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支持护理模式对NICU早产儿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

2020-05-14 07:33郭惠子田红霞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早产儿婴儿新生儿

郭惠子 田红霞 田 菲

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指出儿科学应以家庭为中心进行医疗照护[1],让父母参与照顾他们的孩子,使他们重新成为主要看护角色,可以让他们产生快乐、幸福和安全的感觉,同时也减轻了由于孩子被隔离而引起的焦虑和抑郁[2]。家庭支持护理模式是以家庭为中心,由一个成熟完善的多学科团队协调合作为早产儿家庭提供情感、教育、医疗支持。在西方国家,家庭支持护理模式已被应用于早产儿的医疗照护,对早产儿护理和早产儿父母心理状况的改善产生了短期到中期的积极影响[3]。然而,在我国相关研究较少,早产儿家庭在获得优质、全面的早期干预和早期儿童教育支助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我院NICU将家庭支持护理应用于早产儿家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我院NICU的192例早产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其中父亲109例,母亲83例。纳入标准:①早产儿胎龄28~37周;②入院时间>24 h;③均为头胎;④各项生命体征平稳;⑤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婴儿正在接受姑息治疗;②患有重大威胁生命的先天性生理异常;③患有威胁生命的重大疾病 (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等);④正在进行呼吸机支持治疗;⑤即将转院。所有患儿父母均认知、理解能力正常,无传染性疾病。

1.2 研究方法

患儿入住NICU后给予其新生儿基础护理、音乐疗法、非营养性吸吮等常规护理。患儿病情稳定、试喂养正常后,向患儿父母介绍家庭支持护理内容、参与时间要求和NICU的相关规章制度,征得同意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为其开展家庭支持护理。方法如下。①通过宣传手册告知患儿父母NICU早产儿的生理和行为活动特征。如早产儿的皮肤褶皱多、皮下脂肪薄,这些随着发育成熟会逐渐好转;患儿的手脚有时会出现蓝色,这种常见的反应有时表示患儿需要保暖,而如果患儿嘴巴和躯干出现紫蓝色通常是缺氧的表现;患儿的皮肤可能会发黄,这是因为早产儿肝脏发育仍不成熟导致形成黄疸;患儿有时会出现不规则的呼吸,包括呼吸停顿,这是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将会在出生后持续数周,大多数时候暂停很短,宝宝会重新开始自主呼吸,如果您发现停顿时间较长,可以抚摸宝宝身体并刺激足底;早产儿的警惕性、活跃度较足月儿低,对周围的人和环境反应较差,需要父母尝试去理解和学习如何满足宝宝的要求等[4]。②通过宣传视频展示病区常见医疗设备的用途、患儿身上连接管道的作用。③集体访谈。由1到2名资深NICU护士组织邀请情况相似的早产儿家庭参加家庭座谈会,倾听参与家庭的交流,搜集整理讨论内容,记录座谈中反复提及和强调的关注内容。总结问题,和医生共同分析,对参与家庭提出指导建议。④设立母婴过渡室。房间内设远红外线辐射抢救治疗台、新生儿家属休息区、洗手池、婴儿洗浴池、模拟婴儿、急救车。父母按规定时间来院,进入病区前更换衣帽、换鞋、戴口罩、手消毒,每次陪伴患儿4~5 h。全程由专职母婴协助护士陪同,示范指导新生儿相关护理知识,内容包括新生儿基础护理、喂养、洗浴、手卫生、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识别、家庭急救措施。父母首先对模拟婴儿进行操作,护士发现不正确的地方,当场予以纠正,父母掌握正确方法后,参与婴儿的抱持、喂养和洗浴等。对家长提出的疑问,给予解答。⑤出院指导。向出院患儿的父母发放指导手册,内附母婴过渡室教授的部分内容、婴儿疫苗接种种类和时间以及市区定点疫苗注射点联系方式、NICU科室联系电话。

1.3 观察指标

研究对象在参与家庭支持护理前和完成护理支持后的出院日分别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5]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比较干预前后早产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后,早产儿父母SAS、SD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见表1、表2。

表1 干预前后早产儿父母SAS得分比较分)

表2 干预前后早产儿父母SDS得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家庭支持护理改善了早产儿父母焦虑、抑郁水平

焦虑、抑郁是初生父母所经历的一种常见情绪,在NICU接受治疗的早产儿家长中,更容易出现负性情绪[6]。NICU的早产儿住院经历对父母来说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情况[7]。与婴儿分离和在危重护理环境下难以开展育儿活动成为父母最重要的压力来源。他们必须应对担心婴儿死亡的恐惧、儿童发育不成熟和可能出现严重残疾的风险。而这些担忧在出生后数周或几个月内持续存在,构成一个具有潜在再创伤经历的持久创伤事件[8]。有研究显示,早产儿母亲的焦虑发生率是足月儿母亲的2倍,抑郁发生率是其2.7倍[9]。父母较低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可能会对他们的孩子产生负面影响。芬兰的1项研究发现,父母幸福感差与随后的行为和情绪问题之间存在关联,对父母抑郁的Meta分析表明,这种抑郁会影响儿童的后期发育[10]。分娩后12个月的母婴互动质量与婴儿出生6个月、12个月后其父母的焦虑和抑郁水平相关[11]。无论早产儿父母从何种社会支持中受益,都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帮助其缓解压力,与婴儿建立情感纽带并获得抚养信心。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后,早产儿父母的焦虑、抑郁得分降低。表明家庭支持护理方案可以通过提供心理社会支助和家长教育,降低早产儿父母的焦虑、抑郁水平。

3.2 家庭支持护理满足了早产儿父母的心理需求

所有父母都期盼患儿能尽快康复,健康出院回家,但当患儿进入NICU,大部分父母认为患儿的保健看护责任突然落到自己身上,在情感和抚育技能方面面临挑战[12]。在本研究中发现,父母感谢有机会参加此项研究,认为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护理早产儿的规范技术,使患儿获得更好的家庭护理。同时,对今后能够帮助身边类似的其他家庭感到高兴。本研究结果显示,早产儿父母亲在接受家庭支持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下降,且都低于临界值[5]。可见,家庭支持护理促进了拥有相同经历的家庭分享这段特殊的情感经历,使他们在沟通中学习育儿知识并调整自己的情绪,体会来自医护人员、家庭、社会的支持,大大降低了早产儿父母的压力,满足了其心理需求。

4 结论

目前,国内NICU管理模式往往忽略了早产儿父母的心理支持,使他们处于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高风险水平[13]。 在世界范围内,NICU运行模式正发生着变化,部分医院开始邀请早产儿父母参与到早产儿的日常照护中,至少在NICU与其婴儿一起度过一天的部分时间,让父母成为促进早产儿恢复的核心成员,既加快了早产儿的恢复速度又降低了父母的压力水平[14]。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护理是基于与早产儿父母相互尊重、平等沟通的前提下进行,通过指导早产儿父母参与患儿的日常照护,保持对患儿的决策自主权,由专业人员提供指导援助,针对不同的家庭给予量身定做的信息支持,满足了早产儿父母对技能和情感支持的需求,改善了他们的心理状况。本研究未来可以向社区做进一步拓展,建立起从产后到回归家庭的系列支持护理模式,明确心理支持对早产儿成长的长远作用。

猜你喜欢
早产儿婴儿新生儿
艺术家婴儿推车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的救赎
婴儿中耳炎与喂奶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