业进行定向降息降准,稳定市场预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其三,在主要疫区和特大城市探索灵活办公机制、错峰上下班,发展线上和智能化办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

(二)新冠状肺炎病毒下的长期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严峻的新冠状肺炎疫情,为从根本上推动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除了要做好短期应对策略外,长期工作落实到位也是极为必要的,具体而言长期工作主要包括:

其一,强化信息公开透明,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清单管理和政府信息定期披露机制。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尊重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重大公共事件的知情权,避免公权力被滥用。尽快建立《吹哨人保护法案》,保护公民为维护社会公正和公众利益的有事实依据的报料行为,吹哨人不会受到泄密或传播谣言等指控;

其二,强化社会治理体系和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一是治理理念上,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从传统“堵”的思路转移到“疏”的思路。二是完善治理主体,推动政府、社会和公众公共参与的协商,在信息共享、情况通报等层面加强合作;

其三,加强应急医疗体系建设。一是要落实医院、疾病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应急工作规范,明确应急响应、现场组织、工作流程、处置措施等操作规范和流程。二是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强化卫生应急储备物资动态管理,健全物资储备和调用制度。

四、结语

简而言之,与2003非典以及其它疫病相比,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播性。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历时七个月的非典虽然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但2003年经济同比增长零点九个百分点,而2020年的新冠肺炎人群基数较大,且恰逢春节期间,虽然致死率远低于非典,但综合来看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国家采取了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等手段,并接连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在对本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的同时,甚至还严重阻碍了周遭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积极做好应对工作是现阶段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参 考 文 献〕

〔1〕石晶晶,張建华,李志梅.反思非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2,(15):111-112.

〔2〕王文涛,徐海华,李晓霞.非典对中国经济经济的影响到底多大〔J〕.经济研究,2018,(15):133-135.

〔3〕李宏达,张建华,周瑞康.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疫情的对比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第一财经日报,2020,(05):111-112.

〔4〕黄益平,徐涛涛,周海华.新冠肺炎的经济影响与政策应对〔J〕.财新网,2020,(27):144-142.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中国经济
从疫情到舆情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与公众的变与不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药物使用法规依据
疫情防控下的高校网上财务管理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防治
传染病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建构与反思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三元悖论”的中国抉择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