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措施

2020-05-14 13:33陈君强
教育界·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构建措施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陈君强

【摘要】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措施,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措施

一、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新课程不断改革和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程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并以教学目标为方向,打造出高效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从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一些教师已经意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但在教学方法上还有待改善。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已经得到全面发展,但课堂教学形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学是一门复杂而具有抽象性的学科。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机械地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使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无味,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其次,一些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往往以提高成绩作为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大量习题,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性,导致学生很难提高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学科综合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措施

1.将趣味性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措施之一,兴趣是学生学习前进的动力。导入作为数学课堂的开始,關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否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影响着整个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并以趣味形式展示课堂导入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都能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1]。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圆柱和圆锥——冰激凌盒有多大”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手工活动课。教师在上课前为学生提供一些彩色卡纸,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制作内容是“冰激凌盒”,最后学生制作出圆锥冰淇淋盒。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制作冰激凌盒导入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内容。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单纯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要以数学为土壤,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内涵和存在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因为数学与实际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所以要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离不开实际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所涉及的生活知识,并创设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2]。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小数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意义和小数内涵,可以从网上收集一些与小数相关的实例,比如超市商品标签和优惠劵等,创建生活情境,给学生一种熟悉的感觉,使学生打开学习思路。教师也可以和学生谈一谈生活中哪些情景中有小数。有的学生说:“小数和质量有关系,电子秤上显示的数字有小数。”有的学生说:“小数与人的身高有关系,米尺测量出来的数字就有小数。”有的学生说:“小数与人的健康有关系,体温计上测量的数字就有小数。”结合生活实际,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小数的意义,从而提高学习水平。

3.小组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着主动权和话语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渐渐失去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参与度下降,课堂氛围变得枯燥无味。而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小组,3~5人一组,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之间交流,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3]。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厘米、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进行研究和讨论,分给一组同学讨论的内容是“数学书有多长?”二组同学讨论的内容是“如何测量数学书长度?”三组同学讨论的内容是“一把尺子的长度是多少?”四组同学讨论的内容是:“尺子中小格子是多长?”小组同学进行讨论,从而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4.将游戏导入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年龄处于7到12岁之间,通常喜欢做一些游戏娱乐活动。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并将游戏导入数学课堂中。小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会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统计”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抽物品”游戏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知识。游戏的内容是:教师准备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面放入5个大小与质量相等的小球,其中有2个黑球、3个白球。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从箱子里随机抽取三个小球,并对抽取的小球颜色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抽取1个白球和2个黑球的同学为一组,抽取2个白球和1个黑球的同学为二组,抽取3个黑球的同学为三组,抽取3个白球的同学为四组。最后,教师询问学生:“这样分组公平吗?”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再渗透统计的知识,将抽象数学知识直观化,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4]。

5.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多媒体技术逐渐渗透到学校教学工作中,并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直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制作幻灯片,将数学知识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打造高效数学课堂[5]。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分数”这部分知识时,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制作幻灯片,但要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大部分小学生都看过《功夫熊猫》这部动画片,教师可以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作为素材设计课件。比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这部分内容,设置以下情境:“假设熊猫妈妈做一个蛋糕,需要和她的孩子和老公一起分享,但在分配的过程中要具有公平性,熊猫妈妈分配给小熊猫三分之一蛋糕,分配给老公二分之一蛋糕。”这时让学生思考:“熊猫妈妈分配得公平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蛋糕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表现出来,使学生看起来比较清晰直观。

6.训练思维方法,促进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可以从培養学生观察分析入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将问题发现和思考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在学习数学时如何思考,怎样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概念比较、相似题型比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将圆周长一半和半圆周长对比,也可以将圆面积和半圆面积对比,使学生理解以上题型解法的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内容,提高思考能力。

最后,小学数学教师指导学生思维的方法,有利于小学生思维品质提高。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灵活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在小学阶段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价值和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并通过趣味性课堂导入、创设教学环境、将游戏导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石翠琴.试论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35-136.

鄢爱军.浅析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J] .学周刊,2019(35):21.

张青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9):111.

李忠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33.

王婷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85.

猜你喜欢
构建措施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探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