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科学剧”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

2020-05-13 14:33陈勇刚
关键词:教育戏剧综合实践活动

陈勇刚

摘    要:创意科学剧是把科学知识和戏剧有机结合的教育戏剧,是展示学生个性,培养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推进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创意科学剧的实施,使学校的内涵得以丰富,教师的素质得以发展,学生的素养得以提升。

关键词:科学剧;教育戏剧;综合实践活动

一、创意科学剧的由来

创意科学剧是把科学知识和戏剧有机结合的教育戏剧,是展示学生个性,培养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推进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笔者所在学校物理教研组于1995年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一次物理知识表演,演出深受师生的欢迎,于是成了每年校园科技节的特色保留节目。为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后来加入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参与,以戏剧的形式表演理科中的课本知识,改名为创意理科情景剧,并对校级大赛进行评比。大赛的要求是:运用话剧、相声、双簧、小品等表演手段,自选一个主题,结合所学习的理科知识创作剧本,自制道具,自编、自导、自演一个5~8分钟的创意理科情景剧,并自行设计演出海报,宣传推广自己的剧目。

学校着力打造该活动,表演内容扩大到理科课内外知识,并且融入历史、地理、艺术等内容,命名为创意科学剧,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活动。

二、创意科学剧的活动目标

(一)价值体认

通过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能主动分享体验和感受,体悟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形成和谐共生、科技向善的价值观。

(二)责任担当

关心他人、社区和社会发展,形成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培养社会责任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问题解决

能对感兴趣的科学领域开展探究,提出具有新意和深度的问题作为创意科学剧的主题,通过剧本创作和科学表演,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宣传科学知识,加深对科学原理、规律的理解,能及时对活动过程进行审视、反思并优化调整,完成一部创意科学剧的创作和演出。

(四)创意物化

通过道具、服饰、海报等的制作,增强创意设计、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和物化的能力。

三、创意科学剧的实施过程

创意科学剧实施的过程可分为策划、培训、准备、初赛、决赛、总结六个階段。

(一)策划阶段

在高二第一学期初,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确定活动主题,由教科处具体负责活动的实施,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协助。

(二)培训阶段

通过校本选修课对各班参加创意科学剧的骨干进行培训,每周1课时,共开设10课时,明确活动的目的、主题、内容、程序、表现形式等。

(三)准备阶段

期中考试后,公布《创意科学剧评价量规》(见表1),各班组建创意科学剧团队,分为剧本小组、导演小组、表演小组、服装道具小组、后勤小组和海报宣传小组,各小组分工合作,开始准备,随后边排练边修改剧本。

(四)初赛阶段

期中考试后第3周举行全校创意科学剧的初赛,全校共有18个科学剧,评委根据《创意科学剧评价量规》进行打分,淘汰6个剧目。

(五)决赛阶段

学校对保留的12个剧目进行再培训,肯定优点,指出存在问题。各剧目利用一周时间打磨完善作品,精心制作道具、服饰、海报。决赛时,评委还是根据事先公布的《创意科学剧评价量规》进行打分评价。

(六)总结阶段

决赛结束以后,各创意科学剧团队总结反思,集中安排2课时,向评委汇报这次活动中剧本、演出、后勤、宣传等环节的得失及参加活动的感受,学校评委根据演出和汇报量化打分,汇总后评比出活动的一、二、三等奖。评出的优秀创意科学剧在校园电视台轮流播出,起到宣传和传承作用。

四、创意科学剧的表演内容

创意科学剧是一种教育戏剧,表演的内容可以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家的科学发现过程

通过表演再现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思考与探索过程,表现科学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例如创意科学剧《万有引力》表演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科拉顿之跑》表演了科拉顿“跑”失良机,与“磁生电”擦肩而过的过程。

(二)科学规律的内在联系与制约

通过表演,形象、生动地展示科学规律的内在联系与制约。例如创意科学剧《帅波》表演了机械波各个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往复振动,并不随波逐流的特点。

(三)对科学概念与规律的理解过程

通过表演揭示科学概念与规律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及理解过程,展示概念的丰富内涵与规律的变式。例如创意科学剧《五量争功》表演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F与磁感应强度B、电流强度I、导线长度L、夹角θ五个物理量之间缺一不可的关系;《酶之进行曲》拟人化地表演了酶的消化作用。

(四)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热点

用所学科学知识,设计故事情节,科普社会热点,解释大众未知自然现象。例如创意科学剧《憨憨徒弟学灭火》科普了防火、灭火的知识;《哈利波特之基因转录和翻译》科普了基因转录和翻译的知识。

创意科学剧内容的选取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知识点与故事情节的关系,一般建议要先确定知识点,再设计故事情节,避免故事情节很丰满而知识点不深入,如蜻蜓点水般地一闪而过。二是趣味性与科学性的关系,表演要幽默、有趣,但不能为搞笑而搞笑,更不能低级趣味。

五、创意科学剧的实施策略

(一)评价前置策略

《创意科学剧评价量规》在活动一开始就发放给每一个创意科学剧团队。评价量规是一种评分标准,用于评价学生在创意科学剧活动过程中的完成质量。量规通常包括评价标准、在某一方面对评分项的质量定义及与之对应的评分策略[1]。评价量规公开透明,而且前置,便于学生理解量规的各项评分标准,也有利于评委打分尺度的把握,提高活动的公平性。

(二)时间选择策略

创意科学剧活动时间安排在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3周内实施完成。

选择在高二年级是因为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部分的高中科学知识,而高一学生高中学科知识习得还较少。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让高一学生先观摩学习,积累后再继承创造。

选择在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开展活动,是因为高二学生第二学期学习任务、考试压力相对较重,而期中考试刚考完学生本能有一个放松的过程,这时候开展活动刚好能调节学习节奏,活跃校园气氛。

(三)适时辅导策略

创意科学剧活动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的适时辅导。教师要不断自我学习,提升戏剧修养,为此学校建立了一支由理科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三方组成的专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同时,教师的辅导要适时、适量、适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越俎代庖。

(四)评比激励策略

为更好地开展活动,活动设立初赛和决赛。活动结束,除了评比出一、二、三等奖以外,还设置最佳编剧奖、最佳演员奖、最佳配角奖、最佳海报设计奖和最佳道具奖等单项奖。

六、创意科学剧的实施效果

从一开始的物理知识表演,到理科情景剧,再到现在的创意科学剧,经过二十多年的实施,取得了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一)学校的内涵得以丰富

创意科学剧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活动,并由活动升级为特色校本课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课程实施方案,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带动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成为浙江省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基地学校。

(二)教师的素质得以发展

通过创意科学剧课程的实施,提高了理科教师的人文素养,开拓了教师的视野,让教师能跳出学科看学科,多位教师在省市的学科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提升了实践育人的效果。

(三)学生的素养得以提升

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理科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了科学与艺术素养,锻炼了合作交流能力,培养了创新实践精神。

参考文献:

[1]杨鲜梅,陆红,何正平,等.基于评价量规的实验报告新评估模式[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9,9(3):37-42.

猜你喜欢
教育戏剧综合实践活动
教育戏剧在礼仪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教育戏剧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一九七七》
教育戏剧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干预研究报告
教育戏剧在智障学生情绪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