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区域活动中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2020-05-14 13:33沈亚蕾
教育界·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区域活动

沈亚蕾

【摘要】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取,进行操作。将自然资源巧投于区域中,可以为区域活动增添更多的活力。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在大班区域活动中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能激发幼儿更多的活动兴趣,引发幼儿更好地深度学习。

【关键词】区域活动;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区角环境中通过与材料互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活动,材料的提供为幼儿和知识之间搭起了桥梁。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自身感知操作而得来的。”丰富的活动资源可以提升幼儿的活动兴趣,助力各项能力发展与提高。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经常会为了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或制作教玩具而烦恼,因为这些要花费很多时间,给教师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因此,教师需要为自己减压,寻找最简便又有效的方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我园地处虞山北麓,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充实我园的各类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对自然资源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能实现低成本、高效益,也能为幼儿创设探索、实践、创造的自主环境,让幼儿在与自然资源的接触中提升对自然的亲和度,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一、自然资源的筛选与整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要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主动发展,就要创设有价值的教育环境。虞山所蕴含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只要我们在生活中仔细寻找,用心发现,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我们的区域活动就会异样精彩。

1.自然资源的收集渠道

(1)激发幼儿收集自然资源的主动性。生活处处有教育,生活处处有资源。要使幼儿更好地进行区域活动,必须要有合适且丰富的游戲材料。通过实践发现,在幼儿身边那些常见的、具有无限创造功能的自然资源更让幼儿感兴趣,因此让幼儿自己收集这些材料就变得更有意义,幼儿也会更有主动性。

(2)调动家长收集自然资源的积极性。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往往会让家长帮助幼儿共同收集资源,但是家长对于这些收集到的自然资源用于哪里,用来做什么一概不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活动、幼儿作品展示活动等形式向家长展示,让家长能够近距离地看到收集的自然资源被幼儿充分地利用,这样他们的内心会是充满感动的,从而提高了他们收集资源的积极性,更提升了家长与孩子的亲密度。

(3)拓宽收集自然资源的渠道。在虞山周边、幼儿园附近也有很多可利用的社区环境,如茶叶厂、红木厂、竹林人家等等,我们要与这些社区资源紧密联系,拓宽幼儿视野的同时还能收集大量的资源。

(4)发挥教师收集自然资源的专业性。在收集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教师是最专业的,她们对区域活动有一定的预设,有一定的目标,她们知道需要哪些资源。因此在收集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幼儿与家长一定的指导意见,当然教师平时更要有收集意识,细心地发现资源的开发价值。幼儿园教师捡拾的并不是垃圾,因为这些废弃的材料在她们的手里可以变废为宝。

2.自然资源的合理筛选

以往我们对于材料的收集都是为了收集而收集,比较盲目,现在我们已经转变这一思想,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科学收集自然资源。在收集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同一种类型的资源要数量多,同一个种类的尽量形式多。如收集石头时,要收集大量的鹅卵石,同时还要收集不同种类的石头;在收集树叶时,要尽量收集可用的,那些已经枯萎的或残缺的树叶就不需要了,最好在收集前就要备注好,以便于更有效地进行筛选。

3.自然资源的有效整理

当自然资源筛选后,我们要对这些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我们可以开辟“自然资源百宝箱”,也可以创设“自然资源材料站”,将每一种资源放一个框,让幼儿为其做好标记,一一对应,便于幼儿自主整理与取放。

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山间的蜿蜒小路、流淌的小溪、野草、松果、石头,一砖一瓦,一块麦田,一株玉米秆,田野里的山芋、萝卜、土豆、花生等等,都能成为孩子活动的游戏材料,大自然的各种资源都能成为幼儿区域活动的趣味材料。

1.开发四季资源加以利用

春天,我们可以利用虞山上捡拾的石子、砖瓦、竹筒、竹片等进行再创作,变成一个个装饰品,可以盛载一些艺术品,如做成插花的瓶子、花盆,还能用竹片排序,与竹筒玩音乐等等。山上修剪完的树枝可以作为材料,在美工区、益智区、建构区里都可以进行活动。

夏天,我们可以饲养小蝌蚪,观察荷叶、莲蓬、莲藕,采摘菱角等,还能饲养一些小昆虫,在户外进行观察,在科学区里进行研究等等。

秋天的时候,我们可以收集一些甜黍种子、稻穗、各种五颜六色的种子、玉米秆等,和孩子们到野外一起采摘芦苇、狗尾巴草等。孩子们可以利用狗尾巴草制作二胡等小乐器,在表演区里边拉边唱,气氛活跃极了。还可以把狗尾巴草沾上颜料,给芦苇花刷上颜料再晒干,然后进行艺术插花。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一瓶瓶美丽的狗尾巴、芦苇花插花作品煞是好看。又如,吃蚕豆、毛豆的季节到了,就带领孩子去采摘,生活区里剥一剥,摸一摸,看一看,发现壳上的秘密,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增长了生活常识。桂花、笋、松果、各类树叶等都是虞山的瑰宝,我们带领孩子们到山上寻觅宝藏,发现其奥秘,再带回来在区域活动中开展一系列活动。

冬天里,我们又可以捡拾一些树枝进行户外角色游戏,烧烤,烧柴火,烤红薯,制作一些烤串等系列活动。

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色,我们要充分利用自然的特征,带领孩子根据四季的变化,利用不同的自然资源来开展活动,从而更深入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开发同类资源不同利用

虽说虞山的自然资源很丰富,但在投入时也不能随意投放,要有的放矢,引发幼儿自由探索,大胆发挥想象,例如投放稻草、黄草、麻绳、芦花、甜黍皮、菱子壳,竹枝、树叶、玉米壳等。例如孩子们特别喜欢恐龙,有一个孩子回家让爷爷用稻草编制了一个恐龙。接着,孩子们就想出了用各种材料来编制马、兔子等各种喜爱的小动物,如芦叶马、粽叶蛇、麻绳兔、玉米皮公鸡等。在编制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芦叶、粽叶、稻草比较脆,容易折断,于是自己找寻解决的办法。通过回家问家长,知道了在编制前要浸在水中,这样这些材料就会变得柔软了,编制起来就比较方便。另外,孩子们用玉米皮制作的灯笼、菱子壳制作的风铃真是惟妙惟肖,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在元宵节、中秋节时,孩子们自制的灯笼格外耀眼,耳边传来阵阵清脆的风铃声格外动听。除此之外,孩子们还用玉米皮制作了鸟笼,制作了娃娃家的摇篮等。

三、自然资源对幼儿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发展起来的。”虞山自然资源的运用贴近幼儿的生活,将自然资源投放到区域活动中,使区域活动蕴藏更多的智慧和活力,使幼儿在活动中犹如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断地飞翔,不仅激发了参与活动区活动的兴趣,而且发挥了积极性与创造性,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还能让幼儿园区域活动独具特色,可谓一举多得。这些自然资源或是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的活动都能为活动增添许多情趣,更能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发展幼儿动手、想象和创造的能力。实践还证明,利用虞山自然资源开展区域活动不仅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發展,而且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培养了健康活泼、勇敢自信的品质,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使我园的区域活动更具实效性,也更具地方特色。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还将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本地虞山的各种自然资源,为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

四、自然资源对教师的影响

良好的区域环境是幼儿学习和娱乐的最佳场所,有利于幼儿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活动,所以教师要深入思考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活动区,为幼儿创设丰富的区域环境。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就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取之不尽的游戏活动材料。在投放材料时,教师要注意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水平提供适宜的材料,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细节,发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幼儿的关键经验,做幼儿背后的支持者,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研究、探索。总而言之,教师要尽一切努力创造帮助幼儿自主学习的环境。

我们要利用虞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构建适合幼儿活动的区域,让幼儿自己去感知,去思考,去发现,去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促进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王庆芬.大班区域活动中自制玩具的有效运用[J] .贵州教育,2008(12):28-30.

林烨.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生活物品利用的实践研究[J] .当代教研论丛,2015(07):135-136.

金梅.利用自然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03):135.

猜你喜欢
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区域活动
论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方法
俄罗斯黄花草木樨生理活性成分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插图:课文解读的“快捷键”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浅析越南经济发展展望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