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心不慌

2020-05-14 13:36潘钦楠
北京纪事 2020年5期
关键词:澳洲新冠疫情

潘钦楠

短短一个月之前还在说着“留学生曲线返澳”,现在讨论的已经是“留学生天价机票义无反顾归国”了。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总结:新冠疫情,中国打上半场,世界打下半场,海外留学生打全场,咱们在澳洲的留学生之前还有世纪山火加时赛。这虽然都是调侃,但最近这段时间,境外输入病例数量的确在逐渐增加。也难怪,全球疫情大流行,从开始呈现暴发的状态,一天天刷人眼球,防不胜防。拿美国为例,确诊人数超越中国和意大利,成为全球第一。

我经不住加纳先生“小忽悠”,被安排到了厦门大学国际学院

作为“打满全场”的一员,我来说说澳洲吧。他们这次对疫情的应对,可以用“搞笑”二字来形容——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我们国内刚暴发的时候,快刀斩乱麻,第一时间发布限禁令。中间很长一段时间,欧美国家认为没自己的事,该吃喝玩乐还是照样吃喝玩乐,而澳洲,大家更是一度以为是目前最安全的地方。悲剧的是,当国内好转的时候,首先韩国、日本、伊朗相继暴发(澳洲有来自这几个国家的确诊病例),随后意大利也暴发了疫情。奈何!病毒势头凶猛,横扫全球!纵观全球,很难有国家幸免,澳洲却在这时候“只防不攻”,除去限禁疫情严重的国家入境,在当地基本没有采取什么特别显著的措施,不鼓励戴口罩,不需要关闭学校,不用全民居家隔离,只要勤洗手——有没有“洗手液治百病”的感觉……

众所周知,澳洲是一个大岛,物资全靠空运、海运。疫情之下,日常生活补给很快会捉襟见肘。我的导师加纳先生认识不少经济界的朋友,大家经常讨论这些事,看法非常不乐观。超市抢卫生纸、矿泉水,大量必需品已经被囤在了民间,意味着哄抬物价、发国难财的投机客已经把刀磨亮了。

加纳先生跟我们吐槽,眼下澳洲的生活状况有点尴尬,他太太出门都买不到啥东西了。我们在国内,正好赶上淘宝的三八购物节,自己剁手的同时,也给先生家里买了些卫生纸、消毒纸巾、口罩和一些他喜欢的中国零食和方便面,通过上海的国际转运仓发到了澳洲。我们寄出后一周他就收到了。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真的有先见之明,后来物流公司接单量越来越大,寄送时间不靠谱不说,运价也涨了,对物品出口的种类还有了限制。

目前的“模型”预测,澳洲病例每3天就要翻一倍。本地人心大,哪怕三番五次地警告他们感染新冠病毒的危险性,大部分人还是表示无所谓,觉得就是一个大流感,没把这个病太当回事。我只能说他们从出生就无拘无束,有爱自由的国民精神……说白了,只要感染的人不够多,他们是绝对意识不到躲在家里的重要性的。虽然现在公共场合关了,但海滩没关,于是悉尼邦迪海滩一天有2.5万人晒太阳……被驱散,大家就跑到附近咖啡店扎堆去了。而且,他们意识不到戴口罩是保护自己的好办法,一副“我不想戴,你也不能戴”的样子。因此,在病毒潜伏期一定会出现大量传播者。再加上他们本身习惯就大大咧咧,沾吐沫翻纸、随便席地而坐等,想想都心慌。

好在这几天澳洲政府手段还算雷霆。

一方面,加大纾困力度,提出让所有受到影响的生意进入hibernation mode(等于政府养六个月的生意),但是具体实施的方式还没出。居民的援助也随后宣布了。但刚一宣布,申请福利的网站就崩溃了,出现了上千人排队领福利的情况。政府第一時间“甩锅”,说网站不是崩溃而是遭受到了网络攻击。

另一方面,加强了边境管制。所有拿永久居留权的都不能回母国了,而且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澳籍,全家都不能走。这让不少华人有点崩溃——花高价钱买了机票,在机场行李都托运好了,却没想到临时来这么一出。

虽然联邦政府出了措施,但行政效率却不高。“一级不服一级”,地方政府不一定会听联邦政府的,一家一个主意。同时联邦政府又担心经济崩盘,到处粉饰太平。不允许全国学校停课的总理,被民众发现他自己的3个孩子已经3周没上学了。停靠在悉尼的邮轮,除了确诊的人都让各自回家了,呼吁这2000多人自行在家隔离,全靠自觉了。

澳洲的医疗资源虽然号称对公民都是免费的,但想必去过公立医院的朋友都有另一种体验。半夜的急诊,只要不是脑袋开瓢或者失血过多、马上就有生命危险,其他的都得等几个小时。这还是平时状态,疫情一旦暴发……请自行脑补。另外,澳洲的冬季就要到了,不少新闻说澳洲的感染节奏应该会在寒冷的三个月里达到高峰……对澳洲的疫情,我的导师有些悲观。他估计要持续到明年2月份才会有所缓解,因为2月份基本40多摄氏度的高温,应该会阻止病毒扩散,而且群体免疫也应该差不多了。但总理莫里森说6个月后应该是一切完美,能达到解封的状态。作为一个政客,报喜不报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基本套路。无厘头事件层出不穷:前几天有一篇报道,说在阿德莱德酒庄区被确诊的一对美国夫妇逃了, 南澳的政府表示找不到我不管了,又一波“神操作”。

说回跟我们学校有关的吧。Macquarie Park(麦考瑞公园)一带是悉尼新冠病毒传播的头号热区。3月17日,麦考瑞大学有一名学生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校长在那天发给教职员的邮件里称,从午夜开始,面授和在线教学课程都将暂停12天。然后决定大规模进行网上教学,学校将利用3月30日之前的这段时间,尽可能转向在线授课和在线研讨。

我虽然是百万留学大军的一分子,但从国内疫情开始到世界大流行,我一直很幸运地没离开中国。我本来打算澳洲解禁就回去,也想过直接延迟一个学期,在家做条“咸鱼”。却没想到平常授业解惑的加纳先生——不愧是麦考瑞商学院的杰出人物,精心为弟子们设计了一种新的选择。他和他的团队在国内疫情暴发最严重的时候,与中国几个知名大学开展合作,为我们商学院500多名中国研究生开设临时校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吉林和四川等6个省市。北京是在中央财经大学,福建在厦门大学,广东在北师大珠海分校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学生愿意在临时校区上课,可以使我们开学时间同步。最关键的是,参与课上活动以及在毕业成绩单上,这些课程不会显示是“网课”,对毕业评价帮助很大。加纳先生带领团队反复沟通,才得出了这个解决方法。因为很多研究生不愿意延迟毕业,麦考瑞大学也强势,不像其他学校在学费问题上让步,所以这是唯一正确的解决方案。而我作为导师最忠实的“门徒”,肯定不会放弃这次机会,而且得寸进尺,经他协调直接把我下半学年的课都在这个学期修了,不但没有延迟毕业,如果一切顺利还能提前读完。

本来家在北京,应该选择北京校区,在中央财经大学沙河分校进行隔离学习,但我经不住加纳先生“小忽悠”,被安排到了厦门大学国际学院。先生说让我来这儿当负责人,给我发助教的工资和住宿补贴。我经过对比权衡,觉得就算在北京,学校那么远,也回不了家,所以就直奔厦门了。我拉上两位狐朋狗友,成立管理团队驻扎厦大。国内大学生没有返校,校园里除了工作人员、留校老师以及他们的家人,就是我们这些选择来这里隔离上课的50多个同学。现在算起来,来了一个多月,同学们都过了14天的自我隔离期。但课没上几天,又赶上了学校的教学暂停。最近每天点外卖、收快递、睡大头觉、打打游戏,简直就是“养猪”,过得比在澳洲还舒服。再看现在疫情紧张的澳洲和世界,更是觉得自己“猪八戒修成正果”了。

(编辑·张子乐)

kelemyt@126.com

猜你喜欢
澳洲新冠疫情
战疫情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享誉海内外的澳洲奶酪
澳洲动物
Who discovered Australia?谁发现了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